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训练的困惑与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一种新型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想象的表达,为创造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身居山村的语文教师,面对见得不多,识得更少的农村孩子,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一是农村孩子思维欠佳,语言表达不尽清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情把握不准,课堂引导操之过急,达不到意想的效果;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容量过大,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想得周到,说得清晰完整。如此以来,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压抑,导致少数学生不愿表达,不愿交流,甚至有话不敢说,有话不愿说,严重地制约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今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为此做了大胆的尝试,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拓宽自由创意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口语表达的主角。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口语交际搭建平台
  小学作文教学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让儿童可以“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情境氛围中进行。为此,我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自由表达的天地来引发学生参与互动的趣味感,紧扣话题有机展开,让学生互动,学会倾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让人听明白。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想,在情境中说,在情境中交流,从而培养学生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二、凸显主体,关注学生口语表达的想象创新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关注学生自身、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精神。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而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联想发挥及探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他们最富有想象力的时候,我们不能设置种种规则,强调整齐划一,强调整体性。我们的教育就要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不要追求学生都说:“我的妈妈真辛苦,我的家乡真美丽”这些唯一的答案。小学生的话语作为情感的载体,是童真、童趣的直接体现,我们当教师的要呵护小学生用个性化语言完成口语交际,呵护他们各自拥有的优势和特长。我们要看到花朵般灿烂的儿童,看到他们打破常规,产生奇妙的火花,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三、求异思维,拓宽学生自由创意的思路
  口语表达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创造活动,必须不断出新,才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为新的创意而乐此不疲,才能使学生因此而产生愉悦,体验口语表达的无限乐趣。如何拓宽自由创意的思路?其中运用思维的形象性和独创性是首选的方法。形象性思维是小学生最善于和乐于的,训练方法极简单易行。形象性与独创性的有机结合能让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说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其二,运用思维的广阔性去开拓学生思路。思维的广阔性指对事物进行多角度思维,并获得较多的思维成果,呈现“辐射性”。教师只要运用思维的广阔性去开拓学生思路,学生就能从不同侧面展开思维,寻求最佳创意。另外,利用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批判性、逆向性等进行训练,都可有效拓宽自由创意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激励评价,树立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小学生受年龄、社会经验的限制,与社会主流文化及我们的常理认知本身有一定的差距,会有其特定的角色观念和接受模式。如果把激励评价引入课堂教学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促进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在评价中发展;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发挥媒介作用,主动地与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说在一起,想到一块,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敢说,爱说,会说;三是课后合理安排拓展延伸,展现自我,不仅能巩固课堂所学的方法技巧,而且留给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处处留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强者。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在真实诚恳的激励评价中树立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去实现。小组里的讨论交流,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组织学生展开心与心的碰撞,能实现不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互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口语表达教学会使你发现簇拥在你周围的是一群灵动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真正感情显露着内心生活的奥秘,用自由而快乐的方式热情拥抱着口语表达的世界!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构元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革和教学策略的革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改革,“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老师教学研究永远的追求,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教学活动完美结合起来,审视和反思几年来教学实践的得失,谈几点体会:  一、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1.理性把握教材资源  随着社会
反刍俗称倒嚼,是指哺乳纲偶蹄目的部份草食性动物进食时,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动物在反刍的同时既能把有害的食物吐出来又能充分搅拌消化。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的不足,使得教学目标很多时候不能一步到位,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得學生觉得物理越发难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实现高效课堂非常不利。反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与其说让学生学习数学,不如说让学生学习数学化。”在进行整理和复习时,与其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不如让学生经历一个“结构化”的过程。数学知识
随着资源的日趋稀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生产性企业也在积极寻求新的获利渠道。实施逆向物流管理正是其谋求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地
古人有句名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小学生来说,知道自己的作业做错了,能够进行及时订正、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而且在订正的过程中,还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一种成就感。对于教
本文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影响定量研究的重要因素如反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等假设为显式函数,特别是线性函数的一般处理方法放宽为假设为隐式函数形式。根据规模经济等市场特征仅
新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  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时,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只有参与得多了,学生在课堂上才会真正的动起来,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想象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才能得以养成。化学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三点粗浅的作法:  一、强化学生预习,使学生在化学课上“会动”  首先,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预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势明显,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潜力,但很多教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
强大的感性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市场形势、消费观念、营销战略都在发生变化,与市场紧密相关的广告却没能跟上变化,最缺少的是相应的广告新理论主张。对此,笔者提出了“体验的卖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