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启蒙教育当中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育成为了人生当中对于文字认知和感情认知的第一堂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不再是单纯得教人看书识字,而是通过其中的德育培养树立起人生当中最基本的审美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一些关于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有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段受教育经历之一,因为小学语文是人一生当中对于文字概念的启蒙,也是第一次尝试着从字面文字来理解当中传达的感情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文字,而更重要的是,应当带领学生们从文字中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即德育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渗透德育教育,重要且必要。
人在幼年之时,总免不了接受一些思想品德教育,由此来帮助自己树立最基本的善恶价值观,使自己的情操有了最基础的积淀。如果这段教育发生在小学时期,那么语文课堂上则是这段教育最理想的载体。语文课堂上可以由教师通过教材,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这比其他科目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但是,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空间依然很大。一是因为现在仍然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环境之下,许多之前应试教育留下的教学习惯还没有得到彻底改进,在部分学校看来,德育教育还远没有考试成绩来得重要,再就是因为部分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水平有限,对于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还没能完全掌握。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对于教材的内涵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解,在备课的准备上面做得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还没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完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德育体系。
二、利用多种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地方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然德育教育如此之重要,而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那这里就根据日常教学经验以及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来提出几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仔细研究课文题材,将德育教育带进恰当的渗透点
经过多次改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题材都有。例如《王二小》就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舟求剑》就是在引导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称象》就在开导学生积极动脑筋的能力;《桂林山水》则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老师应该着重在这些不同题材的课文当中找到这篇课文所对应的引导方向,并且选择时机在教授字面意义之间,穿插进一些思想取向的引导,以此来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
2、积极营造德育课堂的良好氛围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水平、方式、媒介也就越来越多样化,这样就更加方便教师根据自身水平、课程安排以及课文类型来合理地安排教学方式。首要的一点就是合理得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在PPT上做出小女孩划开火柴时出现的幻想景象和小女孩又冷又饿时的悲惨场景,到最后,做出见到奶奶时的温馨画面,由这几个情境的图像化表述,通过对比使得学生对人世间的善恶美丑这样的人文情怀有一个具象地了解,从而达到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也不能只用一种单一手法,要注意因材施教。例如对于《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就可以根据文章的意境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用音乐的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的音乐境界,理解何为“知音”。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就能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友情等等。达到德育的目的。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最真实的德育教育
以上利用多媒体和教学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能使得学生对于情境有具象的认识,但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则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什么是高尚的思想品德。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品演绎,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能让他们更加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切身体会到诸葛亮的智慧。在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像博物馆参观,游览当地的历史遗迹或者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等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理解更加具体,久而久之,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4、要经常对德育教育进行总结、回顾。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渗透之后,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对于当天的教学和课程进行总结。以老师方面来说,老师要对当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对于当前课程的教学,成功点在哪里、有什么东西没讲到位、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有哪里没有把握好、日后该如何改进等等,这样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德育教育的进步都有着推动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要经常总结自己今天通过语文学习得到了什么体会和启发,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当然,小学生对于日常总结还欠缺一些自觉性,这就要求老师将总结的任务安排到学生身上,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势使德育教育继续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也能够巩固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进行的过程当中,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渗透方式,并且在课后对德育教育进行不断地巩固,这样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有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高尚的情操、什么是健康向上,才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日后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小兰.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老区建设.2009.(10)
[2].周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现代阅读.2010.(10)
[3].李庆洁.润物细无声——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科技资讯.2010.(0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有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段受教育经历之一,因为小学语文是人一生当中对于文字概念的启蒙,也是第一次尝试着从字面文字来理解当中传达的感情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文字,而更重要的是,应当带领学生们从文字中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即德育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渗透德育教育,重要且必要。
人在幼年之时,总免不了接受一些思想品德教育,由此来帮助自己树立最基本的善恶价值观,使自己的情操有了最基础的积淀。如果这段教育发生在小学时期,那么语文课堂上则是这段教育最理想的载体。语文课堂上可以由教师通过教材,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这比其他科目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但是,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空间依然很大。一是因为现在仍然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环境之下,许多之前应试教育留下的教学习惯还没有得到彻底改进,在部分学校看来,德育教育还远没有考试成绩来得重要,再就是因为部分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水平有限,对于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还没能完全掌握。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对于教材的内涵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解,在备课的准备上面做得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还没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完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德育体系。
二、利用多种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地方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然德育教育如此之重要,而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那这里就根据日常教学经验以及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来提出几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仔细研究课文题材,将德育教育带进恰当的渗透点
经过多次改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题材都有。例如《王二小》就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舟求剑》就是在引导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称象》就在开导学生积极动脑筋的能力;《桂林山水》则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老师应该着重在这些不同题材的课文当中找到这篇课文所对应的引导方向,并且选择时机在教授字面意义之间,穿插进一些思想取向的引导,以此来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
2、积极营造德育课堂的良好氛围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水平、方式、媒介也就越来越多样化,这样就更加方便教师根据自身水平、课程安排以及课文类型来合理地安排教学方式。首要的一点就是合理得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在PPT上做出小女孩划开火柴时出现的幻想景象和小女孩又冷又饿时的悲惨场景,到最后,做出见到奶奶时的温馨画面,由这几个情境的图像化表述,通过对比使得学生对人世间的善恶美丑这样的人文情怀有一个具象地了解,从而达到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也不能只用一种单一手法,要注意因材施教。例如对于《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就可以根据文章的意境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用音乐的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的音乐境界,理解何为“知音”。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就能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友情等等。达到德育的目的。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最真实的德育教育
以上利用多媒体和教学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能使得学生对于情境有具象的认识,但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则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什么是高尚的思想品德。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品演绎,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能让他们更加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切身体会到诸葛亮的智慧。在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像博物馆参观,游览当地的历史遗迹或者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等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理解更加具体,久而久之,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4、要经常对德育教育进行总结、回顾。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渗透之后,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对于当天的教学和课程进行总结。以老师方面来说,老师要对当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对于当前课程的教学,成功点在哪里、有什么东西没讲到位、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有哪里没有把握好、日后该如何改进等等,这样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德育教育的进步都有着推动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要经常总结自己今天通过语文学习得到了什么体会和启发,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当然,小学生对于日常总结还欠缺一些自觉性,这就要求老师将总结的任务安排到学生身上,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势使德育教育继续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也能够巩固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进行的过程当中,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渗透方式,并且在课后对德育教育进行不断地巩固,这样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有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高尚的情操、什么是健康向上,才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日后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小兰.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老区建设.2009.(10)
[2].周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现代阅读.2010.(10)
[3].李庆洁.润物细无声——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科技资讯.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