从“中学”到“国学”:中国传统学术的学科化路径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bi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建制的发展为例,由“中学”到“国学”两个时期的学科化历程,梳理了清末民初学者于大学体制内保存中国传统学术的努力,以期阐明中国特色的人文学科体系作为一种知识格局是如何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并探讨中国传统学术与现代学科制度之间存在的张力以及重建国学所面临的组织结构问题。
其他文献
针对原有细分四面体切割算法复杂、易生成质量较差新体元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四面体剖分算法,对原切割算法中的三类不完全切割四面体进行剖分,转换为另两类完全切割四面体类型,使原有的基于最小四面体单元生成算法中的四面体切割类型由五类化简为两类,并对四面体切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边界切割和共面切割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分类处理,大大简化了四面体切割的分类。同时,为提高新生成的四面体单元的质量,提出了适用于此算法的切割
评价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人才成长的阶梯。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选拔评价制度决定了一个教育体系的面貌。1977年恢复高考,确定了学科知识考试成绩作为高等学校招生主要依据,是恢
学校教育在收入分配正义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最近兴起并逐渐在分配正义领域占据统领地位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尝试在正义的视野下来构建学校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