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海马CA1区惊厥阈下电刺激致实验大鼠持续性临床下痫样放电研究

来源 :西南国防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a1114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海马CA1区惊厥阈下电刺激建立可持续较长时间、无明显惊厥行为的临床下痫样放电动物模型。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5只,通过反复大鼠海马CA1区惊厥阈下电刺激,观察大鼠惊厥行为,纪录电刺激停止后1、3、7、14、30d时大鼠皮层脑电图改变。结果:采用刺激频率30Hz,波宽1ms,串长10S,刺激强度0.1mA,串隔5min,10次/d,连续刺激4d,最后一次电刺激后30d内,均可在大鼠皮层记录到稳定发放的散在或阵发性高幅尖波、棘波、棘慢波,而实验动物并无明显的惊厥行为表现(Racine0级)。结论:
其他文献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而提高农民素质重点在于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成人
病例男,70岁,2007年5月15日22:00来院疗养,入院诊断:(1)高血压病3级;(2)冠心病;(3)2型糖尿病。入院时测体温36℃,脉博78次/min,血压148/70mmHg,精神好,未诉不适。随员于5月17日0:30向值班护士诉首
目的:研究鉴别大麦芽发酵物的成分组成,分离其抗缺氧有效成分,为建立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及减少服药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药典方法测定发酵物的理化指标;发酵物分别
目的:探讨高压氧合并牛磺酸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min再灌流模型.应用病理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高压氧合并牛磺酸
<正> 患者,女,28岁,因顺产后左上腹,左胸部剧痛伴呼吸困难4d而入院。产妇于05-31-23:00出现宫缩,于4h后顺产下一女婴(重3400kg),同时感左上腹、左胸部疼痛,未注意,2d后左上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