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下,促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职能转变,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能够激发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活力,在维护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价值,通过影响企业档案效能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路径,为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管理效能;档案管理;国有企业
概述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Management Effectiveness)是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在实现档案管理目标所显示的能力和获得的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是衡量从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结果的尺度,是档案管理系统的整体反映。追求档案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活动的中心和一切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生命所在。根据国务院2020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发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33.9万亿元,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民生工程的实施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在国有企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数量和规模也呈现大幅增长。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依靠创新性的社会管理思想、技术、方法驱动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企业治理模式的新的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下,促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职能转变,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能够激发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活力,在维护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能价值
国有企业档案是国有企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总和。通过国有企业档案资料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综合业务管理素能,从而对企业经营、发展、壮大等形成客观有效评价,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依据。国有企业档案以科技档案为主体,包括经营销售、财务管理、劳动工资、计划统计和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的档案,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对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促进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1.1 信息反馈功能
国有企业档案中涵盖了企业经营壮大的发展经历,记录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能够为国有企业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例如,通过生产类档案资料的查询,可以快速、高效地了解企业在各个时期的产品类型、数量和利润,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作为企业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1.2 自我提升功能
国有企业档案反映了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情况,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展示企业的生产水平、科研能力。在国有企业各部门考核、绩效管理中,提供准确的原始数据资料,提升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精准性,使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更加科学、规范。企业在研究、分析生产档案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短板,认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以及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1.3 信息凭证功能
国有企业生产、科研、设备等档案记录了真实历史信息,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信息凭证,反映了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扩产、新产品研制多方面的真实经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国有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探索中取得了骄人业绩。国有企业通过对各个生产部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的科研成果、销售业绩、专利证书等进行核实,保障其资料的真实性,从而认可其工作实绩,档案在这里起到很好的凭证作用,使国有企业业绩考核评定更加客观公正。
1.4 服务决策功能
国有企业产品的生产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修缮都直接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例如,国有企业生产类档案资料是其生产、经营、壮大的真实写照,可作为企业生产扩大或调整的重要参考。此外,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或者人员岗位调整等,除了对其工作业绩表现、政治思想情况进行考察外,还需要利用馆藏的档案资源对其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了解,为推荐贤能提供参考。
2 影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因素
2.1 管理能力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同样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重生产效益轻档案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思想上对国有企业档案效能工作价值认识不足,人员配备不强,档案兼职的现象依然存在。据一项调查显示,约有67.54%的国企档案管理人员未接受专业培训。档案专业素能不强、综合业务素能短板等,依然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
2.2 管理体系因素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改革,拿出新的管理举措。但据调查,60%以上国有企业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档案人员职责不清,岗位设置不科学;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科学考核体系,管理方式粗放;档案管理责任追究机制不科学,等等。
2.3 管理条件因素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新时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必備的设备、器械、软硬件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必要保障。但,重生产轻管理认识,缺乏档案价值功能的正确认知,导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必备的软硬件支撑,档案管理场所未按照“八防”的标准和要求建立;档案管理软件滞后,难以满足新时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足;档案管理缺乏专用库房或库房面积不达标。
3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针对制约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因素,认真研究,立足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际,采取切实可行、有针对性地举措,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发挥国有企业档案应有价值功能。 3.1 增强档案人员业务素质
新时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匹配的档案管理人员。为此,一是要设立档案管理岗位。明确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内容,根据企业档案管理数量及规模,配置一定数量的档案管理人员。二是要建立档案培训体系。从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抓好国有企业档案岗位人员素能培训。在内容上,要合理安排《档案法》《保密法》《公司法》《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专业知识培训,并适当安排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技术内容教育,提升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能培训。在形式上,要针对档案工作岗位的新进员工和老员工,采取差异化培训方式,培训方法上可采取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讲座、讲座等。三是注重职业精神培育。要把国有企业档案人员的创新素养、创新精神的培育纳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引导档案工作者重视创新、大胆创新,增强档案岗位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四是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奖惩机制,既要加大奖励力度,树立正面引导功能;也要对不规范或不负责任行为进行惩处,畅通约束机制。
3.2 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健全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是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重要外在保障。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体系能够促使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环节、流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有利于管理效能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针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际,制定具体的档案管理标准、实施规范和细则。当前,要根据《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制定《×××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考核细则》《×××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保密实施办法》《×××国有企业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等,相关的规章制度要随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进行补充、修缮,要始终保持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执行力。
3.3 改善档案管理条件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提升,也是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立的内在要求。因此,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要切实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档案管理所需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改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提升国企档案管理效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要根据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际需要,严格按照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要求,改善档案管理环境,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配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和器材。提前做好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规划、科学研究档案馆建筑结构和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地做好功能分区,严格按照“八防”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档案库房安全。探索利用网络云、办公自动化App、档案检索网络化、智能化等,切实改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软硬件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嘉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兰台世界,2020(11):89—91.
[2]薛瑛.发挥企业档案效能服务企业发展大局[J].陕西档案,2006(6):39.
[3]何平.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实践路径[J].兰台内外,2019(27):45—46.
[4]刘靓.以创新为主导 提升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能[J].企业管理,2016(1):406—407.
[5]樊春颖.建设智慧型档案馆 提升檔案利用服务效能[J].城建档案,2020(4):13—14.
[6]顾徐娜,秦亚平.丰富馆藏 优化利用 努力提升档案服务效能[J].档案与建设,2019(10):59—60.
作者简介:张静(1973.10— ),女,大学学历,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企业档案管理研究。
关键词:管理效能;档案管理;国有企业
概述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Management Effectiveness)是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在实现档案管理目标所显示的能力和获得的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是衡量从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结果的尺度,是档案管理系统的整体反映。追求档案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活动的中心和一切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生命所在。根据国务院2020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发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33.9万亿元,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民生工程的实施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在国有企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数量和规模也呈现大幅增长。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依靠创新性的社会管理思想、技术、方法驱动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企业治理模式的新的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下,促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职能转变,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能够激发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活力,在维护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能价值
国有企业档案是国有企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总和。通过国有企业档案资料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综合业务管理素能,从而对企业经营、发展、壮大等形成客观有效评价,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依据。国有企业档案以科技档案为主体,包括经营销售、财务管理、劳动工资、计划统计和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的档案,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对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促进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1.1 信息反馈功能
国有企业档案中涵盖了企业经营壮大的发展经历,记录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能够为国有企业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例如,通过生产类档案资料的查询,可以快速、高效地了解企业在各个时期的产品类型、数量和利润,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作为企业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1.2 自我提升功能
国有企业档案反映了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情况,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展示企业的生产水平、科研能力。在国有企业各部门考核、绩效管理中,提供准确的原始数据资料,提升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精准性,使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更加科学、规范。企业在研究、分析生产档案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短板,认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以及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1.3 信息凭证功能
国有企业生产、科研、设备等档案记录了真实历史信息,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信息凭证,反映了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扩产、新产品研制多方面的真实经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国有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探索中取得了骄人业绩。国有企业通过对各个生产部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的科研成果、销售业绩、专利证书等进行核实,保障其资料的真实性,从而认可其工作实绩,档案在这里起到很好的凭证作用,使国有企业业绩考核评定更加客观公正。
1.4 服务决策功能
国有企业产品的生产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修缮都直接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例如,国有企业生产类档案资料是其生产、经营、壮大的真实写照,可作为企业生产扩大或调整的重要参考。此外,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或者人员岗位调整等,除了对其工作业绩表现、政治思想情况进行考察外,还需要利用馆藏的档案资源对其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了解,为推荐贤能提供参考。
2 影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因素
2.1 管理能力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同样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重生产效益轻档案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思想上对国有企业档案效能工作价值认识不足,人员配备不强,档案兼职的现象依然存在。据一项调查显示,约有67.54%的国企档案管理人员未接受专业培训。档案专业素能不强、综合业务素能短板等,依然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
2.2 管理体系因素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改革,拿出新的管理举措。但据调查,60%以上国有企业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档案人员职责不清,岗位设置不科学;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科学考核体系,管理方式粗放;档案管理责任追究机制不科学,等等。
2.3 管理条件因素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新时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必備的设备、器械、软硬件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必要保障。但,重生产轻管理认识,缺乏档案价值功能的正确认知,导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必备的软硬件支撑,档案管理场所未按照“八防”的标准和要求建立;档案管理软件滞后,难以满足新时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足;档案管理缺乏专用库房或库房面积不达标。
3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针对制约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因素,认真研究,立足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际,采取切实可行、有针对性地举措,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发挥国有企业档案应有价值功能。 3.1 增强档案人员业务素质
新时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匹配的档案管理人员。为此,一是要设立档案管理岗位。明确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内容,根据企业档案管理数量及规模,配置一定数量的档案管理人员。二是要建立档案培训体系。从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抓好国有企业档案岗位人员素能培训。在内容上,要合理安排《档案法》《保密法》《公司法》《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专业知识培训,并适当安排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技术内容教育,提升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能培训。在形式上,要针对档案工作岗位的新进员工和老员工,采取差异化培训方式,培训方法上可采取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讲座、讲座等。三是注重职业精神培育。要把国有企业档案人员的创新素养、创新精神的培育纳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引导档案工作者重视创新、大胆创新,增强档案岗位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四是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奖惩机制,既要加大奖励力度,树立正面引导功能;也要对不规范或不负责任行为进行惩处,畅通约束机制。
3.2 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健全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是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重要外在保障。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体系能够促使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环节、流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有利于管理效能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针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际,制定具体的档案管理标准、实施规范和细则。当前,要根据《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制定《×××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考核细则》《×××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保密实施办法》《×××国有企业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等,相关的规章制度要随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进行补充、修缮,要始终保持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执行力。
3.3 改善档案管理条件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提升,也是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立的内在要求。因此,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要切实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档案管理所需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改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提升国企档案管理效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要根据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际需要,严格按照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要求,改善档案管理环境,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配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和器材。提前做好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规划、科学研究档案馆建筑结构和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地做好功能分区,严格按照“八防”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档案库房安全。探索利用网络云、办公自动化App、档案检索网络化、智能化等,切实改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软硬件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嘉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兰台世界,2020(11):89—91.
[2]薛瑛.发挥企业档案效能服务企业发展大局[J].陕西档案,2006(6):39.
[3]何平.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实践路径[J].兰台内外,2019(27):45—46.
[4]刘靓.以创新为主导 提升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能[J].企业管理,2016(1):406—407.
[5]樊春颖.建设智慧型档案馆 提升檔案利用服务效能[J].城建档案,2020(4):13—14.
[6]顾徐娜,秦亚平.丰富馆藏 优化利用 努力提升档案服务效能[J].档案与建设,2019(10):59—60.
作者简介:张静(1973.10— ),女,大学学历,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企业档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