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岛市崂山脚下的几个村落里,散居着一群来自济南、沈阳、上海等大城市的人:他们厌倦了都市里的复杂繁琐,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选择从城市退隐到山林,过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他们曾经是企业老总、外企白领、大学老师,而今,他们被称为“隐居族”,他们所居住的村落被泛称为“隐居村”……
青岛某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员周曼是个慢性子的人,她一直渴望过一种安静且充实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勾心斗角的职场环境,让她常感到茫然,她厌倦了、疲惫了,甚至想要逃离。
晚饭,周曼吃得很少。女儿妞妞给妈妈提意见:“妈妈,我想吃青菜,你怎么老不买青菜回来。”周曼也知道多吃蔬菜对孩子有好处,可她不敢买,菜市场里的青菜卖相都很好看,一点虫子吃过的痕迹都没有,但这样的青菜是用农药泡大的,孩子吃了,对身体一点好处也没有。
夜里,周曼依旧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样的夜晚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她患有轻度的抑郁症,医生曾给她开过一点安神助眠的药,但不管用,继续这样下去,她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要是能有一个安静、空气好的地方住上几天,该有多好。
得知妻子的想法后,丈夫李然很支持。请了几天假,周曼独自来到乡下一处农家乐度假村待了几天,给菜除除虫,给鸡喂喂食,闲适的生活让她整天都带着笑容,夜里也睡得很香,那种一夜睡到天亮的滋味,让她身心舒畅。可一回到城市,神经下意识地又绷紧了,她再次失眠了。
“我想去农村生活,不是去旅游度假,是真正地隐居到农村去,种种菜,养养鸡,做一个真真实实的农民。”
2010年8月,周曼辞去工作,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一人来到青岛胶南市窝洛子村。她从房东家租了8亩地,期限为32年,她决定种大棚蔬菜,而且她种的蔬菜绝不打一点农药。
菜籽撒下去后,周曼又去集市里买了几头小猪,几十只小鸡和一条狗。她给女儿打电话,兴奋地说:“妈妈把小鸡养得可好了。”孩子对小动物一般都特别感兴趣,听妈妈这么一说,妞妞嚷着要去看看,瞬间忘记了跟妈妈的敌对立场。周曼想着等过一段时间不忙了,就把女儿接来住几天。
半个月后,地里的菜都出了芽。小青菜长得尤其好,小小的秆子顶着两瓣嫩嫩的叶子,让周曼看着就喜欢。
茄子成熟后,周曼采摘了许多茄子和青菜,回了一趟家。见她又黑又瘦,丈夫很心疼:“让你别去你非去,把自己折腾成这样。”周曼不以为然:“我这叫自然美。”周曼把自己带来的茄子蒸出来,把大蒜拍碎拌着吃,虽不过油,但特别香。妞妞吃了两碗饭。同事、朋友知道周曼回来,都给她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吃饭。周曼知道大家都是好意,可想到那些应酬她就头疼,在家待了一天就回到了村子。
2011年年初,周曼又购买了十几头猪苗,并买了一头种猪,取名“Sunday”。她接通了网线,在新浪上开通了微博,取名“我是农民姐姐”,把Sunday憨态可掬的样子拍下来传到网上,很多博友都说Sunday可爱。
和她一样,“隐居村”的其他“隐者”有些也在网上开通了微博,有时候,他们会在网上互相交流,看看谁家的菜种得好,谁家的猪养得壮。
60头猪、70只鸡、50只鸭、8亩菜地,因为周曼喂养出来的东西舍不得卖,便越养越多。每天早上,她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喂猪,把猪喂好后,她会给鸡鸭撒点玉米粒,然后就去地里干活。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的猪好不好,鸡鸭有没有捣乱,晚上把一切都安顿好后,她才休息。大半年过去了,周曼很少有睡不着的时候,常常是一觉睡到大天亮,每天早上5点多,她很准时就醒了,生活平静且充实,身体早没了抑郁症的影子。
短短一年时间,周曼就投进去30多万,这些钱有她的积蓄,也有父母给的。她算了算,照这样下去,再多的钱也不够投资。这时,许多博友知道后,都向周曼订购有机蔬菜和土鸡、土鸡蛋。有时太多了,周曼也会拿到集市去买,因成本高,价格自然高了一些。
一次,周曼正在集市卖黄瓜,过来一个小姑娘,看她卖的黄瓜长得七弯八扭,对方说:“这么丑还卖这么贵。”周曼没有过多解释,她卖东西很随性,卖不掉大不了带回家给鸡吃。虽然在集市上不好卖,但在朋友圈中,周曼的有机蔬菜可出了名,许多朋友来周曼家里认养小猪和鸡鸭,等它们长大了,再过来买。
暑假到了,妞妞实在想念妈妈,便跟爸爸一起来到窝洛子村看望妈妈。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愉快地聊着天。乡下的星星似乎看得清楚一些,妞妞兴奋地跑来跑去。
在农村待了几天,妞妞不想回去了。为了不让孩子缺少母爱,周曼常跟她在网上沟通,她想等孩子大了,她就可以全心全意生活在农村,一个人几亩地,做一位快乐的农民。
9月中旬,周曼种植的花生刚刚收摘,她打算下一年再多种一点玉米和花生。记者随后登录了周曼的微博,微博上很热闹,很多博友都特别关注周曼,称她是新时代的“农民达人”。
记者来到崂山脚下的“隐居村”采访时,许多村民都表示,这些“隐居族”刚来时还保留着很多城市人的生活习惯,比如早上喝牛奶、吃面包,门口停着奥迪等高档车,可日子久了,因为劳作,他们晒得跟老乡一样黑,也说起了土话,出门也是走路,跟当地的农民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村民给记者带路,来到了“隐者”老刘的家。老刘是北京人,3年前,他来到现在所居住的村子,种种地,养养花,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精神头倍足。
现在,城市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成为了“手机控”、“电脑控”、“房奴”、“孩奴”。这些“隐居族”舍弃城市的一切回归田园,其实只想让自己生活得简单一点,快乐一点,健康一点。也许多少年以后,曾经人人渴望跳出的农村,会成为一块乐土,因为那里有干净的泉水、有新鲜的蔬菜、有没被污染的蔬菜、有恬静而平淡的生活。■
(非经本人同意,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上网)(责编 子衿)
青岛某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员周曼是个慢性子的人,她一直渴望过一种安静且充实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勾心斗角的职场环境,让她常感到茫然,她厌倦了、疲惫了,甚至想要逃离。
晚饭,周曼吃得很少。女儿妞妞给妈妈提意见:“妈妈,我想吃青菜,你怎么老不买青菜回来。”周曼也知道多吃蔬菜对孩子有好处,可她不敢买,菜市场里的青菜卖相都很好看,一点虫子吃过的痕迹都没有,但这样的青菜是用农药泡大的,孩子吃了,对身体一点好处也没有。
夜里,周曼依旧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样的夜晚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她患有轻度的抑郁症,医生曾给她开过一点安神助眠的药,但不管用,继续这样下去,她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要是能有一个安静、空气好的地方住上几天,该有多好。
得知妻子的想法后,丈夫李然很支持。请了几天假,周曼独自来到乡下一处农家乐度假村待了几天,给菜除除虫,给鸡喂喂食,闲适的生活让她整天都带着笑容,夜里也睡得很香,那种一夜睡到天亮的滋味,让她身心舒畅。可一回到城市,神经下意识地又绷紧了,她再次失眠了。
“我想去农村生活,不是去旅游度假,是真正地隐居到农村去,种种菜,养养鸡,做一个真真实实的农民。”
2010年8月,周曼辞去工作,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一人来到青岛胶南市窝洛子村。她从房东家租了8亩地,期限为32年,她决定种大棚蔬菜,而且她种的蔬菜绝不打一点农药。
菜籽撒下去后,周曼又去集市里买了几头小猪,几十只小鸡和一条狗。她给女儿打电话,兴奋地说:“妈妈把小鸡养得可好了。”孩子对小动物一般都特别感兴趣,听妈妈这么一说,妞妞嚷着要去看看,瞬间忘记了跟妈妈的敌对立场。周曼想着等过一段时间不忙了,就把女儿接来住几天。
半个月后,地里的菜都出了芽。小青菜长得尤其好,小小的秆子顶着两瓣嫩嫩的叶子,让周曼看着就喜欢。
茄子成熟后,周曼采摘了许多茄子和青菜,回了一趟家。见她又黑又瘦,丈夫很心疼:“让你别去你非去,把自己折腾成这样。”周曼不以为然:“我这叫自然美。”周曼把自己带来的茄子蒸出来,把大蒜拍碎拌着吃,虽不过油,但特别香。妞妞吃了两碗饭。同事、朋友知道周曼回来,都给她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吃饭。周曼知道大家都是好意,可想到那些应酬她就头疼,在家待了一天就回到了村子。
2011年年初,周曼又购买了十几头猪苗,并买了一头种猪,取名“Sunday”。她接通了网线,在新浪上开通了微博,取名“我是农民姐姐”,把Sunday憨态可掬的样子拍下来传到网上,很多博友都说Sunday可爱。
和她一样,“隐居村”的其他“隐者”有些也在网上开通了微博,有时候,他们会在网上互相交流,看看谁家的菜种得好,谁家的猪养得壮。
60头猪、70只鸡、50只鸭、8亩菜地,因为周曼喂养出来的东西舍不得卖,便越养越多。每天早上,她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喂猪,把猪喂好后,她会给鸡鸭撒点玉米粒,然后就去地里干活。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的猪好不好,鸡鸭有没有捣乱,晚上把一切都安顿好后,她才休息。大半年过去了,周曼很少有睡不着的时候,常常是一觉睡到大天亮,每天早上5点多,她很准时就醒了,生活平静且充实,身体早没了抑郁症的影子。
短短一年时间,周曼就投进去30多万,这些钱有她的积蓄,也有父母给的。她算了算,照这样下去,再多的钱也不够投资。这时,许多博友知道后,都向周曼订购有机蔬菜和土鸡、土鸡蛋。有时太多了,周曼也会拿到集市去买,因成本高,价格自然高了一些。
一次,周曼正在集市卖黄瓜,过来一个小姑娘,看她卖的黄瓜长得七弯八扭,对方说:“这么丑还卖这么贵。”周曼没有过多解释,她卖东西很随性,卖不掉大不了带回家给鸡吃。虽然在集市上不好卖,但在朋友圈中,周曼的有机蔬菜可出了名,许多朋友来周曼家里认养小猪和鸡鸭,等它们长大了,再过来买。
暑假到了,妞妞实在想念妈妈,便跟爸爸一起来到窝洛子村看望妈妈。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愉快地聊着天。乡下的星星似乎看得清楚一些,妞妞兴奋地跑来跑去。
在农村待了几天,妞妞不想回去了。为了不让孩子缺少母爱,周曼常跟她在网上沟通,她想等孩子大了,她就可以全心全意生活在农村,一个人几亩地,做一位快乐的农民。
9月中旬,周曼种植的花生刚刚收摘,她打算下一年再多种一点玉米和花生。记者随后登录了周曼的微博,微博上很热闹,很多博友都特别关注周曼,称她是新时代的“农民达人”。
记者来到崂山脚下的“隐居村”采访时,许多村民都表示,这些“隐居族”刚来时还保留着很多城市人的生活习惯,比如早上喝牛奶、吃面包,门口停着奥迪等高档车,可日子久了,因为劳作,他们晒得跟老乡一样黑,也说起了土话,出门也是走路,跟当地的农民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村民给记者带路,来到了“隐者”老刘的家。老刘是北京人,3年前,他来到现在所居住的村子,种种地,养养花,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精神头倍足。
现在,城市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成为了“手机控”、“电脑控”、“房奴”、“孩奴”。这些“隐居族”舍弃城市的一切回归田园,其实只想让自己生活得简单一点,快乐一点,健康一点。也许多少年以后,曾经人人渴望跳出的农村,会成为一块乐土,因为那里有干净的泉水、有新鲜的蔬菜、有没被污染的蔬菜、有恬静而平淡的生活。■
(非经本人同意,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上网)(责编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