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常用综合法(执因索果)和分析法(执果索因),不论采用什么证明方法,都要认真分析等式两边三角函数式的特点,从角、函数名称、运算关系这三个方面寻找差异,从这其中某一方面入手努力去消灭差异,特别是角的差异,盯住消灭差异这个目标对等式进行恒等变换,消灭了差异,往往就证出了等式.
1.无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遵循化简原则
无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的基本思路是化简,常用方法有:化繁为简、左右归一、变更命题等,使等式两端的“异”化为“同”.
思路一:“化繁为简”
例1 求证:[3sin240∘-1cos240∘=32sin10∘].
分析 从左式入手,通分,再利用平方差公式,逆用和角公式,最后应用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化简到右边.
证明[∵]左式=[32sin40∘2-1cos40∘2]
[=3cos40∘2-sin40∘2sin240∘cos240∘]
[=3cos40∘+sin40∘3cos40∘-sin40∘sin240∘cos240∘]
[=4⋅22(32cos40∘+12sin40∘)(32cos40∘-12sin40∘)(2sin40∘cos40∘)2]
[=16sin100∘sin20∘sin280∘=16sin80∘sin20∘sin280∘=16sin20∘sin80∘]
[=32sin10∘cos10∘cos10∘=32sin10∘=]右边.
点评 在证明三角恒等式时,若无明确思路,则可先将式子化繁为简,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常用方法是:异名函数化为同名三角函数,异角化为同角,异次化为同次,切割化弦,特殊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
思路二:“左右归一”
例2 求证:[tanθ(1+sinθ)+sinθtanθ(1+sinθ)-sinθ=tanθ+sinθtanθsinθ.]
分析 左右两式通过“切割化弦”及应用倍角公式,都可得到一个共同的值[cotθ2],因而得证.
证明左边=[sinθcosθ(1+sinθ)+sinθsinθcosθ(1+sinθ)-sinθ=1+cosθ+sinθ1+sinθ-cosθ]
[=2sinθ2cosθ2+2cos2θ22sinθ2cosθ2+2sin2θ2=cosθ2sinθ2=cotθ2],
右边[=sinθcosθ+sinθsinθcosθ⋅sinθ=1+cosθsinθ=2cos2θ22sinθ2cosθ2=cotθ2],
所以左边[=]右边,故等式成立.
点评 将三角函数式化简时,可能从左化到右,也可能从右化到左,还可能从两边化到中间,关键是要遵循化简的原则,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采用切割化弦、通分、平方降次、1的代换等方法技巧来进行化简.
思路三:“化差为零”
例3 求证:[cosα+1-sinαcosα+1+sinα=1+sinαcosα].
分析 左式-右式,通过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公式及[1=sin2α+cos2α]等公式的化简,得左式-右式[=0],从而得左式[=]右式,即得证.
证明左边-右边[=]
[cosα+1-sinα⋅cosα-1+sinα⋅cosα+1+sinαcosα+1+sinα⋅cosα,]
∵分子[=cos2α+cosα+sinαcosα-cosα-1+]
[sinα-sinαcosα-sinα+sin2α]
[=cos2α+sin2α-1=0],
∴左边-右边[=][0].
点评 化差为零的方法可将棘手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同学们熟知的计算问题.
思路四:“等价化归”
例4 求证:[sin(2α+β)sinα-2cosα+β=sinβsinα].
分析先转换命题,将分式整式化:[sin(2α+β)-][2cosα+βsinα=sinβ],再利用角的关系:[2α+β=][(α+β)+α,α+β-α=β]可证得结论.
证明[sin(2α+β)-2cosα+βsinα]
[=sin[(α+β)+α]-2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2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
[=sin[(α+β)-α]=sinβ],
两边同除以[sinα],
得[sin(2α+β)sinα-2cosα+β=sinβsinα].
点评 证明三角恒等式,有时需要对原命题作整体的转化.
2.有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遵循目标消差原则
有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的基本思路是盯住目标,消灭条件等式与结论等式之间的差异,包括角的差异、函数名称的差异、运算关系的差异,特别是角的差异,常用方法有代入法、消元法、综合法、分析法等.
例5 已知[5sinβ=sin(2α+β),]
求证:[tan(α+β)tanα][=32].
分析 从角的关系入手,首先考虑结论中的两个角是[α+β、α,]而已知条件中的两个角可以用[α+β、][α]来表示,然后再运用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即可.
证明[∵5sinβ=sin(2α+β),]
[∴5sin[(α+β)-α]=sin[(α+β)+α],]
[∴5sin(α+β)cosα-5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
即[4sin(α+β)cosα=6cos(α+β)sinα,]
[∴ tan(α+β)tanα=32.]
点评 三角条件的证明关键是要比较条件等式与结论等式等式的差异,再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寻找正确的证明途径,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来变角变次变名称,使两等式之间的“异”转化为“同”.
例6已知:[sinα=a⋅sinβ,tanα=b⋅tanβ,]
求证:[cos2α=a2-1b2-1].
分析可以采用消元法,注意到结论中没有关于[β]的相关函数,故可由条件消[β].
证明[∵][sinα=a⋅sinβ,] [∴cscβ=asinα],①
[∵tanα=b⋅tanβ,] [∴cotβ=btanα], ②
将①②式平方后相减,得
[csc2β-cot2β=a2sin2α-b2tan2α=1],
即[a2sin2α-b2cos2αsin2α=1],
[∴][a2-b2cos2α=sin2α=1-cos2α],
[∴][(b2-1)cos2α=a2-1],[∴][cos2α=a2-1b2-1].
点评 证明条件三角恒等式的方法是消元法,即代入法、换元法等;解题的基本途径是利用给定的条件把问题转化一般恒等式的证明.如:本题还可以由给定条件求得[a=sinαsinβ,b=tanαtanβ],代入结论中的右边,消去[a、b,]即可将原问题转化为无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问题.
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观察条件与结论的差异,从消灭差异入手,确定从结论开始变换,还是变换条件得出结论,甚至整体转换命题. 消差时往往先从两边的角入手——变角,将表达式中出现较多的相异的角朝着我们选定的目标转化,然后分析两边的函数名称——变名,将表达式中较多的函数种类尽量减少,这是三角恒等变形的两个基本策略.
1.无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遵循化简原则
无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的基本思路是化简,常用方法有:化繁为简、左右归一、变更命题等,使等式两端的“异”化为“同”.
思路一:“化繁为简”
例1 求证:[3sin240∘-1cos240∘=32sin10∘].
分析 从左式入手,通分,再利用平方差公式,逆用和角公式,最后应用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化简到右边.
证明[∵]左式=[32sin40∘2-1cos40∘2]
[=3cos40∘2-sin40∘2sin240∘cos240∘]
[=3cos40∘+sin40∘3cos40∘-sin40∘sin240∘cos240∘]
[=4⋅22(32cos40∘+12sin40∘)(32cos40∘-12sin40∘)(2sin40∘cos40∘)2]
[=16sin100∘sin20∘sin280∘=16sin80∘sin20∘sin280∘=16sin20∘sin80∘]
[=32sin10∘cos10∘cos10∘=32sin10∘=]右边.
点评 在证明三角恒等式时,若无明确思路,则可先将式子化繁为简,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常用方法是:异名函数化为同名三角函数,异角化为同角,异次化为同次,切割化弦,特殊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
思路二:“左右归一”
例2 求证:[tanθ(1+sinθ)+sinθtanθ(1+sinθ)-sinθ=tanθ+sinθtanθsinθ.]
分析 左右两式通过“切割化弦”及应用倍角公式,都可得到一个共同的值[cotθ2],因而得证.
证明左边=[sinθcosθ(1+sinθ)+sinθsinθcosθ(1+sinθ)-sinθ=1+cosθ+sinθ1+sinθ-cosθ]
[=2sinθ2cosθ2+2cos2θ22sinθ2cosθ2+2sin2θ2=cosθ2sinθ2=cotθ2],
右边[=sinθcosθ+sinθsinθcosθ⋅sinθ=1+cosθsinθ=2cos2θ22sinθ2cosθ2=cotθ2],
所以左边[=]右边,故等式成立.
点评 将三角函数式化简时,可能从左化到右,也可能从右化到左,还可能从两边化到中间,关键是要遵循化简的原则,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采用切割化弦、通分、平方降次、1的代换等方法技巧来进行化简.
思路三:“化差为零”
例3 求证:[cosα+1-sinαcosα+1+sinα=1+sinαcosα].
分析 左式-右式,通过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公式及[1=sin2α+cos2α]等公式的化简,得左式-右式[=0],从而得左式[=]右式,即得证.
证明左边-右边[=]
[cosα+1-sinα⋅cosα-1+sinα⋅cosα+1+sinαcosα+1+sinα⋅cosα,]
∵分子[=cos2α+cosα+sinαcosα-cosα-1+]
[sinα-sinαcosα-sinα+sin2α]
[=cos2α+sin2α-1=0],
∴左边-右边[=][0].
点评 化差为零的方法可将棘手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同学们熟知的计算问题.
思路四:“等价化归”
例4 求证:[sin(2α+β)sinα-2cosα+β=sinβsinα].
分析先转换命题,将分式整式化:[sin(2α+β)-][2cosα+βsinα=sinβ],再利用角的关系:[2α+β=][(α+β)+α,α+β-α=β]可证得结论.
证明[sin(2α+β)-2cosα+βsinα]
[=sin[(α+β)+α]-2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2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
[=sin[(α+β)-α]=sinβ],
两边同除以[sinα],
得[sin(2α+β)sinα-2cosα+β=sinβsinα].
点评 证明三角恒等式,有时需要对原命题作整体的转化.
2.有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遵循目标消差原则
有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的基本思路是盯住目标,消灭条件等式与结论等式之间的差异,包括角的差异、函数名称的差异、运算关系的差异,特别是角的差异,常用方法有代入法、消元法、综合法、分析法等.
例5 已知[5sinβ=sin(2α+β),]
求证:[tan(α+β)tanα][=32].
分析 从角的关系入手,首先考虑结论中的两个角是[α+β、α,]而已知条件中的两个角可以用[α+β、][α]来表示,然后再运用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即可.
证明[∵5sinβ=sin(2α+β),]
[∴5sin[(α+β)-α]=sin[(α+β)+α],]
[∴5sin(α+β)cosα-5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
即[4sin(α+β)cosα=6cos(α+β)sinα,]
[∴ tan(α+β)tanα=32.]
点评 三角条件的证明关键是要比较条件等式与结论等式等式的差异,再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寻找正确的证明途径,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来变角变次变名称,使两等式之间的“异”转化为“同”.
例6已知:[sinα=a⋅sinβ,tanα=b⋅tanβ,]
求证:[cos2α=a2-1b2-1].
分析可以采用消元法,注意到结论中没有关于[β]的相关函数,故可由条件消[β].
证明[∵][sinα=a⋅sinβ,] [∴cscβ=asinα],①
[∵tanα=b⋅tanβ,] [∴cotβ=btanα], ②
将①②式平方后相减,得
[csc2β-cot2β=a2sin2α-b2tan2α=1],
即[a2sin2α-b2cos2αsin2α=1],
[∴][a2-b2cos2α=sin2α=1-cos2α],
[∴][(b2-1)cos2α=a2-1],[∴][cos2α=a2-1b2-1].
点评 证明条件三角恒等式的方法是消元法,即代入法、换元法等;解题的基本途径是利用给定的条件把问题转化一般恒等式的证明.如:本题还可以由给定条件求得[a=sinαsinβ,b=tanαtanβ],代入结论中的右边,消去[a、b,]即可将原问题转化为无条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问题.
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观察条件与结论的差异,从消灭差异入手,确定从结论开始变换,还是变换条件得出结论,甚至整体转换命题. 消差时往往先从两边的角入手——变角,将表达式中出现较多的相异的角朝着我们选定的目标转化,然后分析两边的函数名称——变名,将表达式中较多的函数种类尽量减少,这是三角恒等变形的两个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