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如何实现公路的又快又好的建设成为行业内的一大焦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情况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的优越性,并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展开了具体分析,最后围绕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情况展开了具体论述,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优越性;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水泥混凝土板为面层的路面,其稳定性、耐久性较好且强度高,养护工作量相对较小,国内外在此方面均研究较多,相关技术日臻完善,路用性能相应提高。由此本文主要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及其施工展开具体分析。
1 水泥混凝土路面优越性
近年来,我国公路网不断完善,根据《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公路密度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67.46万公里。
根据我国实际公路路面类型来看,其主要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本文主要就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展开相关论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重要形式,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耐久性好、耐高温、耐磨耗以及养护费用少等优点,应用广泛。尤其是对于部分地区而言,其石灰岩资源丰富,分布广、质量好、储量大,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充分利用地产材料、带动内需,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基于此,客观的资源状况,决定了路网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归纳为施工准备、支模和布设钢筋、水泥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摊铺、振捣、抹面/压面/压纹、遮盖塑料、拆模、切缝、养生与交通管制这十大步骤,实际作业中需严格控制各道工序质量,切实保证公路路用性能满足要求。
3 实例探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情况
本文仅以某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为例,具体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质量管理。
3.1原材料
各种原材料在进场时须严格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以下简称“《砼》”)中的其它公路小型机具的频率进行检验,并按批次整理材料报告单,以此作为申报材料预付款和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的依据。
3.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要求:28d配制弯拉强度须大于采用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5.0Mpa计算的28d弯拉强度的均值,28d配制抗压强度须大于41.8Mpa。
施经沿海公路管理局中心试验室验证合格后方可确定实验室基准配合比,并通过搅拌楼实际拌和检验和不少于200m试验路验证,可适当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外加剂掺量,最终确定施工配合比。
施工時的配合比调整只允许在两种情况下:(1)根据施工季节、气温、运距变化,微调整缓凝减水剂掺量;(2)根据每天砂石料实际含水量的变化微调加水量、砂石料称量,维持施工配合比基本不变。
3.3混凝土路面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如下表1所示。
表1: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
试验路段验证 a.正式铺筑前需进行试验路段(≥200m)施工;b.将试验路的成果整理写成总结报告;
c.经两办确认后正式开工
施工准备 a.测量放线;b.模板安装与拆装;c.机械选用;d.钢筋加工及准备
混疑土搅拌与铺筑 a.按规范搅拌;b.做好混疑土拌合物的质量检验
接缝与抗滑施工、养生 a.抗滑施工:刚性刻槽;b.混疑土养生:覆盖养生
雨季与高温季节施工 a.备有防雨棚和防雨塑料布;b.遇急雨支撑遮挡
3.3.1试验路验证
各施工单位在混凝土路面正式铺筑前均需进行试验路段(≥200m)施工,各施工单位需将试验路的成果整理写成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试验路的试验数据、施工组织、施工过程、问题处理、缺陷预防等内容,总结报告段上报监理和我办审核备案,经两办认为施工技术可靠、成果符合设计、作业符合规范方可取得正式开工许可。
3.3.2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面层施工的中边桩放样前需对全线的导线点进行一次闭合测量检查校合,自检合格后需递交测量成果到监理审核备案。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每天测量成果要及时报监理审核,不允许私自修改设计标高、中边桩坐标。
(2)模板安装与拆除
模板要求使用刚度足够的槽钢,不允许使用其他易变形的模板,模板的精确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通用的22cm厚的钢模板的需将底部绑焊钢板予以加厚,加厚后的模板总厚度要大于25cm。纵向施工缝模板要按设计要求的拉杆间距设置拉杆插入孔,横向施工缝模板要按设计要求的传力杆间距设置传力杆插入孔。模板的支撑须按规范要求布置,施工前需对模板逐块进行检查,精度不达标、不按要求布孔、支撑不符合要求的模板要清理出施工现场。
模板安装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为避免中央纵缝拆模后出现崩边现象,施工时铺设的养护薄膜不宜高出模板顶,应较模板顶低5~6cm。混凝土铺筑前要及时清理两侧模板内的杂物。模板安装时如需垫木托平、垫浆堵漏的,木块、浆体不得伸入两侧模板之间的空间,模板拆除时需及时将上述木块及浆体凿除,相邻的半幅施工前须认真检查中央纵向施工缝是否已进行了这项工作。
(3)机械选用
要求采用厂拌集中拌和方式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混凝土拌合物搅拌要采用混凝土拌和楼,生产能力须满足每天铺筑300m单幅路面的要求,并应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配料,砂石各种材料须分斗放入,严禁混合后再放入料斗。混凝土拌合物铺筑要求至少采用三轴机,不得采用小型机具铺筑,同时配备一台安装插入式振捣棒组的排式振捣机,振捣棒的数量及布设位置须符合施工要求,同时配备要一至两台可移动的插入式振捣棒,用于补振捣边角,特别是振施工缝的始终点。为避免断板,锯缝及时,要求每项目经理部配备两台切缝机。 (4)钢筋加工及准备
涵顶钢筋网、补强钢筋网、边缘补强钢筋、角隅钢筋、纵缝拉杆钢筋、横向传力杆钢筋、胀缝钢筋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变更方案加工、布设,纵缝拉杆钢筋、横向传力杆钢筋须按设计图纸作防锈处理,胀缝钢筋要按设计图纸涂沥青、做支架网、留套筒,上述工作须在混凝土铺筑前做好,否则不予开工。
3.3.3混凝土搅拌与铺筑
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混凝土搅拌须按《砼》中所列检验频率做好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检验。
3.3.4接缝与抗滑施工、养生
抗滑施工不允许采用拉毛,要求采用刚性刻槽,槽距可采用等间距/非等间距,尺寸宜为:槽深、宽分别为3~5mm、3mm,槽间距12~24mm,沟槽要连续,不允许采用沟槽间断的市政施工方式。刻槽时间不宜等待过长,为保证行车安全,应在完成双幅路面,开放交通的一个星期内完成。混凝土养生宜采用覆盖养生,已施工的混凝土实体外露面均应覆盖,建议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两侧外露面在施工前先用塑料薄膜沿钢模板铺设。
养生时间不得少于14d,各项目经理部均要配备4000L洒水车一台专门用于混凝土路面养生。
3.3.5雨季與高温季节施工
各施工单位需准备有30m长的防雨棚和200m防雨塑料布。如遇急雨,不得直接覆盖,要求支撑摭挡,不能使塑料布、塑料薄膜与未作面的或未初凝的混凝土直接接触以影响作面效果。被阵雨冲刷过的路面不允许采用洒水泥粉做作面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依旧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之一,通过成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保证路面舒适性、平整度,满足实际行车需要。在实际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必须科学开展施工组织工作,合理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做好劳动力组织安排,确保混凝土搅拌、运输能力与施工技术方案相适应,落实摊铺和碾压施工检查,切实保证整体路面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付智.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功能研究[J].施工技术,2013,42(11):108-113.
[2]洪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J].煤炭技术,2007,26(4):97-98.
[3]赵淑兰,金波,姚佳良,等.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外公路,2010,30(1):97-100.
作者简介:
张伟(1986年2月-),男,汉族,湖南常德人,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对象:道路与桥梁。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优越性;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水泥混凝土板为面层的路面,其稳定性、耐久性较好且强度高,养护工作量相对较小,国内外在此方面均研究较多,相关技术日臻完善,路用性能相应提高。由此本文主要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及其施工展开具体分析。
1 水泥混凝土路面优越性
近年来,我国公路网不断完善,根据《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公路密度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67.46万公里。
根据我国实际公路路面类型来看,其主要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本文主要就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展开相关论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重要形式,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耐久性好、耐高温、耐磨耗以及养护费用少等优点,应用广泛。尤其是对于部分地区而言,其石灰岩资源丰富,分布广、质量好、储量大,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充分利用地产材料、带动内需,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基于此,客观的资源状况,决定了路网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归纳为施工准备、支模和布设钢筋、水泥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摊铺、振捣、抹面/压面/压纹、遮盖塑料、拆模、切缝、养生与交通管制这十大步骤,实际作业中需严格控制各道工序质量,切实保证公路路用性能满足要求。
3 实例探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情况
本文仅以某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为例,具体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质量管理。
3.1原材料
各种原材料在进场时须严格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以下简称“《砼》”)中的其它公路小型机具的频率进行检验,并按批次整理材料报告单,以此作为申报材料预付款和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的依据。
3.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要求:28d配制弯拉强度须大于采用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5.0Mpa计算的28d弯拉强度的均值,28d配制抗压强度须大于41.8Mpa。
施经沿海公路管理局中心试验室验证合格后方可确定实验室基准配合比,并通过搅拌楼实际拌和检验和不少于200m试验路验证,可适当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外加剂掺量,最终确定施工配合比。
施工時的配合比调整只允许在两种情况下:(1)根据施工季节、气温、运距变化,微调整缓凝减水剂掺量;(2)根据每天砂石料实际含水量的变化微调加水量、砂石料称量,维持施工配合比基本不变。
3.3混凝土路面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如下表1所示。
表1: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
试验路段验证 a.正式铺筑前需进行试验路段(≥200m)施工;b.将试验路的成果整理写成总结报告;
c.经两办确认后正式开工
施工准备 a.测量放线;b.模板安装与拆装;c.机械选用;d.钢筋加工及准备
混疑土搅拌与铺筑 a.按规范搅拌;b.做好混疑土拌合物的质量检验
接缝与抗滑施工、养生 a.抗滑施工:刚性刻槽;b.混疑土养生:覆盖养生
雨季与高温季节施工 a.备有防雨棚和防雨塑料布;b.遇急雨支撑遮挡
3.3.1试验路验证
各施工单位在混凝土路面正式铺筑前均需进行试验路段(≥200m)施工,各施工单位需将试验路的成果整理写成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试验路的试验数据、施工组织、施工过程、问题处理、缺陷预防等内容,总结报告段上报监理和我办审核备案,经两办认为施工技术可靠、成果符合设计、作业符合规范方可取得正式开工许可。
3.3.2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面层施工的中边桩放样前需对全线的导线点进行一次闭合测量检查校合,自检合格后需递交测量成果到监理审核备案。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每天测量成果要及时报监理审核,不允许私自修改设计标高、中边桩坐标。
(2)模板安装与拆除
模板要求使用刚度足够的槽钢,不允许使用其他易变形的模板,模板的精确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通用的22cm厚的钢模板的需将底部绑焊钢板予以加厚,加厚后的模板总厚度要大于25cm。纵向施工缝模板要按设计要求的拉杆间距设置拉杆插入孔,横向施工缝模板要按设计要求的传力杆间距设置传力杆插入孔。模板的支撑须按规范要求布置,施工前需对模板逐块进行检查,精度不达标、不按要求布孔、支撑不符合要求的模板要清理出施工现场。
模板安装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为避免中央纵缝拆模后出现崩边现象,施工时铺设的养护薄膜不宜高出模板顶,应较模板顶低5~6cm。混凝土铺筑前要及时清理两侧模板内的杂物。模板安装时如需垫木托平、垫浆堵漏的,木块、浆体不得伸入两侧模板之间的空间,模板拆除时需及时将上述木块及浆体凿除,相邻的半幅施工前须认真检查中央纵向施工缝是否已进行了这项工作。
(3)机械选用
要求采用厂拌集中拌和方式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混凝土拌合物搅拌要采用混凝土拌和楼,生产能力须满足每天铺筑300m单幅路面的要求,并应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配料,砂石各种材料须分斗放入,严禁混合后再放入料斗。混凝土拌合物铺筑要求至少采用三轴机,不得采用小型机具铺筑,同时配备一台安装插入式振捣棒组的排式振捣机,振捣棒的数量及布设位置须符合施工要求,同时配备要一至两台可移动的插入式振捣棒,用于补振捣边角,特别是振施工缝的始终点。为避免断板,锯缝及时,要求每项目经理部配备两台切缝机。 (4)钢筋加工及准备
涵顶钢筋网、补强钢筋网、边缘补强钢筋、角隅钢筋、纵缝拉杆钢筋、横向传力杆钢筋、胀缝钢筋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变更方案加工、布设,纵缝拉杆钢筋、横向传力杆钢筋须按设计图纸作防锈处理,胀缝钢筋要按设计图纸涂沥青、做支架网、留套筒,上述工作须在混凝土铺筑前做好,否则不予开工。
3.3.3混凝土搅拌与铺筑
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混凝土搅拌须按《砼》中所列检验频率做好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检验。
3.3.4接缝与抗滑施工、养生
抗滑施工不允许采用拉毛,要求采用刚性刻槽,槽距可采用等间距/非等间距,尺寸宜为:槽深、宽分别为3~5mm、3mm,槽间距12~24mm,沟槽要连续,不允许采用沟槽间断的市政施工方式。刻槽时间不宜等待过长,为保证行车安全,应在完成双幅路面,开放交通的一个星期内完成。混凝土养生宜采用覆盖养生,已施工的混凝土实体外露面均应覆盖,建议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两侧外露面在施工前先用塑料薄膜沿钢模板铺设。
养生时间不得少于14d,各项目经理部均要配备4000L洒水车一台专门用于混凝土路面养生。
3.3.5雨季與高温季节施工
各施工单位需准备有30m长的防雨棚和200m防雨塑料布。如遇急雨,不得直接覆盖,要求支撑摭挡,不能使塑料布、塑料薄膜与未作面的或未初凝的混凝土直接接触以影响作面效果。被阵雨冲刷过的路面不允许采用洒水泥粉做作面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依旧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之一,通过成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保证路面舒适性、平整度,满足实际行车需要。在实际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必须科学开展施工组织工作,合理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做好劳动力组织安排,确保混凝土搅拌、运输能力与施工技术方案相适应,落实摊铺和碾压施工检查,切实保证整体路面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付智.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功能研究[J].施工技术,2013,42(11):108-113.
[2]洪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J].煤炭技术,2007,26(4):97-98.
[3]赵淑兰,金波,姚佳良,等.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外公路,2010,30(1):97-100.
作者简介:
张伟(1986年2月-),男,汉族,湖南常德人,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对象:道路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