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丰富物理课程资源提供了技术条件,随着多媒体教学进入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生动直观。那么,我们应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呢?下面谈一谈几年来自己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一些做法。
一、在导入实验课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密度知识的应用》的实验前,我先播放一段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领取金牌的视频,接着问:“奥运金牌是纯金做的吗?怎样来鉴定?”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再如,在《平面镜成像》这堂课的教学中,可这样导入:先用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猴子捞月》,然后提出问题:井水中为什么会有一个月亮?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如果只通过平面图给学生讲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怎么形成的环食,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环食或偏食?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我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什么地方形成什么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三、在很难观察实验现象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的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诸如: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的升降力原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分子热运动的模拟等等。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扩散运动中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等。⑤图像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像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钟内显示于学生眼前。⑥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做的实验,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能看得非常清楚。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四、在学生感到抽象难懂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物体浮沉条件》中教师演示物体上浮的过程中,由于木块上浮快,学生难以看清木块上浮这一过程,教师虽然加以阐述,但对初学者来说仍然感到抽象难懂,影响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为此,教师在进行实物演示的基础上,运用一框将物体的受力图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紧密结合起来的投影活动片辅助教学,再现木块在上浮、露出水面和浮在水面等几个过程,大大减少了学生感知理解的困难,有效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记忆物体浮沉条件。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物理教学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导入实验课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密度知识的应用》的实验前,我先播放一段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领取金牌的视频,接着问:“奥运金牌是纯金做的吗?怎样来鉴定?”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再如,在《平面镜成像》这堂课的教学中,可这样导入:先用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猴子捞月》,然后提出问题:井水中为什么会有一个月亮?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如果只通过平面图给学生讲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怎么形成的环食,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环食或偏食?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我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什么地方形成什么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三、在很难观察实验现象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的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诸如: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的升降力原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分子热运动的模拟等等。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扩散运动中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等。⑤图像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像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钟内显示于学生眼前。⑥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做的实验,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能看得非常清楚。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四、在学生感到抽象难懂时应用多媒体技术
《物体浮沉条件》中教师演示物体上浮的过程中,由于木块上浮快,学生难以看清木块上浮这一过程,教师虽然加以阐述,但对初学者来说仍然感到抽象难懂,影响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为此,教师在进行实物演示的基础上,运用一框将物体的受力图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紧密结合起来的投影活动片辅助教学,再现木块在上浮、露出水面和浮在水面等几个过程,大大减少了学生感知理解的困难,有效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记忆物体浮沉条件。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物理教学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