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及手段之我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猛。为实现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就《基础会计》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讨论,初步探索并提出了改革《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抽象,教学难度大。为优化教学效果,本课程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学中应结合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此学科的理解。
  1.案例教学法
  《基础会计》中有些知识较为抽象,对此可结合生活实例讲解,以求通俗易懂。例如,我在讲解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学生生活费实例讲解。通过举例,会计知识由抽象到具体,有助于学生迅速地理解与掌握。
  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义、取长补短。例如在讲解试算平衡公式时,让学生讨论试算平衡是否一定说明帐户记录准确无误,如不能说明,为什么?讨论时,教师不要表露出任何观点和偏好。讨论后教师的总结十分重要,需要概括各种意见及其分歧,需要对各种思路进行梳理。
  3.图解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是利用绘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表示事物,由于图示具有直观、生动等优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该种方法,对会计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到好处的图表法。
  4.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有必要的,既可以使一些教学难点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会计教学主要是将现代媒体(电脑、展示台、投影仪等)与传统媒体(文字材料、辅导资料、凭证、帐簿等)进行有机结合,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例如,讲解记帐凭证的填制时,可以将真实的记帐凭证放在展示台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填制方法,然后在屏幕上打出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记帐凭证的填制。学生填完后将几个学生的记帐凭证再放到展示台上,让学生们指出他们填的对不对?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当然此方法也适合讲解各种帐簿的登记,以及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应用。
  5.实践式教学法
  会计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尤其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部分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理论知识一般在大一上学期讲述,按每周8课时授课,总课时112;模拟实习一般在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下学期开设,按每周2课时授课,总课时36。而在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有部分交叉的。对于总论、复式记账原理及具体应用的理论部分可继续采用现有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的内容则可结合实际操作边学习理论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边学习边实践。实践练习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散实践。讲完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后,立即进行练习,各部分练习之间缺乏贯穿和横向联系,但针对性强,是一项基础性实践。二是集中实践。在讲完所有课程之后,运用真实的凭证、账页、报表,采用某企业一定时期的会计资料进行系统的实践学习。这部分实践综合性较强,主要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阶段:分散实践
  1.填制凭证的分散式实践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种类繁多,填制要求复杂,很多《基础会计》教材都列举了各种类型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使理论更加形象化。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要求在此基础上,再提供给学生各种真实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边讲解理论边观察实物,使学生加深对凭证的感性认识。此外,结合理论的讲解,每一种凭证皆列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动手填制,完成凭证的分散式实践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凭证填制的基本技能。
  2.填制账簿的分散式实践
  账簿的形式多种多样,填制要求更加严格。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要求,在讲解账簿理论的同时向学生提供各种格式的实际账页,学生边观察实际账页边学习账簿的种类和填制要求,并练习填制。此环节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账簿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尽快掌握账簿填制的基本技能。
  3.报表编制的分散式实践
  《基础会计》要求掌握各主要会计报表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大部分教材理论讲解多而且细,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要求,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将实际中使用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发给学生,边讲解边练习编制,缩小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以上就是分散实践的过程,虽然此阶段的实践教学是间断的、零散的,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所练习的部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方法已在《基础会计》的教学环节中试用多年,效果很好。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同时为第二阶段的集中实践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集中实践,手工模拟
  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于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集中进行手工记账的实践教学。
  1.准备完整的实践资料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对实验教程的要求较高,教程必须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经济业务、创造一种仿真的经济环境。实践内容不能只是经济业务实例的简单堆砌,它有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要照顾到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将基本理论融会贯穿在实际的业务中;其次,实践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最后,经济业务应是具体某个企业某个时期实际发生的业务(这些业务的选取不能超过基础会计的范围)。
  2.集中式手工记账的全面模拟
  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各种形式的凭证、账簿,以及简单的报表),让学生从设计账套开始,填制凭证、记账、对账、结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一系列的模拟训练,自己动手按事先规定的账务处理程序操作。此阶段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使每位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熟悉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掌握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基本技能的訓练
  在此环节除了进行上述实践教学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补充点钞、装订凭证和账簿的练习。首先,准备好练习使用的点钞券和装订工具;其次,由教师示范最基本的操作方式,进行集中讲解;最后,由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做个别辅导。
  实践练习可以促进理论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真正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这一道理。
  参考文献:
  [1]于永梅.《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其他文献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影响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
师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依据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结合高职师德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与传统的教师传授式教学和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不同,法律诊所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无疑为法学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唤起了人们对法学教育新的思考.
本文以主持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煤矿电工”的亲身体验,介绍了建设步骤、建设成果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供精品课建设者参考借鉴。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探析了体育公众人物形象的构成、形成机制、社会特征、社会影响及相关社会问题,提出体育公众人物形象是一种符号系列,一种“角色表演”,一种社会资源,一种商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