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导向溶栓剂的制备及其溶栓效果
【机 构】
:
300192 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300192 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300192 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7年18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脐血CD34+细胞对造血生长因子的扩增效应及其植入成人骨髓基质的能力。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液体培养体系中对其进行体外扩增,并利用铺展贴壁实验研究其移植效率。结果:脐血CD34+CD38-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高于骨髓和外周血;在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存在的情况下,10~14天造血祖细胞可扩增近1
目的:确定与细胞内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相关的激酶。方法:用粒-巨噬系集落剌激因子(GM-CSF)和红细胞生成素(Epo)依赖细胞株UT-7以及Epo依赖细胞株UT-7/Epo进行酪氨酸磷酸化的研究。结果:当GM-CSF或Epo刺激其生长依赖细胞时可快速诱导分子量为145000,130000,80000和40000等多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鉴定了分子量为130000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为JAK2,一种
目的:进一步澄清刺参酸性粘多糖(Sjamp)的抗凝血酶机制。方法:用国产Sjamp作为激动剂,在正常混合血浆体系、纯化的肝素辅因子Ⅱ (HC Ⅱ )体系以及纯化的抗凝血酶Ⅲ (AT- Ⅲ )体系研究Sjamp的抗凝血酶作用机制。结果:Sjamp对凝血酶的抑制主要呈HCⅡ依赖性,当存在HC Ⅱ时,Sjamp抗凝血酶作用的二级速率常数K2=1.56×107m-1 · min-1,其抑制速率常数是AT-
目的:研究血液病患者骨髓移植(BMT)后的生活质量。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29例血液病患者BMT前后垂体-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BMT前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BMT后3,6,12,24~60个月不同时间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BMT前明显升高。BMT后24例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正常,6例表现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机能减退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