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养成教育。
  关键词: 行为习惯 品德教育 持之以恒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人受用终身。习惯是一个人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旦养成以后就会自然地按照养成习惯去做事情。习惯也要分是什么习惯,要是不好的习惯养成就会对你这一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反之,养成好的习惯则会受益终身。一个人的好与坏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的素质高不高,习惯不好我们则说他素质不高,习惯好则说他素质高。所以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学生抓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身边小事抓起
  我国现在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开始上学的一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因此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给学生带来影响。学生从小学习《规范》、《守则》、打架斗殴、乱扔东西等;因此,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身边小事抓起。小学生因为开始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对事物的认识基本就是模仿。为此,对学生的培养,应由老师带领从身边小事做起,如:站立姿势、看书的动作、写作业的动作、进出校门的礼仪礼节等每一个动作和环节都要训练。老师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要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见到垃圾要随手捡起扔到垃圾箱里,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和带动学生,让做这些身边的小事情成为一种习惯,那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德育是养成教育,在教学大纲中的语文、体育、数学、自然、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教学中都要渗透德育教育。在每门课的知识和技能教授中,因课程的情况有机地渗透预习、复习、独立完成的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习惯。
  如《雷锋》深刻描写在革命时期那种恶劣的环境下雷锋能做到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等事迹。在学习本课的同时,可以“乐于助人”为题,开展各种乐于助人活动,如:学习中一帮一活动,体育活动中互相帮助配合等。通过各学科的渗透,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科知识,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实现教书与育人、知识与道德的统一。
  可结合学校的政治学习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教育。如:在学校抓校风校纪时,开展主题班会提出本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区分好坏。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等课外活动,强化教学内容。
  三、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首先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要培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日可成。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亦是如此,《老子道德经》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要求教师从日常的一点一滴抓起,比如上课专心听讲的程度、作业完成的情况等方面。其次教师必须从细节开始,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如举止文明,读书的姿势,做的姿势等,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地渗透给学生,抓住细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谓:“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相反,而应坚持不懈,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慢慢地渗透给学生。最后,教师应该极富耐心与爱心,始终持一种真心去做学生的积极引导者与帮助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地改正,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学生养成教育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配合
  培养孩子的习惯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在学校教师严格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引导和指导学生,使学生按照要求去做。离开学校回到家里家长如果一味地惯养孩子,那么在学校学习的行为只能是一个要求,无法成为一种习惯。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就应该严格要求,强化将学校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同时防止坏习惯的滋生。家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是最具有感染性和影响力的,能在成长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要求孩子行为时家长应先起到表率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好的习惯时家长要配合好学校,老师应该经常走访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学校组织开家长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老师和家长要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去提醒和孩子,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才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超丽荣.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1,(03).
  [2]韩超.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教研),2010,(03).
其他文献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属中的黄曲霉菌株和寄生菌株产生的一类多环芳香烃物质。在该类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含量最多,毒性最强,具有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能造成
生源地助学贷款要办好,关键在于机制。本文在反思生源地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寻求制度突破的角度,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若干政策建议。
摘 要: 针对当前高校思修课的以“教”为中心而带来的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本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代建构主义学习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分析了其三种应用途径,适应新的思修教学改革需要。  关键词: 以生为本 研究式教学 高校思修课  “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着一定的教学模式,而一定的教学模式将塑造出一定的人才品
摘 要: 针对民航机务专业学生的特点,作者对飞机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补充,以符合实际需求,并采用了几种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互动式教学、利用多媒体及与实验相结合,这几种方法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 民航机务专业 飞机液压传动与控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飞机液压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系统之一。它主要是用来控制飞机的各个操纵和收放部件的,比如起落架
摘 要: 目前,高职教育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突出能力为本位来进行课程改革。电子商务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的课程,本文探讨了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中,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电子商务实务 行为引导教学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电子商务人才
摘 要: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设计要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使学生具备药学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药物定性、制备纯化、检验、调剂及合理用药等方面实践技能,同时学好本课程对于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药学专业 药物化学 核心课程 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定位  《药物化学》是一门用现代科学方法研
摘 要: 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营造文化和观念氛围,可以极大地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文化氛围是指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协同发展;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保护和推进中小学教研发展的激励机制。消除教育科研的四种错误观念:神秘感、恐惧感、名利观、无用观;树立四种观念:科研兴教;科研提质;科研促改;科研兴师。  关键词: 文化氛围 观念氛围 教育科研 激
摘 要: 传统品德评价脱离了学生现实生活,缺乏对学生品德自我发展的关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本文从分析品德评价与生活割裂的原因入手,将动机纳入评价体系,建构品德评价的生态环境,积极倡导品德评价向学生生活的回归。  关键词: 德育 品德评价 生活回归  由于我国传统德育目标的制约,学生品德评价重“规范”轻“关怀”,忽视了学生品德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