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进行国家建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国民组成的大部分人口为农民,所以,想要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就要强化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从基础上实现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强化农业发展,保证农村发展,实现社会稳定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所以,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强化法律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强化法制建设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农村;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思考;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72-01
  一、农村法制建设现状
  虽然国家始终强调并重视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也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制度,地方和政府也配合性的制订了地方性的保障规定,实现了基础农业法律保护体系。但农村法制建设的整体工作却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的需求,法制建设的口号越喊越高,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却比较匮乏,这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和地区有极大关系。即使通过农村普法活动的推进,农民的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是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存在诸多困难,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村民并不能将所听、所学的法律知识和实际生活工作相结合,这也是法制建设滞缓的重要原因。再有,农村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其人口的固定性特点,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农民选择不经过法律私下解决,这不仅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更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二、农村法制建设不健全的成因
  首先是观念问题,大部分人对农村法制建设的认识不足,觉得农民只要依靠道德约束和社会关系捆绑就能实现稳定的社会关系,不能重视法律法规对农民的约束作用,从而弱化了法制建设的地位;再有就是立法和执法不足,我们国家并没有完善的农村法律体系支撑其具体建设,农村地区的执法人员数量低、素质较差、工作方法不规范都会削弱法律在农民心中的神圣地位;再有就是农民法制意识薄弱,一般农民之间矛盾的形成都是因为小事,不管是司法部门还是农民个人都认为这些小事不值得经过法律解决。再有,就是法制宣传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彻底,办公场地经费不充足,工作发展不起来;另外农村法制研究较为欠缺,相关机构几乎没有,农村的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不能得到强化,在其合法权益遭遇侵害的时候不能通过法律武器武装并保护自己;最后就是农村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态,活动区域小,人口流动性小,很多案件发生后都会选择私下解决,无疑影响了农村法制建设的发作战。
  三、强化农村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
  1.转变思想观念。想要实现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就要转变思想观念。要从立法者和农民两方面入手实现思想转换,首先要让立法者意识到强化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保证农村法制建设和城市法治发展共同进行,要总结城市法制发展的精华帮助农村实现法制建设。另外要从农民思想观念入手,强化其对法律的认识,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地位,使其能够重视并主动服从法律的约束。
  2.强化法制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支撑法制建设。农村地区因为现实原因的影响缺乏法律方面的人才,在培养出优秀的法治人才之后因为环境经济等原因也不能留住人才。所以,农村地区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扶贫力度,要重点培养来自本地的法律人才,鼓励其为家乡法律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完善立法,实现有法可依。新的社会环境下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初见雏形,但是在具体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基本立法不够全面,很多内容没有相关法律进行制约。另外一方面的就是立法内容过于遵循经济发展形态,忽略的事物的法律基础。再有就是立法的层次不能实现稳定发展,相关的文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能结合实际。所以,想要实现农村法制建设,就要提高法制建设内容,强化法律发展依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实现整体提升。
  4.确保法律实施,完善农村行政执法。要从法治的角度入手确定执法的主体、内容和责任,确定农村执法部门的责任,保证相关执法部门的工作落实。另外要强化执法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其思想意识和道德认知。再有要保证相关司法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保证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帮助农民解决具体困难。想要实现法制建设,就要保证司法发展,,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的现状,要强化法律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约束管理机制的制约作用,确保司法公正,避免地方保护主义,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5.强化法制宣传力度,强化法制教育及服务。想要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思想指导,就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并且强化法律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自觉主动地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要强化宣传工作,保证法律知识在农民中的宣传力度,要坚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特点,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的法律认知,保证农村社会的法律服务内容,以此完善法律建设,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我们要重视法制宣传,结合具体的地区和环境特点,分析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结构,选择能够被农民所接受的宣传形式,在细节之处进行宣传,引导农民形成完整的法律意识,提高其思想认识,保证农村法制建设平稳有序的进行。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建设对象,采取合理的建设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具体方法和形式,要重视实际发展特点,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构建稳定有序的法律建设环境和分为,确保法制建设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另外我们还要明确知道,农民在产生矛盾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调节私下解决的方式,所以要提高并强化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程序制度。加强对专职调解员的集中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稳定和充实司法行政队伍。在以上工作都做好后,还应在农村建立法律服务机构,比如,基层人民法院、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人民检察院可在各个乡村设立法律咨询站。并且培养一些懂法律的村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村委会中设立专门的“法律咨询处”,方便农民了解法律知识。
  结论:想要实现农村法制建设,就要遵循法律观念,强化细节落实。要从强化农民法律意识入手,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家机关及相关国家机构要以此作为工作重点,落实细节,稳定思想,强化制度,通力合作,保证农村法制建设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克州具有“一路连欧亚、五口通八国”的地缘优势,是中国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实施“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战略的合作平台,是国内企业及商家
摘要:现代社会,死刑审判已经为公众所熟知。由于死刑审判大多涉及较为严重的罪行,因此往往会引发激烈的公众舆论反响。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舆论的定义、死刑审判程序进行分析论述,结合近几年较为热点的死刑审判案例,充分论证舆论、行政权力、司法审判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舆论对死刑审判影响的双面性,最后,提出应对舆论影响力的方法。  关键词:舆论;死刑审判;审判权独立;引导  中图分类号:D924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课堂讨论,一般要求有合理的组织形式、巧妙的问题设计、合理的课堂控制和及时的反馈总结。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课堂讨论;重要意义;有效方法
当前,南海争端的困境暂时无法破解,随着域外势力的持续干涉,南海局势变得愈发复杂,中国虽然始终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不仅没有实现中国对
文章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实践,结合目道324线路基沉陷概况,分析采用灌浆加固法处理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the g
预测大盘次日走势,我们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或者说从三个主要方面来把握。近来股指的涨跌似乎非常不合理性,政策面过多的干预,使得大盘的走势摆脱了技术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在年龄结构、地域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都呈现新的特征。鉴于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人口结构的变迁不得不受到重视。通过对现在和
眼下正是银根紧缩时期,央行三令五申重整“二套房贷政策”让地方商业银行难有放贷“漏洞”可钻.而今年的楼市也不及往年红火,上半年新楼盘、二手房市场交易量萎缩已是不争事
注重因材施教的“专业导师制”顺应高职院校加快内涵发展的趋势成为教改关注的焦点之一.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程物流管理专业试点实施“专业导师制”,对挖掘学生潜能
文章详细介绍了线路的导线测量和中线测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