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扮演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升的领跑人,人生道路上的摆渡人,日常生活中的贴心人等重要角色。高校辅导员要在教育、管理、服务中构建好和谐师生关系,必须做到爱学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工作 工作思考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有着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自身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骨干力量,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联系最广泛,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高校培养人才和构建和谐校园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和谐师生关系中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职责,同时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阐明了辅导员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和谐师生关系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犹为重要。
1.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升的领跑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時强调,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伦理道德观念较差等问题。高校政治辅导员要认真把握和遵循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从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入手,将理论融入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中去,解决问题、消除困惑、启发思考;同时要努力用自身较高的政治素养,崇高的理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教育、感染学生,使之成为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德才兼备的建没者和接班人。
2.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摆渡人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加快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加大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强度和就业压力。高校既要培养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大学生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还要提供良好的竞争平台,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热情,帮助大学生顺利地融入社会。其中,高校辅导员要充当好“摆渡人”的角色,要把每一个大学生摆渡到成功的彼岸。
(1)学业指导上的摆渡人。辅导员在新生入校时就要及时、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以指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要通过各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科学的选择学习课程,顺利实现从理论性强的基础课学习阶段向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学习阶段过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科学动态,深化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今后以真才实学去竞争谋职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2)职业指导上的摆渡人。大学一头连着中学,一头连着社会。要把一个高中生经过四年时间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实际用处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更需要辅导员这样的“摆渡人”付出努力。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并客观分析环境,指导学生分析比较自身和将来职业要求的差距,使他们能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并指导他们有计划地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去尝试与他们未来职业有关兼职、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最终使他们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3.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贴心人
当代在校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一方面他们有着较强的进取意识、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和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他们又脆弱,极敏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无法排解。辅导员作为实践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贴心人”,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摸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人际交往的问题,学习的问题,就业的问题等等,想方设法减轻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锤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最终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人格成熟及全面发展。
二、和谐师生关系中对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辅导员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办法就一条:爱学生!
真正爱学生,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让自己具备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观点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并身体力行,既重“言传”更重“身教”,言行一致,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当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向自己看齐,名副其实地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领跑人。
真正爱学生,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使自己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调查科研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等,从而能够很好很快地为学生排解疑难,解决困惑,指明方向,做好他们学业事业的摆渡人。
真正爱学生,辅导员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公正,不歧视;宽容,不报复;坦诚,不虚伪;乐观,不消极;随和,不苛刻。真心与学生打成一片,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关注他们心灵,关心他们成长,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成为他们充分信赖的贴心人。
参考文献:
[1]姚建涛.论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理念的确立与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5,(7):123—124.
[2]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06-4-27.
[3]康长春.高校政治辅导员素质修养初探[J].中国教育导论,2006,(14):10—11.
[4]谢坤语.浅论新形势下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要求[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5):117—118.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工作 工作思考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有着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自身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骨干力量,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联系最广泛,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高校培养人才和构建和谐校园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和谐师生关系中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职责,同时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阐明了辅导员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和谐师生关系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犹为重要。
1.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升的领跑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時强调,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伦理道德观念较差等问题。高校政治辅导员要认真把握和遵循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从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入手,将理论融入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中去,解决问题、消除困惑、启发思考;同时要努力用自身较高的政治素养,崇高的理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教育、感染学生,使之成为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德才兼备的建没者和接班人。
2.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摆渡人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加快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加大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强度和就业压力。高校既要培养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大学生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还要提供良好的竞争平台,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热情,帮助大学生顺利地融入社会。其中,高校辅导员要充当好“摆渡人”的角色,要把每一个大学生摆渡到成功的彼岸。
(1)学业指导上的摆渡人。辅导员在新生入校时就要及时、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以指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要通过各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科学的选择学习课程,顺利实现从理论性强的基础课学习阶段向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学习阶段过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科学动态,深化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今后以真才实学去竞争谋职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2)职业指导上的摆渡人。大学一头连着中学,一头连着社会。要把一个高中生经过四年时间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实际用处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更需要辅导员这样的“摆渡人”付出努力。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并客观分析环境,指导学生分析比较自身和将来职业要求的差距,使他们能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并指导他们有计划地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去尝试与他们未来职业有关兼职、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最终使他们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3.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贴心人
当代在校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一方面他们有着较强的进取意识、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和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他们又脆弱,极敏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无法排解。辅导员作为实践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贴心人”,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摸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人际交往的问题,学习的问题,就业的问题等等,想方设法减轻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锤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最终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人格成熟及全面发展。
二、和谐师生关系中对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辅导员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办法就一条:爱学生!
真正爱学生,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让自己具备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观点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并身体力行,既重“言传”更重“身教”,言行一致,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当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向自己看齐,名副其实地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领跑人。
真正爱学生,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使自己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调查科研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等,从而能够很好很快地为学生排解疑难,解决困惑,指明方向,做好他们学业事业的摆渡人。
真正爱学生,辅导员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公正,不歧视;宽容,不报复;坦诚,不虚伪;乐观,不消极;随和,不苛刻。真心与学生打成一片,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关注他们心灵,关心他们成长,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成为他们充分信赖的贴心人。
参考文献:
[1]姚建涛.论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理念的确立与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5,(7):123—124.
[2]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06-4-27.
[3]康长春.高校政治辅导员素质修养初探[J].中国教育导论,2006,(14):10—11.
[4]谢坤语.浅论新形势下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要求[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5):117—118.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