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金融行业作为营改增的纳入范围,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营改增背景下,对中国商业银行税收的承受能力进行一定的度量,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营改增规则为背景,探究中国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的变化,进而试图在税收新环境下探究商业银行运营成本的新变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改增;税收承受能力;变化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1
一、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税负的变化
文章在本节首先探究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变化,进而以营改增为背景,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税收新形式,并从税负的变化来分析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变化,进而为商业银行在新环境下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
1.税基拓宽,征税业务范围变广
营改增后,银行贷款业务定义的范围大幅度扩大,各类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均要求按照贷款服务以利息收入的全额缴纳增值税。在这一条例下,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面临的税基将会不断地扩大,所需要缴纳的税款以及税收的范围也变得更多。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营改增后,中国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变重了,在正常业务持续的过程中,银行税收承受能力会逐步地扩大。
2.税率提升,税收负担提升1%
营改增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税率由营业税时代的5%提升到增值税的6%。从税率来看以及其拓宽的税基来看,商业银行面临的税收负担可能更重了,在业务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应当有所提升。但从征税的环节来看,其整体的税负情况也没有的得到削减,相反,由于条例规定对金融商品持有期间、信用卡透支、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等业务取得的利息等都需要以利息收入来全额缴纳税款,因此银行税收负担仍然有所提升。
3.税收征管的“弹性”降低。
营改增后,很多地方对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税务部门不征收或者象征性征收的现象将会逐渐的减少,对商业银行征收的税收从地方税变为国税,进而商业银行不仅会面临税收负担方面的直接压力,同时还会面对税收管理上的严格限制。显然其整体的负担将会有所加重,同时银行规范化运营的管理成本也会不断的上升。
二、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影响与变化
从文章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推广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税收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的税收压力也在不断地加大,从而其税收承受能力也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在前文的基础上,文章对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变化做直接的探究。
1.税负变化造成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直接变化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税收负担提升了,进而在其主营业务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银行税收承受能力必然会不断的提升,以突破其运营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新挑战。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仍然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并度过漫长的适应期,伴随着其税收承受能力的提升,银行业务经营的持续才能得到延续。
2.新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税收环境下,一方面,银行业务税收保障的种类增多、税基拓宽,因此其自身的业务经营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面临更高的税负压力,以及征税弹性的缩减,银行业还需要对其规范化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在保障量方面承税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当积极的从质方面来提升其税收的承受能力,进而为自身的持续经营提供最为直接的保障。
3.不同规模银行实收承受能力会呈现显著的差异
营改增全面放开后,我国商业银行将会面临相同的税收环境变化,对于各个商业银行来讲,其面临的挑战如税收负担的提升、管理压力等。但是由于各个银行规模的差距,加之银行业务、经营范围、业务量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商业银行在新环境下税收的承受能力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化。相比之下,小规模商业银行在面临税收负担增加和征税弹性消失的环境时,其遇到的压力与挑战将会更大,而其税收承受能力的提升却十分的有限。而中上规模的商业银行,其原本的税收承受能力较高,加之其业务范围广、业务量庞大等优势,后期税收承受能力將会进一步地提升,进而在面对新环境的压力时,其仍然能够很好地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经营。
三、结束语
文章结合营改增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税收负担的变化以及税收承受能力进行探究,文章首先从税收负担方面间接的分析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可能产生的变化,由于税基的拓宽、税率的增长,商业银行直接的税收承受能力应当有所提升。同时由于征税弹性的减弱、税收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能力同样也需要进行提升,因此其质方面的承税能力也应当有所提升。在文章后半部分的分析中,文章从税负变化、环境与运营以及商业银行间的比较出发,探究商业银行在新的税收换环境下承税能力的变化。从税收负担来看,税负变化造成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直接变化;而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文章前期的分析形成了对应。而由于商业银行规模的差异,不同商业银行其税收承受能力的变化也会产生显著的差异。因此,后期进一步的探索可以通过横向比较研究来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在税收新环境下产生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进而为实现新环境下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提供更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袁庆禄.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度量[J].财经科学,2014,11:1-11.
[2]陈国军.“营改增”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会计,2015,01:32-33.
作者简介:曾楚雯(1996-),女,湖北随州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税收专业二年级学生。已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保险学、统计学。当前专业课程:公司财务、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旁听及选修相关课程:投资学、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改增;税收承受能力;变化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1
一、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税负的变化
文章在本节首先探究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变化,进而以营改增为背景,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税收新形式,并从税负的变化来分析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变化,进而为商业银行在新环境下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
1.税基拓宽,征税业务范围变广
营改增后,银行贷款业务定义的范围大幅度扩大,各类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均要求按照贷款服务以利息收入的全额缴纳增值税。在这一条例下,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面临的税基将会不断地扩大,所需要缴纳的税款以及税收的范围也变得更多。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营改增后,中国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变重了,在正常业务持续的过程中,银行税收承受能力会逐步地扩大。
2.税率提升,税收负担提升1%
营改增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税率由营业税时代的5%提升到增值税的6%。从税率来看以及其拓宽的税基来看,商业银行面临的税收负担可能更重了,在业务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应当有所提升。但从征税的环节来看,其整体的税负情况也没有的得到削减,相反,由于条例规定对金融商品持有期间、信用卡透支、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等业务取得的利息等都需要以利息收入来全额缴纳税款,因此银行税收负担仍然有所提升。
3.税收征管的“弹性”降低。
营改增后,很多地方对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税务部门不征收或者象征性征收的现象将会逐渐的减少,对商业银行征收的税收从地方税变为国税,进而商业银行不仅会面临税收负担方面的直接压力,同时还会面对税收管理上的严格限制。显然其整体的负担将会有所加重,同时银行规范化运营的管理成本也会不断的上升。
二、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影响与变化
从文章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推广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税收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的税收压力也在不断地加大,从而其税收承受能力也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在前文的基础上,文章对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变化做直接的探究。
1.税负变化造成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直接变化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税收负担提升了,进而在其主营业务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银行税收承受能力必然会不断的提升,以突破其运营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新挑战。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仍然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并度过漫长的适应期,伴随着其税收承受能力的提升,银行业务经营的持续才能得到延续。
2.新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税收环境下,一方面,银行业务税收保障的种类增多、税基拓宽,因此其自身的业务经营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面临更高的税负压力,以及征税弹性的缩减,银行业还需要对其规范化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在保障量方面承税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当积极的从质方面来提升其税收的承受能力,进而为自身的持续经营提供最为直接的保障。
3.不同规模银行实收承受能力会呈现显著的差异
营改增全面放开后,我国商业银行将会面临相同的税收环境变化,对于各个商业银行来讲,其面临的挑战如税收负担的提升、管理压力等。但是由于各个银行规模的差距,加之银行业务、经营范围、业务量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商业银行在新环境下税收的承受能力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化。相比之下,小规模商业银行在面临税收负担增加和征税弹性消失的环境时,其遇到的压力与挑战将会更大,而其税收承受能力的提升却十分的有限。而中上规模的商业银行,其原本的税收承受能力较高,加之其业务范围广、业务量庞大等优势,后期税收承受能力將会进一步地提升,进而在面对新环境的压力时,其仍然能够很好地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经营。
三、结束语
文章结合营改增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税收负担的变化以及税收承受能力进行探究,文章首先从税收负担方面间接的分析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可能产生的变化,由于税基的拓宽、税率的增长,商业银行直接的税收承受能力应当有所提升。同时由于征税弹性的减弱、税收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能力同样也需要进行提升,因此其质方面的承税能力也应当有所提升。在文章后半部分的分析中,文章从税负变化、环境与运营以及商业银行间的比较出发,探究商业银行在新的税收换环境下承税能力的变化。从税收负担来看,税负变化造成商业银行税收承受能力的直接变化;而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文章前期的分析形成了对应。而由于商业银行规模的差异,不同商业银行其税收承受能力的变化也会产生显著的差异。因此,后期进一步的探索可以通过横向比较研究来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在税收新环境下产生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进而为实现新环境下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提供更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袁庆禄.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度量[J].财经科学,2014,11:1-11.
[2]陈国军.“营改增”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会计,2015,01:32-33.
作者简介:曾楚雯(1996-),女,湖北随州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税收专业二年级学生。已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保险学、统计学。当前专业课程:公司财务、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旁听及选修相关课程:投资学、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