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天水市川灌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干旱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1985—2004年20a气象资料分析得出,影响川灌地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播种一拔节期日较差累积值和乳熟一成熟期≥10℃有效积温。20世纪90年代以来,热量条件的显著增加并由此带来水热之间配置的不适宜性是造成玉米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气候原因,分析得出作物获得较高产量适宜的光温、温水、光水、光温水的配置量化关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对策和管理建议。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新课程提出新标准,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应适时改变观念,适应形势,对自身提出新要求,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发展者,做一个专家型
用1971~2004年甘肃黄土高原39个站的气温10 ℃初日和高空资料,分析了其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并建立了西峰代表站的气候预测方法.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
利用1968~2007年河北省廊坊市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资料及1998~2007年廊坊市雷电灾情统计数据,结合其区域经济状况和人口密度,确定用雷暴日数(M)、雷电灾害频度(R)、经济(GDP)易损模
针对CORS系统流动站常遇到的可解算卫星数量少、卫星分布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数的参考卫星选择方法.首先,从载波双差定位模型出发,分析了参考卫星与非参考卫星组成的卫星对几何分布对载波双差方程间相关性的影响,阐明了载波双差方程间相关性与病态性的本质关系.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法方程矩阵最小条件数的参考卫星选择方法,以优化双差观测结构,并将定位解算结果与采用常规的基于高度角最高原则的参考卫星选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习作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学生习作自改能力的训练也有要求,第二学段提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提出:"修改自
2008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化学会考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省教育厅颁发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要求(必修模块)(试行)》、《2008
让学生的心智和客观事实直接联系是科学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而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心智和客观事实发生联系的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基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