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济时代,也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日趋紧密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高速度发展以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里进行交流、碰撞与合作。而要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是最基本的条件。外语作为相互沟通的桥梁,是不可缺少的一门特殊的知识和一份高级的工具。本文试图从外语人才在河北省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入手,论述外语语言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外语语言 经济发展
一、河北省外企的重要地位
2007年河北省共有1818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比去年同期增长16.8%,有1167家企业实现了进出口零的突破,实现出口10.2亿美元。目前,全省对外贸易经营备案企业已累计达9832家(不包括外资企业),全省各类进出口企业累计达15000多家。2007年全省新增1818家进出口企业,其中:石家庄438家、沧州240家、唐山229家、秦皇岛206家、保定187家、衡水137家、廊坊129家、邢台104家、邯郸87家、张家口34家、承德27家。
河北省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排第十位。2007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55.4亿美元,其中出口170.2亿美元,进口85.2亿美元。不管是进出口总额,还是出口和进口额,其增幅都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有的高出二十几个百分点,最少的也要高出7个百分点。在全国前十个省份中,河北省的出口增幅排位第一。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主要体现以下特点:一是规模不断增加,而且增幅加快。二是结构加快调整,不断得到优化。三是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增强,机电产品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了89家。在高增长的世界经济支撑下,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世界贸易增长强劲。据IMF预测,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9.6%,2007年增长6.3%,2008年预测增长6.9%。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10.2%;2007年增长7.5%,2008年预测增长8%。WTO统计,2007年全球贸易额超过了12万亿美元,是2000年的2倍。综合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全球贸易仍然在快车道上。
河北省利用外资大项目多,规模不断扩大。仅去年上半年,全省批准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60个,合同利用外资85159万美元,同比增长87.5%、151.2%;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23796万美元,同比增长350%、224.33%。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呈逐年增长态势。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从1990年的184万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726万美元。
跨国公司投资明显加快。今年以来,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知名跨国公司频顾河北,美国花旗集团、韩国浦项、韩国现代重工、法国路易达孚、台湾富士康、日本住友商事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我省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省相关产业的整体水平。
二、外语人才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现状及分析
河北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单位、各企业涉外项目、涉外活动也日益增多。在大好形势下,河北各企业中外语人才的现状究竟如何?能否满足需求?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如何加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走访了18家大中型企业,并请他们填写了调查问卷。以下是一些问题的回答情况:
问题1:贵单位有无涉外项目?
问题2:贵单位对本单位员工的外语水平是否感到满意?
从问题1和问题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实力的不断壮大,河北经济已日益国际化,各企业涉外交流活动与涉外项目日益增多。2.河北企业人才的外语水平基本能跟上这种趋势,能满足河北经济腾飞的需求。
问题3:贵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人员的外语水平是否有要求?
从问题3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北各企业已认识到外语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在企业中起到的有利效果。因此在绝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对应聘者有外语水平要求。
问题4:贵企业认为外语人才在本企业所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从问题4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企业对外语类人才非常认可,对他们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很高的评价。因此可以看出,外语人才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2.论述
随着我省步入沿海经济强省的行列,外语人才正在成为河北省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外语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和采购各种生产要素,国际市场信息基本上是以外文发布的,所以企业只有通过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首先,外语人才能够驾驭现代经济交易方式,节约交易成本。现代交易方式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和银行信用为依托的,如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电子商务。外语人才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手段,进而为企业节约大量交易成本,缩短交易周期。
其次,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能够代表企业同国外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验,改善和提高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因此,企业外语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最后,河北省是旅游大省,而活跃在省内的,持有外语导游IC卡(导游执业证)的人数共有789人。其中日语导游66人,韩语导游22人,法语14人,俄语19人,德语为6人。而当文化也成为一种产业的时候,外语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不同的文化涉及到不同的语言,而打通语言这一关的正是外语人才。外语人才正可以帮助这些产业抓住这些机遇,在产业优势基础的基础上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更多的长远利益。
此外,更有一大批外语人才战斗在纺织、轻工、冶金、医药、农业、文教系统以及工商、税务、海关、金融、证券等部门,他们给河北省创造的隐性收入是无法估量的。
三、外语在知识和信息经济中的地位
从现代发展观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包括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它是显示一个国家发达、民族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越向前发展,科学文化的支持作用越大。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竞争的特点是在交际中竞争,在竞争中交际。竞争的核心在人才、在外语。一方面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充分的开放,开放需要高水平的外语教育。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国际化趋势已使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财富,充分有效的利用国际性财富,知识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居主导地位,智力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首要依托和公民自身生存发展的资本。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有了人才就有了信息。人提取信息之后,经过大脑加工才能转化为知识,才会被人利用而创造出财富。从信息到财富转化的全过程来看,信息是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口传、电报、电话、印刷品、书信、计算机等成了信息和知识的运载工具,知识则是在所获取的信息基础上加工出的产品。由此可见,在知识和信息的提取、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中人是主体,语言、文字是载体,计算机等为运输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外语语言日益应用,且地位越来越重要。当今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和各门知识的传播源主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英语和小部分其他外国语便成了信息在国际上流通的主要载体,其中国内科研工作者所获国外信息的大约80%来自外文期刊。目前,我国仍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到了21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和借鉴国外科技。
时代的变迁呼唤我们对人才素质结构的重新审视。时代告诉我们,在信息相对欠发达时代的那种主要依赖翻译手段间接地在国际间获取和传递信息已不可行,信息与知识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取和加工的速度。因此,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能运用主导外语(如英语)直接参与信息和知识流通的能力,以便能做到耳聪目明,对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信息,看得准、抓得极时,为已所用。可以说,在新的世纪里,没有高水平的外语就谈不上人才素质,外语的高素质理应成为21世纪包括科技、文化、艺术等各类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专业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有了它,人才才能置身和自由漫游于世界信息与知识的大潮,扩大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增强创造力,使我们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知识与信息社会的前列。21世纪人才外语素质的内涵是由知识与信息经济的需要决定的。在信息与经济社会中,信息与知识的获取和传递量大快捷等特点要求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综合能力强的外语素质,具体指高强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用外语思维能力,以适应用外语直接参与信息与知识的流通的需要。
四、结语
河北省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而外语语言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 外语不仅是国际间信息和知识获取与传播必不可少的,也是一个现代化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更是我省通向知识和信息经济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乃芳. WTO与外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1,(06)
[2]蒋磊左红霞: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
[3]欧以克:中国高校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4]肖坤学:经济全球化:外语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0)
[5]张科荣林红梅: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的层次性[J].经济师, 2003,(11)
[6]王自玲:对多维式外语人才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7]沈景春:WTO与外语人才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 2002,(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外语语言 经济发展
一、河北省外企的重要地位
2007年河北省共有1818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比去年同期增长16.8%,有1167家企业实现了进出口零的突破,实现出口10.2亿美元。目前,全省对外贸易经营备案企业已累计达9832家(不包括外资企业),全省各类进出口企业累计达15000多家。2007年全省新增1818家进出口企业,其中:石家庄438家、沧州240家、唐山229家、秦皇岛206家、保定187家、衡水137家、廊坊129家、邢台104家、邯郸87家、张家口34家、承德27家。
河北省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排第十位。2007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55.4亿美元,其中出口170.2亿美元,进口85.2亿美元。不管是进出口总额,还是出口和进口额,其增幅都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有的高出二十几个百分点,最少的也要高出7个百分点。在全国前十个省份中,河北省的出口增幅排位第一。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主要体现以下特点:一是规模不断增加,而且增幅加快。二是结构加快调整,不断得到优化。三是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增强,机电产品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了89家。在高增长的世界经济支撑下,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世界贸易增长强劲。据IMF预测,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9.6%,2007年增长6.3%,2008年预测增长6.9%。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10.2%;2007年增长7.5%,2008年预测增长8%。WTO统计,2007年全球贸易额超过了12万亿美元,是2000年的2倍。综合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全球贸易仍然在快车道上。
河北省利用外资大项目多,规模不断扩大。仅去年上半年,全省批准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60个,合同利用外资85159万美元,同比增长87.5%、151.2%;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23796万美元,同比增长350%、224.33%。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呈逐年增长态势。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从1990年的184万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726万美元。
跨国公司投资明显加快。今年以来,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知名跨国公司频顾河北,美国花旗集团、韩国浦项、韩国现代重工、法国路易达孚、台湾富士康、日本住友商事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我省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省相关产业的整体水平。
二、外语人才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现状及分析
河北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单位、各企业涉外项目、涉外活动也日益增多。在大好形势下,河北各企业中外语人才的现状究竟如何?能否满足需求?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如何加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走访了18家大中型企业,并请他们填写了调查问卷。以下是一些问题的回答情况:
问题1:贵单位有无涉外项目?
问题2:贵单位对本单位员工的外语水平是否感到满意?
从问题1和问题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实力的不断壮大,河北经济已日益国际化,各企业涉外交流活动与涉外项目日益增多。2.河北企业人才的外语水平基本能跟上这种趋势,能满足河北经济腾飞的需求。
问题3:贵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人员的外语水平是否有要求?
从问题3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北各企业已认识到外语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在企业中起到的有利效果。因此在绝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对应聘者有外语水平要求。
问题4:贵企业认为外语人才在本企业所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从问题4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企业对外语类人才非常认可,对他们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很高的评价。因此可以看出,外语人才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2.论述
随着我省步入沿海经济强省的行列,外语人才正在成为河北省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外语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和采购各种生产要素,国际市场信息基本上是以外文发布的,所以企业只有通过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首先,外语人才能够驾驭现代经济交易方式,节约交易成本。现代交易方式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和银行信用为依托的,如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电子商务。外语人才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手段,进而为企业节约大量交易成本,缩短交易周期。
其次,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能够代表企业同国外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验,改善和提高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因此,企业外语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最后,河北省是旅游大省,而活跃在省内的,持有外语导游IC卡(导游执业证)的人数共有789人。其中日语导游66人,韩语导游22人,法语14人,俄语19人,德语为6人。而当文化也成为一种产业的时候,外语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不同的文化涉及到不同的语言,而打通语言这一关的正是外语人才。外语人才正可以帮助这些产业抓住这些机遇,在产业优势基础的基础上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更多的长远利益。
此外,更有一大批外语人才战斗在纺织、轻工、冶金、医药、农业、文教系统以及工商、税务、海关、金融、证券等部门,他们给河北省创造的隐性收入是无法估量的。
三、外语在知识和信息经济中的地位
从现代发展观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包括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它是显示一个国家发达、民族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越向前发展,科学文化的支持作用越大。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竞争的特点是在交际中竞争,在竞争中交际。竞争的核心在人才、在外语。一方面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充分的开放,开放需要高水平的外语教育。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国际化趋势已使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财富,充分有效的利用国际性财富,知识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居主导地位,智力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首要依托和公民自身生存发展的资本。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有了人才就有了信息。人提取信息之后,经过大脑加工才能转化为知识,才会被人利用而创造出财富。从信息到财富转化的全过程来看,信息是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口传、电报、电话、印刷品、书信、计算机等成了信息和知识的运载工具,知识则是在所获取的信息基础上加工出的产品。由此可见,在知识和信息的提取、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中人是主体,语言、文字是载体,计算机等为运输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外语语言日益应用,且地位越来越重要。当今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和各门知识的传播源主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英语和小部分其他外国语便成了信息在国际上流通的主要载体,其中国内科研工作者所获国外信息的大约80%来自外文期刊。目前,我国仍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到了21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和借鉴国外科技。
时代的变迁呼唤我们对人才素质结构的重新审视。时代告诉我们,在信息相对欠发达时代的那种主要依赖翻译手段间接地在国际间获取和传递信息已不可行,信息与知识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取和加工的速度。因此,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能运用主导外语(如英语)直接参与信息和知识流通的能力,以便能做到耳聪目明,对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信息,看得准、抓得极时,为已所用。可以说,在新的世纪里,没有高水平的外语就谈不上人才素质,外语的高素质理应成为21世纪包括科技、文化、艺术等各类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专业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有了它,人才才能置身和自由漫游于世界信息与知识的大潮,扩大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增强创造力,使我们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知识与信息社会的前列。21世纪人才外语素质的内涵是由知识与信息经济的需要决定的。在信息与经济社会中,信息与知识的获取和传递量大快捷等特点要求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综合能力强的外语素质,具体指高强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用外语思维能力,以适应用外语直接参与信息与知识的流通的需要。
四、结语
河北省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而外语语言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 外语不仅是国际间信息和知识获取与传播必不可少的,也是一个现代化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更是我省通向知识和信息经济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乃芳. WTO与外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1,(06)
[2]蒋磊左红霞: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
[3]欧以克:中国高校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4]肖坤学:经济全球化:外语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0)
[5]张科荣林红梅: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的层次性[J].经济师, 2003,(11)
[6]王自玲:对多维式外语人才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7]沈景春:WTO与外语人才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 2002,(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