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审美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l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将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营造教学情境:启迪审美


  众所周知,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课需要从音乐的感性体验入手,教师要营造符合作品氛围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体验。其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以朗诵、故事、诗歌、舞蹈、器乐表演等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从感性出发,营造教学氛围;二是通过多媒体手段(包括音视频的聆听和观看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作品具有初步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踏雪寻梅》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里的一首学唱歌曲,由刘雪庵作词,黄自作曲。该曲为2/4拍,轻快的节奏与大调式的旋律高度融合,充满童趣,十分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歌词内容借景抒情,“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歌颂了冬季梅花傲然绽放、吐艳枝头的美景,象声词“响叮当”模仿毛驴脖子上铃铛的声音,抒发了赏梅者怡然自得的心情。“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将“梅花”融入“书声琴韵”中,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旨趣。在分析理解歌曲后,我做了相关课前准备,收集了不同梅花的形态,以图片形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我首先以视觉与听觉体验形式导入,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姿态的梅花,这样既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情绪。随后进入讨论环节,学生可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聆听歌曲和观看梅花图片后的感受,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分享交流。这样便可以通过特定的情境营造,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以最短的时间融入课堂氛围,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审美情趣。

优化教学环节:表现审美


  优化教学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加强他们对作品的感性理解,进一步体会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情感。教学环节分为课堂活动和自愿课外活动两种。前者由模仿(动作、声音)、模唱(包括模仿不同声乐题材和演唱方式)、律动(根据节拍韵律进行有规律的织体动作)组成;后者由收集资料(以网络和图书等媒介查找与作品相关的内容资源)、寻找身边的发声物品和小乐器进行演奏实践(目的是为作品伴奏或创编旋律和节奏)等组成。教师可综合运用以上方式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体会参与其中的乐趣。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二年級第一学期第二单元里的一首学唱歌曲,为4/4拍,流畅的旋律伴随明快的节奏,表现了蒙古族儿童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作品旋律,教师可带领他们以打“响舌”的方式来模拟马蹄声,随后通过敲击双响筒与学生一起模仿,师生配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快掌握伴奏技巧,也可互换角色,由教师打“响舌”,学生使用双响筒伴奏,让学生再次熟悉作品。这个过程不仅为学生学唱做了铺垫,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让学生熟悉节拍韵律的环节时,可让学生联想马儿在草地上玩耍的场景,同时做“小马散步”“小马跑步”的律动表演,比如当看到谱面的四分音符时做“小马散步”,当看到八分音符时做“小马跑步”。学生通过模仿、模唱、律动等实践对歌,加深了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在听听、走走、跑跑、演演等活动中完成了“表现审美”。


增强教学趣味:提升审美


  在教学的收尾阶段,教师可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总结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联想进行创编表演,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创编表演从属于音乐即兴创作,包含了歌词、节奏、舞蹈等方面。从形式上看,创编表演常常体现在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等方面。教师可通过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时,积极接纳他人、学习他人,分享合作的快乐,促进潜能、个性、创造力的发挥,最终在展现教学成果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审美上的升华。
  《我给太阳提意见》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首学唱歌曲,为4/4拍,其中大调式的旋律既充满童趣又富有幻想色彩。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跨小节的延音线等创作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了天地之广、雨丝之长。歌词用生动的比喻,充满商量与恳求的语气,充分表达了孩童对炎夏和寒冬的感受,表达了他们渴望夏天变得凉爽、冬天变得温暖的愿望。歌曲旋律时而平稳舒展,时而活泼俏皮,展现出儿童天真、活泼、调皮的形象。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们发挥联想,以《太阳给我提意见》为曲名,对歌词进行重新编写,可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方面思考,设定创编方向,再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进行实践。整个过程须做到公正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创编的机会,最终融各家之长推出最佳方案,并邀请代表进行分享展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评价,以帮助他们在创编表演中提升审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因此,提升审美也成了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从日常教学中,我意识到这一环节既要循序渐进,又要环环相扣,所提出的“启迪审美(沉浸课堂)、表现审美(理解/实践内容)、提升审美(创造)”皆为日常教学中的积累与总结,三者间犹如阶梯式排列,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性活动,真正达到理解作品、体验其中的丰富情感,让学生为音乐所达到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品德,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既贪玩又尽职,村上春树笔下的猫既神秘又傲娇,那么多作家养猫、写猫,而我这个老文青又怎能不养只猫呢?  上次说过不养猫是有原因的(不知道的同学请翻看之前的杂志,2021年第13期),但架不住今年總是跟猫结缘。刚好室友说他同学的猫生了一窝小猫,养不了了,想送人,我又心痒难耐了。于是,上周末坐了两小时的地铁从朝阳到顺义,打算迎一只小橘猫回家。到了顺义,刚在室友朋友家落座,这位朋友就问道:
作文君:2021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不少老师也预测2022年的中考、高考会有相关主题的作文。本期我们选了两篇展现乡村风貌、描写乡村风俗的记叙文,一篇是八年级的同学写的,另一篇是高三的同学参加作文大赛的优秀作品。素粉可以对比看看,同样是写乡村,可以有怎样不同的角度和情感。  闲来无事,再次拿起时常放在桌上的竹蜻蜓。轻轻拉动连着白色丝线的小木棍,竹蜻蜓带着手绘花纹的叶片便在小竹筒里飞快地旋转起来,如
【文题亮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成熟收获后的自信和实力;群山不言,巍巍屹立千万年,是风雨中的坚守和毅力;曾获得16枚奖章、名誉头衔107个的居里夫人选择不言,那是默默的奉献和大爱无私;生活中,无声的关爱、悄悄的付出、含泪的微笑……也许,“尽在不言中”更值得我们珍藏。  请以“尽在不言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
【原题展示】  2021年7月10日,清华大学2021年首封录取通知书正式发出,随通知书寄出的还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给新生的赠书《老人与海》。邱勇院士在致新生的信中寄语新生:“塑造坚韧精神,磨砺勇毅品质。”想不到的是,清华大学推荐《老人与海》,却引来一番争议和误解。有人对作者国籍身份不以为然,也有人给《老人与海》贴上“宣扬个人主义”的标签。一时间,网络舆论沸腾,连带引发对大学应该推荐什么书、学生
【名师新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2021年8月2日,东京奥运会女子排球小组赛,中国女排以3∶0战胜阿根廷队,结束了最后一场比赛,现场响起《阳光总在风雨后》,主帅郎平谢幕!郎平在赛后与泪流满面的所有队员一一拥抱。展望未来,她说:“年轻人有无限的可能和未来,我们的队员都在不断成长,希望这一届奥运会她们不要太快忘掉,要记住经验和经历,希望她们在三年后
我们作文时,尤其高考作文不应在文体上过多地玩花样,真正优秀的高考作文都靠内容取胜,那些得高分的“另类”文章,大多以立意胜人一筹。古语道“意在笔先”,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我们应抛弃那些假大空的口号式的主题,抒写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追求主题的立体感、血肉感、流动感;即作文应给人以新感受、新启发,用创新的思维去审视、思考问题,反映新生活。  “世事洞明皆学问”,即使是写小事情,也要能揭示生活本质
1  霍莉·亨里克森驾驶的厢式货车以每小时50英里的速度冲向公路护栏。此时,霍莉意识到自己将会因为贪吃一份甜点而丢掉性命。她不应该在梅氏卡车休息站停留,也不应该去甜品店,更不应该买那份黑莓冰淇淋甜点。  她本该到麦当劳汽车餐厅,点一份超大杯咖啡。她就要这么做了,但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现在,这份加了黑莓的冰淇淋甜点尽管有祖母的味道,但可真要害死她了。  “我还年轻,不能死。”她一边想一边把脚从油门上
贝丝是在等死。  至少电视台的气象播报员一定会这样想。那家伙紧张的面孔在闪烁的电视屏幕上时隐时现。电视上隐约能看到佛罗里达州的轮廓,但在五级飓风的气旋之下,图像几不可见。飓风萨布丽娜似乎跟佛罗里达这个阳光之州有着深仇大恨,决不肯轻易与它擦肩而过,就像个蓄力已久的重装战士冲杀而来,势不可挡。  早在第一波暴风横扫这片土地之前,州长就已下令全州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各部门纷纷通知人们用木板加固房子,然后赶
摘 要: 高职院校乐器博物馆在高职文化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音乐文化传承、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乐器博物馆为例,探讨其功能并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应着力充实、丰富馆藏内容,以优质的展品服务主导专业;开展学术研究,推动课程体系构建 ;扩大民族民间乐器收藏,助力区域“非遗”传承;建设现代化博物馆以提升社会服务质量。  关键词:高职;乐器博物馆;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 中国电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三次电影高潮,其中坚守人民的价值观成为重要的核心支撑。由此延续到当下中国电影进入第四次高潮进程中,强调价值观坚守的意义格外重要。而判断高潮的标准成为需要辨析的问题,以自身价值观为核心而不是以域外的电影标准为要的本土判断标准理当确立。由此,随着主流价值观表现从主旋律电影到主流电影,再到新主流电影的嬗变,是中国电影进入新阶段的开放过程。  关键词:中国电影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