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荠菜,是一年生或两年生的小草,属十字花科,有“鸡脚菜”、“地米菜”、“菱角菜”、“枕头草”、“净肠草”等20多个名字。就其名字众多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它分布范围的广泛性和为群众熟悉的程度,以及它的实用价值了,难怪人们把它比作“灵丹”。
荠菜的药用
关于荠菜的药用,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崔禹锡的《食经》等,都从不同角度指出荠菜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肿、止血、明目的功能,可以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病。
方药举例:
用荠菜60克加红、白糖适量水煎服治疗痢疾,效果明显;
荠菜50克、仙鹤草50克水煎服,可治疗内伤出血、产后流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鲜荠菜捣烂取汁过滤后点眼,可治暴赤炎眼、眼生翳膜;
荠菜、白茅根等量煎水代茶能预防小儿麻疹;
荠菜治疗乳糜尿,最快的4天后小便恢复正常。
荠菜全身是宝
除全草可药用外,荠菜的果实和花序也均可作药用。它的果实名荠菜子,为眼科要药,同时可消黄疽。它的花叫荠菜花,可治小儿乳积和久痢、崩漏。
荠菜的食用
现代药物化学分析得知,荠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大白菜高2.5倍以上,维生素B2的含量居蔬菜之首,叶绿素和纤维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另外还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物质。对于荠菜的各种营养成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祖先虽然没能明确测定,但却很早就有了对荠菜富有营养的各种功能的认识,如用荠菜制作春卷、包水饺、煮鸡蛋水、青炒做菜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对头晕、心慌、消化不良、眼昏花、流鼻血、浑身水肿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民间还把荠菜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健品,古书上把用荠菜加米粉煮成的“荠菜糊”誉为“百岁羹”的记载就是很好的说明。
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正是北方野生荠菜的旺季,路边、田野、庭院处处可见,踏青游春之际顺手可采。食用荠菜一能尝鲜,二可防病,有雅兴的朋友不妨试试。
荠菜的药用
关于荠菜的药用,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崔禹锡的《食经》等,都从不同角度指出荠菜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肿、止血、明目的功能,可以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病。
方药举例:
用荠菜60克加红、白糖适量水煎服治疗痢疾,效果明显;
荠菜50克、仙鹤草50克水煎服,可治疗内伤出血、产后流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鲜荠菜捣烂取汁过滤后点眼,可治暴赤炎眼、眼生翳膜;
荠菜、白茅根等量煎水代茶能预防小儿麻疹;
荠菜治疗乳糜尿,最快的4天后小便恢复正常。
荠菜全身是宝
除全草可药用外,荠菜的果实和花序也均可作药用。它的果实名荠菜子,为眼科要药,同时可消黄疽。它的花叫荠菜花,可治小儿乳积和久痢、崩漏。
荠菜的食用
现代药物化学分析得知,荠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大白菜高2.5倍以上,维生素B2的含量居蔬菜之首,叶绿素和纤维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另外还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物质。对于荠菜的各种营养成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祖先虽然没能明确测定,但却很早就有了对荠菜富有营养的各种功能的认识,如用荠菜制作春卷、包水饺、煮鸡蛋水、青炒做菜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对头晕、心慌、消化不良、眼昏花、流鼻血、浑身水肿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民间还把荠菜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健品,古书上把用荠菜加米粉煮成的“荠菜糊”誉为“百岁羹”的记载就是很好的说明。
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正是北方野生荠菜的旺季,路边、田野、庭院处处可见,踏青游春之际顺手可采。食用荠菜一能尝鲜,二可防病,有雅兴的朋友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