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3年,英国政府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之后,欧盟成员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分析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选择相应的测评度量指标,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具有较高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核心要素和实现条件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首次提出是在英国政府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高效能源利用和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为核心。从本质上讲,低碳经济属于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低碳技术构成了低碳发展路径的核心内容,成为低碳经济能否成功的关键。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既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扭转过度消费思潮。现代社会是消费决定生产,如果缺乏低碳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有力支撑与强劲拉动,低碳经济发展也会面临动力不足&后劲乏力的问题。在今日中国,比低碳技术更缺的可能是低碳制度,很多居民并不是不接受低碳生活,而是多数消费品未体现低碳的价格优势,甚至低碳生活反而不便,高碳生产、生活反而合算和便利,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更有甚者,某些地方政府不恰当的高碳指向调控政策不仅直接引发碳高排放,也把居民消费引入了歧路,甚至严重阻碍居民的低碳消费理念的形成,例如,禁止小排量汽车上牌等限制措施,这无疑将对中国的低碳事业造成严重打击。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
  目前,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评估方法、测度指标均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所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目前没有达成学界共识的测度指标中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和居民低碳意识的培养等诸因素,涉及政府宏观决策、企业微观运营、机构与个人等多个方面的变化调整,鉴于其复杂性和系统性,迫切需求阐明低碳经济影响因素间关系和作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取是一个复杂且学界没有达成共识的难题,刘朝等人在《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一文中通过分析影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进程的15个具体因素,利用系统解释结构模型明确各因素之间层次结构关系,得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阻碍是经济粗放式发展、完善的低碳政策框架、控制人口数量且加强居民低碳意识、缺乏低碳领域专业人才等影响因素。其选取人均GDP、能源消耗量、能源结构、CO2排放量4个指标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笔者认为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中國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现状
  1.制约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因素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这一时期正是传统资源投入高度增长、碳排放急剧增加的阶段,结合现阶段中国国情分析,阻碍我国低碳经济实现的影响因素大致包括:经济粗放发展,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所处的低端位置;缺乏完善的低碳政策架构;人口基数庞大,居民低碳意识缺位,节能意识淡漠,面子消费根深蒂固,嗜好一次性消费品,过度包装商品等;低碳技术与管理经验匮乏;以煤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亟待改善;低碳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缺乏健全的碳排放期货交易机制;投资绝对值大,融资困难;低碳信息统计数据库体系尚未建立;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等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低碳产业起步晚,产业抗风险能力弱;低碳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缺乏相应资金支持,创新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动力不足;传统商业模式根深蒂固,石油等类能源公司缺乏减少消费者需求的意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土地利用模式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等。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二是,当前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多情形下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博弈的借口,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发达国家制肘低碳技术创新。
  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第2能源生产、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客观地说,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问题。中国先后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要把能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地位,加强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研发,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而且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制定、颁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由此可见,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和力度不可谓不大,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政府付出极大代价,依法淘汰了一大批“小水泥”、“小钢铁”等落后生产能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已经出现双下降,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单位碳排放强度依然很高,碳排放强度远远超过印度、日本、西欧发达国家的水平,不久,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但中国涉及低碳经济的碳排放量市场交易体系等尚未建立、完善等不利于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瓶颈仍存。
  四、结论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实现发展与低碳的并行不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在取得低碳经济相关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实效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毋庸讳言低碳经济总体水平并不高,其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国家通过顶层设计等举措调动企业和公民等力量,积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朝,赵涛.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J].资源科学.2011,33(5).
  [2] 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2).
其他文献
2013年7月5日,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邵宁出席《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引擎》新书发布会暨“企业家精神”研讨会。会上,与会嘉宾和参会媒体就“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期刊
创新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企业要进行有序、有力、有效的创新,就必须对职工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职工培训中,要树立新的理念,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知识经济的特征日益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靖煤培训工作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就必须不断学习、求知与创新,必须切实转变创新培训思维模式,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1.树
高中是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影响重大的阶段,高中物理所学内容更是对以后的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高中物理内容多且细碎,涉及到的原理公式众多,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也自然很多.21世
7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回顾总结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推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
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代朱熹也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又说:“读
目的:探讨柔性护理管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间歇导尿的特点,探讨护士与病人均予人性化管理,在间歇导尿中
期刊
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尤其现代教育技术融入美术课堂,使其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吸引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电子课件、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集图、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精神文明建设占领主陆地、弘扬主弦律的神圣使命,也是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所在。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三贴近”,紧扣跨越主题,全面做实提升,实现科学创建。  一、要紧捆跨越主题,在建设的理念上做到“三先”  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性决定了要呼应时代主流,紧扣发展脉搏,引领前进导向。这既是精神文明建设体现时代性的应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