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业的第二次转型

来源 :经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将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将使中国直销业面临的政策法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中国直销业的两个行为主体,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必须将自己现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转型的准备。
  中国直销业已经进入了第二次转型期。
  
  中国直销业的两次转型
  
  中国直销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进程,出现过两次重要的转型期。
  第一次转型期,是从1998年开始的。1998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全面禁止了直/传销行为,紧接着批准了十家外资直销企业通过“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方式进行转型经营。不过,这种经营方式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出现了转机,这是由于我国承诺在三年内取消对无店铺经营的限制。
  因此,2001年后,一些内资直销企业也开始尝试与十家转型企业相同的经营方式。在此期间,世界直销业的发展趋势中已出现了大量采用以互联网技术手段为主的电子商务营销方式。互联网技术进入直销业,为中国直销业的第二次转型准备了技术条件。
  2005年,政府关于直销法规的建设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本次工作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工作历经了26年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国与直销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已经逐步完善,尤其是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使本次直销法规的建设工作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近一两年的时间内,我国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与直销企业进行着频繁的对话,并对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从而使与直销有关的法规逐步完善,为中国直销业的第二次转型提供了发展的路线图。
  
  转型企业的战略选择
  
  依据目前披露出来的《直销管理条例》的准入条件,只有大型企业才有可能取得合法的地位,这就为目前已经进入直销业或准备进入直销业的企业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中国直销企业也只有按照这些条件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够在未来的政策法规环境中合法地生存和发展。
  因此,中国直销企业的第二次转型期已经来临,它要求企业向着以下几个方向转化:
  首先,将使企业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只有集团化的企业才能承载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不同职能。这将促使中国直销企业出现一个并购和资本重组的局面,从而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根据中国直销业研究课题组对于直销企业的研究,直销企业是一种公众型企业,因此直销企业必须有很强的稳定性、长期性、信用性、透明性,必须随时接受政府、社会的监督,这就要求直销企业有向公众性企业转型的条件;
  第三,直销企业应该具有高度的文化含量。因此,中国的直销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或者向着这种方向发展和转型;
  第四,直销企业应该是高科技企业。无论是直销企业的产品研发,还是经营管理都应该是向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和转型;
  第五,根据世界发展的潮流,已经采用了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先进营销方式和管理方式,因此,中国的直销企业应该整合各种先进的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使企业尽可能的与世界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接近。
  
  中国内资民族直销企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是当前全球潜力最大的直销市场,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族企业,都在准备或正在进入这个市场。因此不难预见,在未来,各种不同类型的直销企业将会面临一场激烈的竞争,这对于民族企业是一个绝好的锤炼机会。
  由于这种竞争最终将落脚在文化的竞争上,因此,民族直销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竞争的场所在中国内地,占“地利”;
  第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基础;
  第三,中医药技术可为企业提供特有的研发资源;
  第四,中国的民族企业已经为中国直销业提供了从国内竞争走向国际竞争的先例。
  中国直销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民族直销业应该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尽管民族直销企业的各方面发展最初都是从外资企业那里学习来的,但民族企业应该有志向和有能力赶上并超过“老师”,像天狮、联想集团一样将市场发展到发达国家。
  因此,在中国直销业第二次转型的时期来临时,民族直销企业的前景必将是非常光明的!
其他文献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5%的人信奉佛教。几百年来,无论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各方面,几乎都和佛教有着密切关系。  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范。  泰国占地面积为513,115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