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起步阶段,而数学又是培养学生良好逻辑思考能力,构建学生基本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利用课堂的“花言巧语”、利用课堂的管理技巧、利用课堂的教学组织技巧、利用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对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花言巧语”;管理技巧;教学组织技巧;学习习惯的养成
1.利用课堂的“花言巧语”,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说话也应有语言艺术性,该快时快、该慢时慢,对于语音语调等方面,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还要力争将自己的话讲得有趣和动听,让学生能听懂且爱听,在课堂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气氛,使教师能更好地掌控课堂,且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小插曲也能够巧妙进行处理。教师无论学识与经验多么丰富,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语言运用方式,都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课堂的管理技巧,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保证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教学进程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规定课堂守则,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当课堂上偶尔会出现一些学生有不当行为时,教师的处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例如,当有学生课堂上“开小差”又没影响其他人时,教师可以假装没有看到,而是对一些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其他类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转移话题、刻意停顿或慢慢靠近他们的方式来进行暗示。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制能力较差,加之容易疲劳,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对那些产生消极课堂行为,且行为已对课堂教学造成影响,又不能接受教师暗示提醒的学生,教师要多“对症下药”,反复耐心地指导,从小处着手让其动之以情。
3.利用课堂的教学组织技巧,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课堂的导入开始教师就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是否恰当,板书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正常(即课堂提问),上下部分衔接的过渡语是否紧凑,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是否单一,等等。我们都知道每个教学的过程都有一定的技巧,需要教师时刻注意。还应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展示更加生动多彩的素材,将课本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学习情境。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方面还较为主观、形象,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新颖、有趣的事物上,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力较差,对于一些抽象、理性的内容难以理解,反而对于生动、形象的素材会更加敏感。教师应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创造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学时再利用丰富有趣的肢体动作,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利用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好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培养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1)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低年级的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一节课刚开始时,有的学生会忙着找课本,有的学生会到处找自己的铅笔或橡笔擦,甚至有的学生桌面上什么也没有,乱成一团,这时便需要老师调控,他们才能集中精神上课,但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也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上一节课后要先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具再做其他的事情,同时让学生持之以恒直到习惯的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写作业时很容易出错,或者无法正确理解题目意思,这主要是由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造成的,他们往往一看到题目就开始结题,尤其是在遇到简单的题目时更是如此。若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便可以大大降低作业过程中的错误率,使他们的自信心上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难以完全通过自己的能力来阅读题目,这恰恰是教师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良好时机,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阅读完题目之后可以反过来询问学生是否理解题意,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阐述一遍题目的意思。当教师确定学生理解题意之后,要求他们再次复读一遍题目,最后进入做题程序。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可以减少求助教师的次数,独自完成审题,这时学生便能学会独立思考与钻研。学生一旦养成了仔细审题的习惯,成绩自然而然会取得进步,从而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信心,勇于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道难题。
(3)培养想说、敢说的习惯。低年级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敢说、想說的好时机,但往往有部分学生想说但不敢说,主要是害怕自己说错了,或自己说得不好被其他同学笑话,此时老师却故意将自己的“失误”暴露给学生,让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而老师抓住机会放大表扬,让他们相信老师只是一个常人,也会出错,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与教师论理,敢于纠正教师的错误。并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克服种种心理障碍,使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向原来不敢说的自己提出挑战,从而达到让学生勇敢“说”出来的目的。
(4)培养会问、精问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低年级学生勤于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提问,不限制提问的深度和广度,由他们放开思想、拓宽思路,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得多。”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更是课堂的另一风景线。提出一个精彩问题往往会激起千层浪,将课堂推向高潮。
(5)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的能力。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问题,把握合作机会,就一定能发挥它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集体的无限力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教学“5的分成”时,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边摆边记录自己分的结果,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再比较下谁记录得更好,通过比较,有的学生就会发现5的分成有两种办法,按从小到大写或从大到小写的办法不会遗漏。就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组织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在合作中探究到新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容量及快节奏的课堂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效,教师应合理定位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规划,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凡学生自己会学的,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科学运用教学的各种策略,使他们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让学生乐学、会学,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有灵气、有活力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卢凯月.低年级数学教学要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J]. 小学教学参考,2010 (21).
[2] 周贱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J]. 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2(11).
[3]杨兰霞.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4(10).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
关键词:“花言巧语”;管理技巧;教学组织技巧;学习习惯的养成
1.利用课堂的“花言巧语”,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说话也应有语言艺术性,该快时快、该慢时慢,对于语音语调等方面,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还要力争将自己的话讲得有趣和动听,让学生能听懂且爱听,在课堂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气氛,使教师能更好地掌控课堂,且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小插曲也能够巧妙进行处理。教师无论学识与经验多么丰富,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语言运用方式,都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课堂的管理技巧,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保证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教学进程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规定课堂守则,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当课堂上偶尔会出现一些学生有不当行为时,教师的处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例如,当有学生课堂上“开小差”又没影响其他人时,教师可以假装没有看到,而是对一些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其他类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转移话题、刻意停顿或慢慢靠近他们的方式来进行暗示。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制能力较差,加之容易疲劳,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对那些产生消极课堂行为,且行为已对课堂教学造成影响,又不能接受教师暗示提醒的学生,教师要多“对症下药”,反复耐心地指导,从小处着手让其动之以情。
3.利用课堂的教学组织技巧,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课堂的导入开始教师就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是否恰当,板书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正常(即课堂提问),上下部分衔接的过渡语是否紧凑,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是否单一,等等。我们都知道每个教学的过程都有一定的技巧,需要教师时刻注意。还应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展示更加生动多彩的素材,将课本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学习情境。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方面还较为主观、形象,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新颖、有趣的事物上,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力较差,对于一些抽象、理性的内容难以理解,反而对于生动、形象的素材会更加敏感。教师应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创造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学时再利用丰富有趣的肢体动作,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利用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好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培养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1)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低年级的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一节课刚开始时,有的学生会忙着找课本,有的学生会到处找自己的铅笔或橡笔擦,甚至有的学生桌面上什么也没有,乱成一团,这时便需要老师调控,他们才能集中精神上课,但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也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上一节课后要先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具再做其他的事情,同时让学生持之以恒直到习惯的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写作业时很容易出错,或者无法正确理解题目意思,这主要是由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造成的,他们往往一看到题目就开始结题,尤其是在遇到简单的题目时更是如此。若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便可以大大降低作业过程中的错误率,使他们的自信心上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难以完全通过自己的能力来阅读题目,这恰恰是教师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良好时机,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阅读完题目之后可以反过来询问学生是否理解题意,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阐述一遍题目的意思。当教师确定学生理解题意之后,要求他们再次复读一遍题目,最后进入做题程序。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可以减少求助教师的次数,独自完成审题,这时学生便能学会独立思考与钻研。学生一旦养成了仔细审题的习惯,成绩自然而然会取得进步,从而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信心,勇于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道难题。
(3)培养想说、敢说的习惯。低年级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敢说、想說的好时机,但往往有部分学生想说但不敢说,主要是害怕自己说错了,或自己说得不好被其他同学笑话,此时老师却故意将自己的“失误”暴露给学生,让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而老师抓住机会放大表扬,让他们相信老师只是一个常人,也会出错,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与教师论理,敢于纠正教师的错误。并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克服种种心理障碍,使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向原来不敢说的自己提出挑战,从而达到让学生勇敢“说”出来的目的。
(4)培养会问、精问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低年级学生勤于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提问,不限制提问的深度和广度,由他们放开思想、拓宽思路,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得多。”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更是课堂的另一风景线。提出一个精彩问题往往会激起千层浪,将课堂推向高潮。
(5)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的能力。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问题,把握合作机会,就一定能发挥它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集体的无限力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教学“5的分成”时,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边摆边记录自己分的结果,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再比较下谁记录得更好,通过比较,有的学生就会发现5的分成有两种办法,按从小到大写或从大到小写的办法不会遗漏。就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组织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在合作中探究到新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容量及快节奏的课堂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效,教师应合理定位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规划,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凡学生自己会学的,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科学运用教学的各种策略,使他们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让学生乐学、会学,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有灵气、有活力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卢凯月.低年级数学教学要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J]. 小学教学参考,2010 (21).
[2] 周贱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J]. 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2(11).
[3]杨兰霞.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4(10).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