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还在忙忙碌碌的追求着,只是不知道远方是什么。
  ——有感于庸碌的青春
  还记得少不经事时口里满嘴的要考复旦的弘图壮志,我以为只要我想的我就能做到。人越长大,仿佛就越能看清许多东西。知道自己有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在自己的梦想面前又是多么的渺小。
  高三的生活,就像是一场黑白电影,一帧一帧飞快闪过,还没好好感受没得痛的画面就一闪而过。高三的每一天,感觉就是吃饭睡觉,才感觉去了一趟食堂,出来已是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照耀在地上,透过树枝的顶端,变为点点碎碎的星光。不禁感叹道:一天又过去了,高考又近了一步。像是每天都在重复着一句话,时间一天天流逝,留下的是一丝恐惧与遗憾。
  繁重的学业,我们别无选择。一张一张的雪白的试卷就像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不是让你觉得赏心悦目,而是头昏眼花,看不到出路。每天六门科目都要学习,在老师讲课之前要预习,上课时要百分之两百的认真,课后要复习所学内容。一旦有哪一步的节奏被打乱,整个学习就会变得紧张而又痛苦。一道一道的真题演练,不会做也得硬着头皮往下做,我们从来就没有也不能有拒绝的权力。因为心里明白:不做,就只有落后。
  反复无味的励志演讲,我们早已乏味。心灵鸡汤听一遍两遍会觉得自己被洗脑,全身心的充满斗志,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可是每天重复着像是八股文一样被固定了格式的所谓励志,心灵早已麻木。我行我素,似乎不会被别人的任何一句话而改变。老班隔三差五的精神灌输,我们听了也只是笑笑,又甚至觉得老班在浪费时间。不知为何,我们变成了一意孤行的木头人,听不进别人的任何话语。
  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接踵而至,我们在伤害中哭着成长。每个月学校都会组织两三次单元测试,在这一场考试中的伤害还没有消去,另外一场考试又猝不及防的到来,不管你是否调整好,也不管你是否准备好,考试就是那么残酷,给你泼了一盆冷水,你得受着,浅尝那滋味,并永远记住它改正它。有多少个为考试而失眠的夜晚,有多少次一个人偷偷躲在被窝里哭泣,有多少次站在窗前沉思自己的未来,考试摧毁了我所有对未来憧憬,对梦想的追求。它像是警钟,警告着那不够优秀的自己不配去追逐那遥远的梦想。
  时间太残忍,不曾为谁慢下那飞逝的脚步,高考太残忍,折磨着你那单纯而又美好的那份对未来的渴望;高三这条路太残忍,这条路承载着太多的悲伤与痛苦。我们与青春角逐,却一步一步在青春的年華里迷失自我,开始对梦想产生怀疑,也忘记了自己出发时的本心。在青春的这场斗争中,没有人能幸免,青春路上的我们都在一起承受着。
  蛹,挣破了茧,便是蝶。
  谁的青春不迷茫,但迷茫之后,总会有另一片天空。
  所以,青春路上的我们,可以迷茫但不能迷失。痛苦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所追求的远方,我们就会明白这一切都值得。
  ——后记
  指导老师:肖东光
其他文献
宋玉的《九辨》一直被认为是开创中国文学“悲秋”主题之先河的诗作,而其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两句,更是“悲秋交响曲”中的主旋律。  回望中国文坛,悲秋之音正如深秋时节的无边落木,纷纷扬扬缀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苑。为秋而悲者,并非始自宋玉——他至多只能算是一位领唱的歌手。  从屈原的《湘夫人》中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曹丕的《燕歌行》中的“
女人,一种与时间竞跑的生物,时间的印记是她们想尽方法试图掩饰的,而美国摄影师Beth Moon,这个在过去的十几年也一直与时间竞跑着的女人,但她的竞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记录下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肖像。  古树——刻在时光里的肖像  这些古老而形态奇异的树木,是旧金山出生的美国著名摄影师Beth Moon的作品。她环游地球十几年,走过英国、马达加斯加、索科特拉岛,寻找并拍摄了这个星球上活的最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是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题记  从“影子”到“影帝”的华丽蜕变,一时间让你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读你,才懂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纵使从艺生涯异常艰苦,你仍不懈努力,48次的执着奠定了你第49次的辉煌,读你,才懂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样的小角色你都不拒绝,挑战各异的形象,不断的突破自己,读你,才懂得
4月17日上午,海南省临颖县人民医院门前发生一起“医闹”事件。一死亡幼儿的多名亲属在医院门前张贴幼儿照片、扯条幅、哭闹不止。医院所在地临颖县城关镇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出警,在对死者亲属三番五次劝离无果,喷辣椒水驱散无效的情况下,警察果断对其鸣枪示警,极大震慑了“医闹”人员。有媒体称死亡幼儿的母亲等多名亲属在枪响后当场跪下。(新浪网4月25日)  “医闹”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看法各有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
作为一个诗人,生活在唐代,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悲喜交加。   喜的是,我大唐朝文化氛围浓郁,从皇帝到百姓都喜欢诗词,知识分子普遍受人尊敬,诗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比如李白,连个像样的学历都没有,一无所长,就因为诗写得好,红遍天下,未经公务员考试,直接破格任命为翰林供奉,陪王伴驾,尽享荣耀。后代李荣浩曾为此羡慕感叹: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   悲的是,大唐朝
木麻黄,热带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树形高大通直可达30米,叶片针状类似松树,在我国东南沿海广泛种植。但在福建东山县,当地人称其为“谷树”,这特殊的称谓背后隐藏着东山人民对一位叫谷文昌的县委书记深沉的追思和感念。   泡桐,是中国北方分布最广泛的树种之一,喜光耐阴,树姿优美,花色鲜艳,叶、花、果和树皮皆可入药,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和抗大气污染的能力,是城市和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在河南兰考
肆虐的冠状病毒是人类乱逞口腹之欲的恶果,蝙蝠、果子狸、旱獭等野生动物已被认定携带多种病毒,却依旧作为食材出现在餐桌上。人类吃野生动物不是最近一两代人的“发明”,最近,就有网友将吃野生动物的恶习溯源到《红楼梦》。  《红楼梦》里贾府办年货:獐子、狍子、熊掌、野鸡、鹿肉等一堆野生动物,一年中秋还整了道硬菜——风腌果子狸。小时候就琢磨,为啥大观园里的主子们都爱闹毛病,林黛玉是肺病, 咳嗽、吐血,年纪轻轻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年人中流行一句話,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域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
艺术疗愈是保时捷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背景下,携手相关机构推出的通过艺术为人们带来精神慰藉,缓解情绪压力的创新性公益项目。11月12日,“愈”见新境——保时捷公共艺术疗愈展在ART021上海开幕。  11月12日,由保时捷中国与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Cc基金会)共同主办、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倾力协办的“愈”见新境——保时捷公共艺术疗愈展于沪开幕。作为艺术疗愈项目启动后的首场特展,展览汇
古时候地面上就只有一族人,他们周围三面都是走不完的浓密的树林,第四面便是草原。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可是有一回困难的时期到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些别的种族,把他们赶到林子的深处去了。   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泥沼,因为林子太古老了,树枝密密层层地缠结在一块儿,遮盖了天空,太阳光也不容易穿过浓密的树叶,射到沼地上。然而要是太陽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会有一股恶臭升起来,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