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怡情 尚美促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合理渗透美育,成为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提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合理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
  关键词:审美;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53-1
  美术大纲强调了美术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只是美术知识和技法的传授,而且还应当是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审美能力的过程,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的过程。
  一、关注课堂教学的组织美
  課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往往有更多的花样,又有许多其他学科没有的程序,会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学具、教具等)。在组织教学时,怎样做到丰富而有序,形成一种组织美,让学习变成一种美术好的享受,一种感受美的过程,这就需要注意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行为养成教育。例如:让学生提早备齐学具,可以使学生心理上提前介入美术课,以清晰良好的心态秩序迎接美术课,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又如在制作时,要准备垃圾袋,将每步制作剩余的废料放入垃圾袋,在确保学生桌面班级卫生整洁同时又能使学生清楚,哪些是有用材料,哪些是无用材料,不至于因桌面混乱而找不到甚至丢失、拿错部件。通过这些对学生良好的秩序、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秩序,促使了学生思维清晰的发育和成长,对学生益处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课堂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只是组织美的基础,教师怎样组织教学形式是重点。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形式。写生可以是自然的席地而坐,可以在室内可以在室外,重点是找到观察的角度和绘画的感觉。手工制作则可以分成几组,围成几圈,分工合作,学生在学习与制作中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集体主义思想。
  二、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美
  艺术的灵魂就是创造,过多的规范与拘束对艺术是一种扼杀。在压制下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很难想象会有什么好的教学效果。营造美好的课堂气氛,要做到两点:一师生的配合与沟通。做到和蔼可亲,千万不要把学生看作对手和冤家,不要板脸上课,主动与学生交换看法和见意,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适当运用幽默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喜爱老师,愿意主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创设有美好轻松的课堂氛围,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次要轻松,即师生都要有一个放松、轻松的心态。让学生课前唱唱歌,调节一下学生情绪,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溶知识于游戏中,一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二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水墨画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水墨技巧,学生在自己玩弄水与墨时对不时出现的水墨变化兴趣盎然,同时得到启发,这时再去总结归纳,学生的感受将是多深啊!将《原色与间色》变化为一节色彩魔术课,不先告诉学生原色间色的概念,而是演示色彩的魔幻神奇效果,学生定会跃跃预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则是易如反掌。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多样的形式,赋于我们可以更灵活采取多样的手段教学,创设优美的课堂氛围,如可以将课堂设置在室外,让学生真实感受自然之美,给他们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在室内教学中也可以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音乐渲染出美好的艺术氛围,学生在美好的艺术氛围中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得到美的陶冶。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美好的课堂情境,本身就是对学生美好情感,美好心灵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是致关重要的,它涉及到美育的实质和根本。
  三、注重美术作品内涵美
  美术作品之美,是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是唯一标准,再好的绘画作品如果不能给人以美感也便不屑一顾。然而,美的内涵却容不得理解得那么浅显。呈现在我们视觉上的五彩斑斓并不一定是美,外在的花俏也不一定俱有美的灵魂,单纯粗糙的外形中可能包含美术的元素。当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文学、历史、技艺等各领队所属方面的内涵,从中领略到美术作品内涵的感染力。
  一个没有美好情感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美好内涵和意境的作品的。而艺术作品的内涵之美则同样可以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为了课堂操作的针对性,强调可操作性,注重教材内容的工艺性而忽略了选材的的内容的内涵美。不管是欣赏教学还是在技能教学中,我们提供的范作和学生作业的评价都应强调作品的内涵之美,而不流于表面形式。
  因此,在美术课堂上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注意提升自己的学识,做到学高为师,为人师表,注意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陶冶也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来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展示和欣赏,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等,对学生进行美的引导、美的启发,使学生达到美好的心境,拓展知识的广度,提高学生的眼界。由此才会使学生表现出有内涵美的作品。
  总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而培养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从课堂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美好行为和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心灵,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现实中对快节奏大容量的高效课堂的膜拜,本文以生本教育理念为理论依据,结合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首次提出“语文慢效课堂”这一概念并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而以阅读教学为例指出语文慢效课堂的概略范式,使人认识到它实际上是潜在的“高效课堂”,折射出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艺术的认知与理解,体现了以生为本、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智慧。  关键词:慢效课堂;语文教学;生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
摘 要:自中国教育界发布并实施新课改以来,如何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高中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本文就现今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进行如下阐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89-01  高中英语课堂教
摘 要:临近中考,英语复习量大、知识点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本文阐述了中考英语复习中如何科学整理编制错题集和如何有效运用错题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考复习;错题集;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93-1  初中英语学科的特点是词汇量大、语法结构复杂,还有大量的固定搭配,同时又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学生很
摘要:幼儿园本土教育就是一种利用家乡本土文化、自然和社会中一切适宜的资源,渗入幼儿生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本地幼儿进行浸润式教育。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既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本土文化内涵的幼儿园环境来展开,也可以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进行渗透,亦可以通过活动整合的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本土文化;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09-
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良好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中巧设情境,对激发并保持学习动机、引导历史思维、理解历史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课堂;态度体验;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和图形的辅助学习的思维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优化教学效果。但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灌输和讲解过多的知识,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课堂教学效率差强人意。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摘 要:园本研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解决幼儿园教育科研实践热点、难点问题最有力的活动载体。那么,怎样让园本研讨价值最大化,从而真正成为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领跑者?这一话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作者通过聚合开放创新理念,激活研讨活动组织形式,尝试了民主研讨、浸入研讨、跟踪研讨、微格研讨等方法,获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园本研讨;创新理念;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
摘 要: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学生语感培养的关键时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开放性、快捷性,让信息技术与语感教学深度融合,不仅能让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更让语感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感能力;积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92-1  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
摘 要:生活是写作之源,生活是写作之本。其实,我们初中生写作文就是以自己为圆心,以自己的生活为半径来画圆。这生活的区域,也就是我们写作的内容。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选取这最美的素材呢?本文从观察生活,拥有生活;理解、品味生活两方面探讨了作文教学中如何选取素材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选取素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8)15-0
摘 要:本文以一节说明文教学课的三次教学实践为例,从课前如何导入话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如何做到限时讲授,故事后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并达到语用目的等方面,对磨课经历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探寻通过磨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磨课;环保意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语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