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时讲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而女大学生作为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表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但是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女大学生的荣辱观呈现出新的特征,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针对部分女大学生表现出的荣辱观淡薄进行了分析,这其中既有女大学生个人自身原因,也源于各方面的教育差异以及社会多元化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65-01
一、从女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来看
(一)虚荣心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重。自古以来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有的女性追求的是内在美,注重内涵和心灵的美丽,有的女性追求的是外在的美,衣着服饰,精致容妆。爱美是没有错的,但是有些女生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欲望,单纯地认为只有物质上的丰富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赞美,为了满足虚荣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第二,嫉妒心强。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心理障碍。适度的嫉妒心理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奋斗动力。但是过度的嫉妒心理则容易使人走向偏激。在校园生活中,女大学生大多拥有较强的嫉妒心,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爱情方面都想要高人一等,有所不同。这极容易造成不正当的竞争。第三,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处在成长阶段,因为社会经验不足,愿意挑战新鲜事物,所以极易迷失在社会中,被一些阴暗的东西腐蚀思想,从而影响了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二)教育层面的缺失
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民间有句俗话“穷养子,富养女”,这句话里的“富”并不仅仅指的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更多的是见识上的广阔、思想上的强大。只有具备了广阔的眼识,才不会轻易地被社会上的“五彩缤纷,灯红酒绿”所诱惑而迷失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女生在家庭中被当成“小公主”,父母的过分溺爱,加上家长只注重物质上的富足,却忽视了自我保护、自尊自爱的教育,导致了许多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从而走上歧途。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单一性,许多学校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唯一途径,但从实际效果来说作用并不明显,思政课只是泛泛而谈,而且政治理论性较强,学生们对于上政治课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没有起到我们期望的效果,这种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女大学生的荣辱观建立不仅仅要从教育层面上进行,更要在生活上关心。学校对于正确的引导和问题预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出現问题时只是粗暴简单地做严肃批评、处理,并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女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
二、从社会多元化的角度来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得现在的女大学生思维意识里无法辨别是非、美丑、对错。还有,现在社会整体的价值观都出现了偏差,财富已经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尺。并逐渐演化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错误的情感观念。可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成为了影响当代女大学生荣辱观不明确的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在女大学生中牢固树立当代荣辱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并将其放在教育的首位
道德是做人的核心,学知识是基础,学做人是核心。女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容易掌握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阔的知识储备的全面型人才。
(二)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
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考核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提供了更加明确细致的标准。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改进大学生考核工作,完善大学生评价体系。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女大学生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三)教育学生要从实际做起、从眼前做起,着眼长远
女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用脑、用心,真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使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女大学生才会真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看清自己荣辱观上的偏差。只有发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通过不断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要教育学生在放眼长远的同时,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而言之,培养当代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荣辱观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女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高校作为女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必须帮助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让当代的女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65-01
一、从女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来看
(一)虚荣心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重。自古以来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有的女性追求的是内在美,注重内涵和心灵的美丽,有的女性追求的是外在的美,衣着服饰,精致容妆。爱美是没有错的,但是有些女生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欲望,单纯地认为只有物质上的丰富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赞美,为了满足虚荣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第二,嫉妒心强。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心理障碍。适度的嫉妒心理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奋斗动力。但是过度的嫉妒心理则容易使人走向偏激。在校园生活中,女大学生大多拥有较强的嫉妒心,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爱情方面都想要高人一等,有所不同。这极容易造成不正当的竞争。第三,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处在成长阶段,因为社会经验不足,愿意挑战新鲜事物,所以极易迷失在社会中,被一些阴暗的东西腐蚀思想,从而影响了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二)教育层面的缺失
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民间有句俗话“穷养子,富养女”,这句话里的“富”并不仅仅指的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更多的是见识上的广阔、思想上的强大。只有具备了广阔的眼识,才不会轻易地被社会上的“五彩缤纷,灯红酒绿”所诱惑而迷失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女生在家庭中被当成“小公主”,父母的过分溺爱,加上家长只注重物质上的富足,却忽视了自我保护、自尊自爱的教育,导致了许多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从而走上歧途。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单一性,许多学校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唯一途径,但从实际效果来说作用并不明显,思政课只是泛泛而谈,而且政治理论性较强,学生们对于上政治课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没有起到我们期望的效果,这种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女大学生的荣辱观建立不仅仅要从教育层面上进行,更要在生活上关心。学校对于正确的引导和问题预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出現问题时只是粗暴简单地做严肃批评、处理,并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女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
二、从社会多元化的角度来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得现在的女大学生思维意识里无法辨别是非、美丑、对错。还有,现在社会整体的价值观都出现了偏差,财富已经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尺。并逐渐演化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错误的情感观念。可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成为了影响当代女大学生荣辱观不明确的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在女大学生中牢固树立当代荣辱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并将其放在教育的首位
道德是做人的核心,学知识是基础,学做人是核心。女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容易掌握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阔的知识储备的全面型人才。
(二)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
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考核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提供了更加明确细致的标准。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改进大学生考核工作,完善大学生评价体系。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女大学生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三)教育学生要从实际做起、从眼前做起,着眼长远
女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用脑、用心,真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使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女大学生才会真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看清自己荣辱观上的偏差。只有发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通过不断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要教育学生在放眼长远的同时,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而言之,培养当代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荣辱观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女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高校作为女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必须帮助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让当代的女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