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位朋友在外省市当交警,有次在网上聊天,说起关于“执法难”的问题,他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倾吐。他觉得建设法制社会,执法一定要公正,但有时候在执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十分特殊的人物,处理起来就特别难。
他举了一个曾经亲身经历的例子:有次他拦下了一辆明显违章的高级轿车,车主是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态度极好地下了车并立即递上了自己的驾驶证。朋友心想,今天可碰到明事理的主儿了,那么配合。可当他翻开驾驶证一瞧,心头暗暗一惊:在驾驶证的旁边是一张双人合影,车主和一位当地的主要领导正在对着他微笑。车主神定气闲地在旁边看着他的反应,他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就问了一句与违章一点也没有关系的话:“请问,您是……”车主笑眯眯地抢答:“家里人。”他立即将驾驶证还给了车主,挥挥手放行了。围观的群众实在看不懂,明明违章了,怎么不处理、不教育就放走了呢?纷纷指责他执法不公,尤其是一位出租车驾驶员骂得更凶:“对我们这些老百姓像凶神似的,见了当官的跟巴儿狗一样!”
我当即就批评他:“你为什么放他走呢?难道你不知道现在科学技术发达,照片可以随意合成的吗?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关系就是真的呢?况且,就算是真的,王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呢!你为什么不处理、不教育他?”
朋友反问我:“你又怎么知道他们的关系不是真的呢?万一是真的,我一本正经地教育、处理了他,回头他立马找关系,驾驶证还不是照样得还给他,而且一分钱也不会罚。人家有‘护身符’,我可没有,今后就惨了,一旦上了我们领导认为‘拎不清’的‘黑名单’,日子还会好过吗?这样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见到过!”
我无言以对,并由此想到了形形色色的“护身符”:有些人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各级领导,利用领导亲民的态度寻找合影的机会,然后将这些照片放大、装框挂在家里和办公室里,还不忘记拿张小的随身带着,以便在应急时取出来使用。有些人在自己开的饭店、商场、娱乐场所里建起一面“荣誉墙”,上面挂满了领导“莅临指导”时的照片,以示此处被领导所首肯,餐饮或服务质量一定差不了。这简直是将领导人的照片当店招、当广告!
我又想起了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他每次到北京去开会,因为经常有机会向中央领导当面汇报工作,总有不少记者拍很多照片,也会有一些记者朋友将照片送给他。他非常珍惜这些合影,小心地收藏在自己的U盘里,经常在电脑上看看,回忆一下领导人的谆谆教导。有人曾经劝他,把这些照片都放大,摆在家里的客厅和单位的办公室里,好好炫耀炫耀;还有人“好心”地说:“你有这么多的‘护身符’,还不赶紧自己去开公司,就冲这背景,谁不想跟你做生意啊?准发!”那位可敬的人大代表正色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领导干部亲民,我们不能利用领导,这是我的私人珍藏,而不是炫耀的资本!”这话说得多好!有没有本事,靠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想傍大人物而发迹,最终还是要失败的。
我不禁又想到了中国古代的“免死牌”,一般来说,此物是皇上赐给皇亲国戚和开国元勋的,让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能免死罪。这种老皇帝赐的“免死牌”往往让继位的皇上很头痛,不把它当回事吧,对祖上不尊;当回事吧,于理于法不容,实在是伤脑筋。
如今是21世纪了,按理说不应当把这两者相联系,可我觉得有时候这些现代“护身符”还真的很管用,有点古代“免死牌”的意思。我们正在建立法制化的社会,一定要将原来那些“人治”的因素渐渐淡化、渐渐改变。固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多么漫长总会走到头,无论多么痛苦总有解脱的那一天。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增强法制观念、自律意识,那么,随便是“护身符”还是“免死牌”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近日,欣喜地看到一条消息:国家工商总局通知所有的经营场所都不得摆放领导人的题词和照片,也不得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有不少经营场所已经开始将辛辛苦苦为他们“撑门面”的领导人照片请下了墙,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愿,当今的“护身符”能早日失效、早日灭绝!
编辑:陈畅鸣
他举了一个曾经亲身经历的例子:有次他拦下了一辆明显违章的高级轿车,车主是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态度极好地下了车并立即递上了自己的驾驶证。朋友心想,今天可碰到明事理的主儿了,那么配合。可当他翻开驾驶证一瞧,心头暗暗一惊:在驾驶证的旁边是一张双人合影,车主和一位当地的主要领导正在对着他微笑。车主神定气闲地在旁边看着他的反应,他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就问了一句与违章一点也没有关系的话:“请问,您是……”车主笑眯眯地抢答:“家里人。”他立即将驾驶证还给了车主,挥挥手放行了。围观的群众实在看不懂,明明违章了,怎么不处理、不教育就放走了呢?纷纷指责他执法不公,尤其是一位出租车驾驶员骂得更凶:“对我们这些老百姓像凶神似的,见了当官的跟巴儿狗一样!”
我当即就批评他:“你为什么放他走呢?难道你不知道现在科学技术发达,照片可以随意合成的吗?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关系就是真的呢?况且,就算是真的,王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呢!你为什么不处理、不教育他?”
朋友反问我:“你又怎么知道他们的关系不是真的呢?万一是真的,我一本正经地教育、处理了他,回头他立马找关系,驾驶证还不是照样得还给他,而且一分钱也不会罚。人家有‘护身符’,我可没有,今后就惨了,一旦上了我们领导认为‘拎不清’的‘黑名单’,日子还会好过吗?这样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见到过!”
我无言以对,并由此想到了形形色色的“护身符”:有些人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各级领导,利用领导亲民的态度寻找合影的机会,然后将这些照片放大、装框挂在家里和办公室里,还不忘记拿张小的随身带着,以便在应急时取出来使用。有些人在自己开的饭店、商场、娱乐场所里建起一面“荣誉墙”,上面挂满了领导“莅临指导”时的照片,以示此处被领导所首肯,餐饮或服务质量一定差不了。这简直是将领导人的照片当店招、当广告!
我又想起了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他每次到北京去开会,因为经常有机会向中央领导当面汇报工作,总有不少记者拍很多照片,也会有一些记者朋友将照片送给他。他非常珍惜这些合影,小心地收藏在自己的U盘里,经常在电脑上看看,回忆一下领导人的谆谆教导。有人曾经劝他,把这些照片都放大,摆在家里的客厅和单位的办公室里,好好炫耀炫耀;还有人“好心”地说:“你有这么多的‘护身符’,还不赶紧自己去开公司,就冲这背景,谁不想跟你做生意啊?准发!”那位可敬的人大代表正色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领导干部亲民,我们不能利用领导,这是我的私人珍藏,而不是炫耀的资本!”这话说得多好!有没有本事,靠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想傍大人物而发迹,最终还是要失败的。
我不禁又想到了中国古代的“免死牌”,一般来说,此物是皇上赐给皇亲国戚和开国元勋的,让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能免死罪。这种老皇帝赐的“免死牌”往往让继位的皇上很头痛,不把它当回事吧,对祖上不尊;当回事吧,于理于法不容,实在是伤脑筋。
如今是21世纪了,按理说不应当把这两者相联系,可我觉得有时候这些现代“护身符”还真的很管用,有点古代“免死牌”的意思。我们正在建立法制化的社会,一定要将原来那些“人治”的因素渐渐淡化、渐渐改变。固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多么漫长总会走到头,无论多么痛苦总有解脱的那一天。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增强法制观念、自律意识,那么,随便是“护身符”还是“免死牌”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近日,欣喜地看到一条消息:国家工商总局通知所有的经营场所都不得摆放领导人的题词和照片,也不得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有不少经营场所已经开始将辛辛苦苦为他们“撑门面”的领导人照片请下了墙,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愿,当今的“护身符”能早日失效、早日灭绝!
编辑:陈畅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