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启蒙教育当中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育成为了人生当中对于文字认知和感情认知的第一堂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不再是单纯得教人看书识字,而是通过其中的德育培养树立起人生当中最基本的审美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一些关于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有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段受教育经历之一,因为小学语文是人一生当中对于文字概念的启蒙,也是第一次尝试着从字面文字来理解当中传达的感情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文字,而更重要的是,应当带领学生们从文字中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即德育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渗透德育教育,重要且必要。
  人在幼年之时,总免不了接受一些思想品德教育,由此来帮助自己树立最基本的善恶价值观,使自己的情操有了最基础的积淀。如果这段教育发生在小学时期,那么语文课堂上则是这段教育最理想的载体。语文课堂上可以由教师通过教材,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这比其他科目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但是,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空间依然很大。一是因为现在仍然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环境之下,许多之前应试教育留下的教学习惯还没有得到彻底改进,在部分学校看来,德育教育还远没有考试成绩来得重要,再就是因为部分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水平有限,对于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还没能完全掌握。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对于教材的内涵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解,在备课的准备上面做得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还没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完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德育体系。
  二、利用多种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地方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然德育教育如此之重要,而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那这里就根据日常教学经验以及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来提出几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仔细研究课文题材,将德育教育带进恰当的渗透点
  经过多次改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题材都有。例如《王二小》就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舟求剑》就是在引导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称象》就在开导学生积极动脑筋的能力;《桂林山水》则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老师应该着重在这些不同题材的课文当中找到这篇课文所对应的引导方向,并且选择时机在教授字面意义之间,穿插进一些思想取向的引导,以此来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
  2、积极营造德育课堂的良好氛围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水平、方式、媒介也就越来越多样化,这样就更加方便教师根据自身水平、课程安排以及课文类型来合理地安排教学方式。首要的一点就是合理得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在PPT上做出小女孩划开火柴时出现的幻想景象和小女孩又冷又饿时的悲惨场景,到最后,做出见到奶奶时的温馨画面,由这几个情境的图像化表述,通过对比使得学生对人世间的善恶美丑这样的人文情怀有一个具象地了解,从而达到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也不能只用一种单一手法,要注意因材施教。例如对于《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就可以根据文章的意境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用音乐的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的音乐境界,理解何为“知音”。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就能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友情等等。达到德育的目的。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最真实的德育教育
  以上利用多媒体和教学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能使得学生对于情境有具象的认识,但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则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什么是高尚的思想品德。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品演绎,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能让他们更加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切身体会到诸葛亮的智慧。在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像博物馆参观,游览当地的历史遗迹或者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等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理解更加具体,久而久之,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4、要经常对德育教育进行总结、回顾。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渗透之后,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对于当天的教学和课程进行总结。以老师方面来说,老师要对当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对于当前课程的教学,成功点在哪里、有什么东西没讲到位、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有哪里没有把握好、日后该如何改进等等,这样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德育教育的进步都有着推动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要经常总结自己今天通过语文学习得到了什么体会和启发,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当然,小学生对于日常总结还欠缺一些自觉性,这就要求老师将总结的任务安排到学生身上,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势使德育教育继续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也能够巩固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进行的过程当中,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渗透方式,并且在课后对德育教育进行不断地巩固,这样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有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高尚的情操、什么是健康向上,才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日后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小兰.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老区建设.2009.(10)
  [2].周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现代阅读.2010.(10)
  [3].李庆洁.润物细无声——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科技资讯.2010.(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幼儿园里,孩子的个别差异是非常显著的:有身体素质的差异,有生活环境的差异,有个性、语言、交往、智力的差异……那些聪明、灵巧、调皮、胆大、漂亮的孩子,往往多受老师的关注,而那些胆怯、退缩、不闯祸、不哭闹、安安静静的孩子,却是平常很容易被忽视的。有时老师都说他们在幼儿园时“和没在一样”。  关键词:幼儿;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
【摘要】新课改已经推行近十年,学校的教育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有了很大的改观,逐渐在教育实践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时至今日,借用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反思当下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讨论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辨明教育努力的方向,对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阿德勒;人格理论;学校教育;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512.3  学校的
摘要:本文对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要分析,从“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工作能力”“教师树立榜样,做到为人师表”“平等对待学生,给予人文关怀”“发挥班会作用,提升综合能力”几方面对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1.引言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者,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0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个性。而我始终认为,一个孩子再聪明,有知识,有技巧,但缺乏责任感,也是不健全的。因此,在班主任日常管理的工作当中,我无时无刻都教导学生要学会承担责任,在有意无意之间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等方面的责任感。下面是我担任班主任多年一些
摘要:质疑能力是小学生最宝贵的能力之一,是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最终拓展学生思维,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能力。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还有待提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质疑能力;小学数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摘要:初中班主任有很多重要的职责,其中一个就是要尽可能地开展学生思想的转化事务,这样就可以通过德育工作,使得这些学生可以正常地成长。学生要通过各种教育和感化才能形成美好的思想品德,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尽可能地开展正确的思想引导,为学生做好道德示范,基于学生必要的德育行为引领,从而全面地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德育工作。本文论述了德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且还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德育工作创新。  关键词:初中班主
【中图分类号】G633.4  《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渐趋明确具体,更加便于操作实践。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严格地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选文设题,题型基本稳定,涉及到的一些知识点大都可以在中学课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内容。“语文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意首尾完整,具有较强的阅读因素;文笔流畅多彩,绝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试题考点
高校是祖国栋梁人才的聚集地,所以高校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是影响社会大众环境意识重要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积极开展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还有利于贯彻落实
【中图分类号】G620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可见,对在校学习的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第十三条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观念、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