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需要院内转运的危急重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实施综合合理干预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转运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可有效减少意外发生机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危急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 临床效果
  危急重症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期间根据危急重症患者病情的不同以及相关检查的实施将会对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合理高效的转运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重大意义[1]。相关研究表明[2],由于对患者的搬动或相关设备的撤除等原因导致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瞳孔、意识改变、身体体征的变化、抽搐、呼吸以及心跳骤停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健康。因此,在院内转运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势在必行。本研究选取本院120例需要院内转运的危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在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不同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诊治并需要院内转运的危急重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纳入标准:①具有器官损伤或生命体征不稳者;②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③通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法(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进行评分[3],分值>4分的危急重症患者;④患者需要院内转运。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患者因身体极度虚弱、手术等原因不适合院内转运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0~82岁,平均(65.23±7.66)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5~81岁,平均(66.26±6.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进行院内转运:护士运用病床对患者进行护送,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静脉滴注以及吸氧情况,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转运前对患者进行转运风险评估,预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发生的不良情况并做好相关预防,同时做好急救与护理的准备,带好急救药箱,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由医生在旁陪护,密切关注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血压、生命体征、管道的畅通情况,防止患者在转运中发生供氧中断、意外脱管以及坠床等意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3.1 意外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供氧中断、坠床、意外脱管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例数,统计意外发生机率。
  1.3.2 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通过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发放医院自制调查问卷,使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医生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评价。问卷一共为十题100分,分数越好满意度越高,其中80~100为非常满意,60~79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太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意外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危急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极易发生供氧中断、坠床、意外脱管等意外不良情况,导致病情恶化或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影响[4]。相关研究表明[5-7],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意外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情恶化或转运途中突发性死亡的机率。通过对患者在转运前合理的风险评估,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进行预防,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升转运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可有效降低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供氧中断、坠床以及意外脱管等意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显示出经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所提高,做好应急准备,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做到从容、冷静,对患者的护理更加周到细致,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在转运途中突发性死亡的机率。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机率的减少以及对患者更加耐心周全的护理可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运用于危急重症患者的转运中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机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玉珍. 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29):113-114.
  [2]陈福兰. 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06):809-810+813.
  [3]李国云,傅茂英,黄小平,等.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判断肝衰竭患者预后价值[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05):430-432.
  [4]陈小红. 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80-82.
  [5] 潘旗开,王月芹,刘延锦,等.区域性危重患者院际转运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6):1473-1475.
  [6] 彭俊.急危重病人转运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1469-1471.
  [7] 曹莉,潘静,徐翠.《急危重病人交接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2):168-170.
  [8] 樊小朋,金学勤,周凯云,等.品质管理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16-218.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工业旅游”成为我国主题公园、农业旅游之后的新兴旅游项目,并以其新创意、新内涵在旅游市场中崭露头角.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
岩土工程较之于普通的工程建设项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筑施工时地基通常设计成深基坑样式,这有利于确保建筑稳定性.随着岩土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深基坑支护施工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改进和加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逐渐成为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作为重要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育工作的好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进而能够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本文通过对目标分组教学这一教学方式的提出,论述了新形势下,我们如何积极合作,学会学习,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果
目的:评价专业护理与预见性护理联合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前来我院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的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其入选中学教材,更是历久不衰。设计《济南的冬天》微课,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本节微课针对七年级的学情,将微课设计内容确定为“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与“老舍对济南的喜爱”。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 微课 修辞 一.微课选题与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多次入选中学教材。不论是上个世纪的统编教材还是教材改革后的人教版、苏教版、鄂教版等,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企业逐渐加大对自身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提高自身在数据化时代背景下的竞争力,企业浓缩融合管理范围,除了保留主要生产管理部门之外,将
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已经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和生活习惯,计算机设备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这也使得计算机硬件维护和修理成为
我正躺在作业里想事情  是否一个小孩儿的奇思妙想  让作业本们觉得好笑  大卷子、单词本、口算题……  一页页  前仰后合  哈哈大笑  我也禁不住笑了起來  妈妈叫停了我们:  写完作业,再继续发笑  (选自《文学少年》2016年第9期)
期刊
随着工业企业用电设备的增加,异步电机等无功设备的大量应用,而用电企业往往忽视无功补偿,造成目前用电企业低压电网功率因数普遍不符合要求.功率因数不符合要求不仅使用电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