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环保住宅视域下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加速发展,提升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与水平。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住宅小区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增加,在修建小区时,不但要考虑到其对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还要考虑到其建筑规划、材料选择是否合乎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绿色生态环保住宅视域下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
  【关键词】绿色生态环保;住宅视域;建筑设计;发展规划
  近两年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但降低了国民生活质量,还产生了部分经济损失,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加剧了人民生活与资源保护间的矛盾。因此提高了我国政府领导人对能源节约、绿色建设的重视程度。住宅小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近几年其数量与规模也不断呈上升趋势,因此更应做好相关的绿色建设与规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住宅区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1节能降耗
  在进行住宅区设计时,第一要遵循的就是节能降耗原则,传统建筑流程对于能源、材料使用不完全,因此会相应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在住宅区建成后,也会由于管线设计不合理,而增加居民日常能源消耗量。因此设计时师在进行住宅区设计时,首先可以借助一些三维建筑模型软件,实现模拟一些建筑工艺及管线布置流程,来估算能耗与方案的合理性,接下来进行调整修改,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第二可以参考一些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通过对其材料选择、能源使用方面的借鉴,来提高对于住宅区天然环境的利用能力。既保证整体设计的美观,又能降低在后期使用中无谓的能源消耗[1]。
  1.2因地制宜
  由于近几年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加之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影响,无形中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这相应也就缩减了住宅小区的设计、规划时间,导致一些小区在选址方面比较仓促,增加了建筑困难。因此在進行设计时,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修建之前先进行建址考察,了解相关采光、通风等环境情况,并结合周边建筑规划的经济、文化特点进行设计,加强对住宅区在生活便利、健康舒适、环境宜居等方面的把控程度,做大限度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目标。
  1.3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住宅小区的设计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优化资源配置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对建筑形体进行科学设计。住宅小区与一些公共建筑设计标准不同,其更注重设计体的实用性,因此越是简单的设计形态,其安全度就越高,越能发挥出建筑功用。所以在具体设计时,设计师可尽量避免一些较为复杂、奇特的设计形态,以免占用过多的使用空间,并降低其结构承力度。而且一些复杂的设计结构,也会相应增加对于材料的使用量,装饰性过强,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2]。
  第二是关于节能环保材料的选择使用,随着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环保材料也相应而生。在环保视域下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注重对于环保材料的使用,如在设计雨水系统时,不仅要考虑到其雨水收集功能,还可考虑雨水再利用功能,做好水资源循环利用。
  1.4统一协调
  当然在实际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生态环保方面,也要考虑整个小区外观美化程度,居住便利性等,因此要做好前期项目背景调查,来了解建设需求,接下来配合设计需求展开设计工作,多角度进行考虑,使各项需求能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而不是互相冲突,影响设计统一[3]。
  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发展规划
  2.1遵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进行小区住宅规划时,第一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分配、利用土地资源。如在进行小区施工时,妥善处理一些施工垃圾,在运送砂石材料时,可在材料外进行包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居住环境,不要过分重视建筑的实用性,而破坏小区中的植被环境。
  2.2充分利用生态环境
  在进行建设规划时,要尊重小区环境的地貌,并充分利用其特有的一些地形条件或自然资源。如利用生态环境,创造较好的通风对流环境,不但能够增加建筑物采光面积,还能通过合理使用自然风,而降低后期使用中空调耗电问题。因此在进行建筑规划时,要考虑到建筑物形态、朝向、楼距分布、建筑物高度、宽度等各项因素,另外要注意建筑平面进深问题,进深过小或过大都会对穿堂风形成带来影响,一般在设计时要保持其不超过楼层4-5倍的净高,就可以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一字型的建筑,对于风资源的利用率较好,这是因为其体形系数较小,因此也比较容易达到一些环保要求。
  2.3设置便捷的交通道路
  在进行小区建设规划时,不但要考虑其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程度,合理设置住宅区大门,方便居民出行安全方便,还要考虑到其内部交通道路使用便捷度。由于汽车已成为现代居民的必备出行方式,因此家家户户都有相应的停车、行车需求,在设计住宅区道路时,也要考虑最大行车量及一些工程车专用行驶道路的便捷性。
  2.4考虑小区地理、气候条件
  生态小区在进行建设规划时,要注重对环境自然资源的组织和利用。尽量要保持原有地貌中的地理特征,在设计住宅区内的景观带时,以植物造景为宜,在植物选取上可适当增加本土特有植物数量,这样植物存活率较高,不会浪费过多的培育资源,另外可适当则添置一些景观树木来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起到空气、水质净化作用。
  总结:
  近两年,绿色生态建筑已成为了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建设的美观程度,还有助于展现整个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与城市发展水平。因此在进行小区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原有自然环境特点,合理组织利用自然资源,起到一定的能源节约作用,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利鹏.生态环保理念在住宅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38-39+33.
  [2]周明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7-8.
  [3]王周峰.生态环保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7):145+147.
  [4]王文蒨.浅论生态节能环保理念在居民小区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外建筑,2019(06):53-55.
  作者简介:
  杨锋(1991—),男,汉,安徽省安庆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测量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测量的精度,将导致施工出现误差甚至错误,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以当前土木工程测量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就测量质量问题如何控制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帮助同行提高施工测量水平。  【关键词】土木工程测量;问题分析;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我国迎来土木
【摘要】房地产开发设计中的项目研究和制图需要通过测绘新技术来完成。测绘能够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基本数据支持,并允许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设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和制图存在問题,就会降低房地产项目的质量。从技术研究和制图的角度,到现代房地产的开发和设计,测绘过程中采用的大多数技术都是相对传统的,这些技术通常情况下都存在精度不足和应用困难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的测绘技术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现代技术不断涌现,现代测绘技术在城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竣工阶段的核实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介绍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特征和应用形态,并结合建筑工程的测量实际和技术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城市建筑竣工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日后的工程施工奠定
【摘要】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逆作法施工技术被不断的采用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规避因为建筑物密度大而引起的各种不必要的麻烦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附近建筑物及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以及施工现场面积狭小,施工工期短,土层厚度等区域施工中有着良好的正面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逆作法;建筑工程;应用
【摘要】经济发展下,基础工程建设工程量不断增多,对工程测绘也有了更多需求。经过不断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当前已比较成熟、完善,在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测绘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技术操作灵活、简单,在工程建设和环境检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无人机遥感测绘中,包含了多方面知识内容,对提升测绘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能够促进我国工程测绘发展,为我国测绘工作的开展提供诸多便利。本文主要分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而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日益严峻,土地资源数量日益缩减。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效的土地测绘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测绘技术的相关内容,随后分析了影响土地测绘工作的因素,文章最后重点探讨了加强对土地测绘工作质量控制的措施,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土地测绘工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