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春峥蹲在厕所里,左手一直攥着水箱的拉绳。她知道水早就满了,可她不拉手里的绳子。
“蒋春峥!你掉下水道里了吗?”秋石来厕所门口嚷嚷的时候,春峥就把水箱里的水都放出来。秋石在门外骂她,“下水道淹死你!”骂着就往大门外跑了。春峥弄出的水声,让他马上就要尿裤子了。
春峥继续在厕所里蹲着。她的腿已经麻了一次又一次,脚早就不是她的了。到她妈妈来喊她第三次的时候,她知道自己不得不腾地方了。弟弟是男孩子,出去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就能处理多余的水。可是妈妈不行。外面冰天雪地的,公厕还离得那么远。
“便出来没有?来了没有?”妈妈一边扑进厕所,一边急切地打量扶门框站着的春峥。
“这可怎么办?药也吃了——啥味儿也没有——这可怎么办?”妈妈闻了又闻,“那也别总在里面蹲着啊!”
春峥试着往前迈一步,却差点跪在了地上。秋石推门回来了。他伸手就往春峥左腿一捶,春峥故意“哎哟”一声,右腿还是没躲过。秋石一拳接一拳地捶着春峥右腿。
“你捶错了,秋石!左腿,左腿呀!”
“我才不上当!”秋石捶着,还加上另一只手来捏。春峥连告饶的份儿都没了,“嗷”的一声叫。
“秋石,干什么?没轻没重的!”妈妈从厕所出来了,裤子还没提好,“你姐例假没了,就是你给吓的。”
“立架?啥玩意儿?咋没的?”
“说了你也不懂。反正,再跟你姐动手,就让你爸揍你!”
“揍他干啥?”春峥的脸子真像门帘子。
“你不懂好赖呀?”妈妈盯着春峥说撂下就撂下的鹅蛋脸,语气里却一点责怪也没有。
春峥像在跟自己赌气,眉头微微皱着,像是不打算捋平了一样。秋石穿过两个女人,到了厨房。“妈,她天天总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还让我爸揍我?”
“你洗手,别碰桌子!去叫你爸。”
“让春峥叫,她比我离得近。”
“那你去,春峥。”
“你们先吃吧,我去还小伊物理笔记。”
春峥进屋取笔记的时候,看见爸爸躺在床上,直挺挺的,两只手平放在自己屁股下面。
“见饭都不亲了!”妈妈也跟她进来了,“蒋老爷,起来吧!”她在叫爸爸。
春峥拿了笔记,眼睛一抬,恰好看见爸爸正在睁开眼睛。春峥又像撂门帘一样垂下了眼皮。
“哦——吃饭了?”床上的在边起边说着,“那春峥还要干什么去?”爸爸问完,妈妈就对春峥说:“春峥,吃完再去,不差这一会儿。”
“你们先吃吧。”春峥开门出去了。
到她回来的时候,厨房里只留了一副碗筷,一只盘子里放着两样菜,那是单给她留的。旁边是一碗煮好的汤药,一杯白水。秋石进小屋写作业去了,她听见妈妈在大屋跟爸爸嘀咕。
“一天两碗汤药,喝半个月了,也该来了啊!”爸爸一定又躺下了。他这两个月一直这个样子。书也不看,电视也不看,进了家门就躺着,也听不见呼噜声。
“要不,我再去求求小伊她爸,让他给春峥换付方子?”
“换什么换?年头多了,有规律就好了。”春峥的脸一僵,举着筷子的手有点哆嗦。
“她十三就成人了,两年了,从第一次来,可就是月月来的呀!”妈妈越说越焦虑似的,“这都两个月没有了,人也变瘦,老蒋——”
“接着吃药就好了!”爸爸打断了妈妈的唠叨,很不耐烦。他恨不得满屋子只有他自己,直挺挺躺在那里不知道想什么。春峥含着饭的嘴唇也哆嗦了起来。
“妈——妈——”春峥在厨房召唤。妈妈很快就过来了。
“你不要再跟他说我那件事。”春峥的眉头又微微蹙起。
“他?你怎么这么说话?那是你爸——”
“反正别再说。”春峥说着就又进了厕所。“怎么又去了啊?”妈妈在门外说。
春峥握住水箱拉绳,用力一拉,水箱一下子空了。水溅到了她的鞋上。春峥弯下腰,用右手伸进嗓子深处,一下,两下。刚才吃的晚饭,喝的汤药,都顺着便池最前面的窟窿眼,向地下奔涌而去。
春峥盯着那些东西想,人的躯壳里面,其实跟地下的下水道一样,装的都是不成形状的脏东西。
二
春峥的家就在乙楼四单元二楼,和小伊家楼上楼下。春峥妈妈叫何静秋,是火柴厂工人。爸爸蒋远民,是区新华书店的经理。春峥的学校离爸爸单位近,离妈妈单位远。而且,妈妈车间里有几十个人,爸爸办公室只有他自己。她就总去当爸爸办公室的第二个人,不仅能安静地写作业,还能随时到一楼书架里拿书看。
春峥是闻着满一楼的油墨味儿长大的。如果油墨味儿里掺了点儿别的什么味儿,她就会接连打上几个喷嚏。有一回,她妈妈来书店找她和爸爸,她一见到妈妈,就送上三个喷嚏。
“你身上全是火柴味儿。”妈妈低头在自己身上四下闻了闻,就退回到书店大门外去等了。
春峥喜欢爸爸身上的油墨味儿,她还在作文里详细描绘过那种味道。比她小两岁的弟弟秋石,直接把她的作文抄了交作业,结果被老师当成了范文。同学们问秋石,你爸身上那油墨味儿真那么好闻?秋石先一愣,才鬼鬼地笑了,说,听我姐胡扯吧!
春峥正在读初三,这学期期末的家长会,她让妈妈去开的。那是何静秋第一次给春峥开家长会,她洗头洗澡换衣服,说是怕自己满身的火柴味儿熏到别人,给春峥丢脸。
“咋不让你爸去了?”何静秋单位只剩个别车间还在生产。她在接到春峥指令时,真恨不得自己不是同事眼里的幸运儿。
“以后我的家长会都得你給我开。”春峥长了张不容置疑的鹅蛋脸儿。何静秋恨不得捧过那张脸亲上几口。只是恨不得而已,她知道自己不敢。说不出为什么,春峥就是个让她不敢的人。春峥决定的事,她也不敢问为什么。蒋远民、蒋春峥爷俩,是两个让她捉摸不透的人。她从不尝试去把他们俩捉摸透。她就是个愿意有人被自己捉摸不透的人。 春峥这两个月都是这么奇奇怪怪的。原来每天中午,她都去书店跟爸爸捧着一个大饭盒吃午饭,现在,何静秋却要分别给他们俩带饭。春峥说要在学校跟同学一起吃。也不知道每天满满的那一饭盒饭菜都吃到哪里去了,春峥这阵子越来越瘦。上个月,月经还突然没了。
何静秋吓坏了,赶紧找小伊爸爸给看。小伊爸爸说,春峥是内分泌失调,不要紧的,给开了中药调理。药是吃了,可内分泌还是没把月经还回来。
春峥不晓得内分泌的重要,甚至来不来月经也好像跟她无关。她只知道爸爸跟自己有关,爸爸办公桌抽屉里的那些信跟这个家有关。她一想起那些信就手脚冰凉,像第一次看到时一样。
那天起,爸爸在她眼里就变成了一个透明人。妈妈越是蒙在鼓里,春峥就越觉得自己对爸爸的一举一动都能洞穿。她不想告诉妈妈真相,她忧虑着那样就会彻底失去自己的家。她也不想和爸爸面对面揭开他的秘密。她担心爸爸会无措,会像一个慌张的孩子。她更担心爸爸会生气,会为了信里那个女人,训斥自己,责备自己窥探了他们的秘密。
这样的爸爸让春峥感到陌生。无论是可怜的爸爸,还是绝情的爸爸。春峥恐惧那样的陌生。她觉得只有折磨自己才最安全,折磨到一定程度,也许就会引起爸爸的惊慌——就像以前自己每次生病时,爸爸的惊慌。她还发现,唯一能藏住内心的,是一脸冷漠。
还有三天就是除夕,家里的煤气罐却空了。何静秋在煤气罐下面坐了一个铁盆,浇了一暖壶开水,勉强把那顿晚饭做完,就找出煤气证,对蒋远民说:“去,明天灌一罐新气回来,过年了。”
蒋远民换了个姿势躺着,“嗯”了一声。
“你明早就得去啊,万一人多,年前换不上,年可咋过?”
“那就不过。”
蒋远民嘟哝这一句,让何静秋瞠目结舌,哑在了床沿上。
“妈,证给我,明早我去。”春峥不容置疑的鹅蛋脸儿,挂着两条细长的弯眉毛,飘了过来。那弯弯的眉头还在蹙着,何静秋手里的煤气证已经被拿了过去。
“春峥啊,你哪儿行?一个姑娘家——”
“还有秋石。我和秋石一起去。”
“老蒋,你看——”
“去就去吧,都不小了,也该知道知道什么是生活了。”蒋远民居然一点波折也没有地同意了。
饭桌上,蒋远民说了个近期计划。近到就是大年初六的事情。
“初六,我要去趟大连。”
“大连?去干什么?哦!是老朱大叔?”
“对,我去看看。咱爹临走有话,不能忘了老朱大叔。”
“春峥,秋石,你们这位朱爷爷救过你爷爷的命。老朱大叔,他怎么了?”
“没怎么。可那么大岁数了,过了今天,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春峥抬起了眼睛,看了一眼蒋远民。她好像认得这句话似的。
秋石嘻嘻一笑,“爸,正好我放寒假呢,带我去呗!”
“也是啊,老蒋,孩子们正好放假,要不……”何静秋也像被提了个醒。
“大过年的去人家家里,那多麻烦人。以后再说吧。”蒋远民刚又低头吃饭,春峥就把眼皮睁了起来,扫了一眼对面的蒋远民,随即又撂了下去。
三
蒋远民在大连火车站坐了将近两个小时。就是干巴巴坐着,手里捏着张白底黑字的小硬纸壳。上面稍微大一点的几个字是,大连——营口。
他昨晚在火车上,好像一夜都没睡。一开始盖着火车上的被子,后来换成了他穿来的那件厚呢子大衣。那也还是热,手心和脚心像攥着炭火那么热。
他在下铺。坐起来往窗外看,火车好像融在了那一团漆黑当中。他收回了目光。再看下去,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了。原来,一抹黑的感觉,非但不能让人心静下来,反而吸得人心慌。
他点着打火机,看从贴身衬衫衣兜里拿出的东西。打火机没亮的时候,四下里的呼噜声像是被臭脚丫子味道烘托着的多重奏,高低粗细各不相同。打火机一亮,奏鸣曲的声音立马单薄了下来,有人翻身,有人“唉”,有人“啧”。
蒋远民只好又直挺挺地躺下了。手里攥着想看没看成的东西,一会儿双手压在自己屁股下,一会儿轮流放在胸脯上,肚子上。这五十二岁的胸脯不那么结实也不厚实啦!好在肚子几乎还是二十年前的那个肚子,稍微有点起伏,不过幅度并不大。
这阵子他对自己五十二岁的年龄和外貌,相当计较。小坤总在信里描绘他们初次见面的情形。浓黑的头发,深邃的眼神,挺拔的身材,俊秀的容貌。他对着镜子寻找那个二十七岁的自己,镜子老是嘲讽他。一会儿是书店员工们嘴里那个挺拔儒雅的蒋远民,一会儿是何静秋嘴里的秃毛鸡。
该信哪个?如果出现在依旧是当年模样的小坤面前的,是员工嘴里那个自己,那真是隨心所愿。万一是一只五十二岁的秃毛鸡,小坤那双翦水秋瞳里,该蓄满什么样的失望呢?
小坤当然还是当年的样子。二十年前,在火车站抱头痛哭过后,她还是好看得像南方的一株美人草。蒋远民这几个月总沉浸在当年与小坤生离死别的悲伤里。四年的婚姻,能想起来的都是蜜,是陆游唐婉最幸福时的郎情妾意。至于一个孩子也没怀上过,当时怎么就成了天那么大的一件事呢?母命难违,一千多年前的陆游情有可原,到了自己这里,那一千多年的人类进程,怎么就成了弹指一挥间,一点新气象也没有呢?
从三个月前接到小坤寄来的第一封信,开头一句“亲爱的民”,蒋远民的一忧一喜就都变成了心理活动。这么多年,在这个四口之家里,自己最缺的、最亏欠自己的,就是心理活动。他陡然意识到。
父母在的时候,他肩扛六口之家的扁担。父母走后,他还是挑着扁担两头,一点没见轻巧。跟何静秋,一个火柴厂的女工,能有什么共同语言?对俩孩子,一个总打针吃药、捧在手心怕化,一个今天跑屋顶、明天掉菜窖,扯得他一颗心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
身在文化部门,红颜知己也有过几个。如果门槛放低一点,个数会更多。可是那又能怎么样?自己父母是何静秋伺候走的,两个孩子就是四口之家的门神,一想到他们俩,那些不清不楚的一段又一段,也就罢了,罢了。 对面这男人刚好相反。瘦,套件马褂就是马三立。但是也太巧了。至少他跟小坤和她丈夫,是同事。
他刚才看清黑白照片上的我和小坤了吗?蒋远民的余光透过烟雾在对面男人脸上探寻。
他的手伸进了呢子大衣的口袋。谢天谢地,这张照片没落在旅馆里。小坤让他给她剥橘子,刚吃了一瓣就抱怨他手笨,拿去这张照片看。她的脸就僵住了。她说他把何静秋和春峥搂得那么紧呢,就跟搂着一大一小两个情人似的,就跟怕她们跑了似的。第二瓣橘子他下意识地放在了自己嘴里。真是下意识,没有喂女人吃东西的习惯。小坤就放下了照片,盯着窗帘发愣。
幸好,照片就被顺手放回了大衣兜里。蒋远民庆幸着。这是不是下意识呢?他说不清楚。
大连到了。他和“马三立”要分道扬镳了。
“再會。”瘦男人说。
“好,再会。”不要再会。蒋远民心里更真诚地说道。
五
蒋远民上了大连往吉林去的火车,心里是满满的负疚。也不知道老朱大叔到底还在不在了,何静秋给拿的那些东北特产,都变成了小坤给她老妈和大哥的年后礼。还不知道小坤是怎么编排那些东西来历的,如果说是他给带去的——蒋远民知道,不仅东西得被扔掉,他也得被骂。
谁给的?
吉林的同学呗。
哪个同学?谁呀?
说了你还认识呀?
你可别扯没用的,小坤,现在四平八稳的。你们俩活该不是夫妻。
你说什么呢?
我说错了?睡了四年没孩子,他再娶你再嫁,都当爹当妈了。
蒋远民完全能想出小坤老妈的语气。她当了自己四年的丈母娘。她大哥能怎么说,蒋远民理不清楚。反正不会是好话,那家伙心胸狭隘,当年就撸胳膊挽袖子的嚷嚷,老蒋家活该断子绝孙,竟然休了我妹妹!
断子绝孙。这话让自己妈气哭了多少回。她说,你爹和你今天挨斗,明天挨整,那小坤也是受不了这苦日子了。真不能生孩子?谁知道是不是避孕?
娶了何静秋进门,还是两年没怀孕。老妈这回哭得更伤心了。咱们家没做过坏事,怎么就被咒得断子绝孙了?
春峥来得多不容易啊!生她的时候,人到中年的蒋远民头发都见稀了。春峥从小就爱读书,学习好,模样也俊俏。就是爱发烧感冒。对啊,这孩子的例假怎么就没了呢?小伊他爸医术最好了,知根知底的。静秋说按时喝药了,那怎么还是没来呢?这么大的事,这个何静秋,不能给孩子耽误了吧?
到了秋石,那是老蒋家名副其实的孙子。这孩子聪明,淘小子都聪明。假期作业从来只写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中间都让春峥给写。不过成绩也不差,人也没有坏毛病。
秋石奶奶和爷爷说了,这是遗传,是家风,胎带的。
小坤回了营口老家,嫁了那矮胖子,很快就有了孩子。那俩孩子都比春峥大。蒋远民心里又皱起了疙瘩。前一阵子了无痕迹的疙瘩,这会儿重新聚拢成原形了。
春峥有一阵子不去办公室了。还有一阵子不好好说话了。她是早恋了?例假还没了……蒋远民心里像有什么东西轰然倒了。不可能。春峥主意正,她不会那么糊涂。他把倒了的东西又扶了起来。
那是怎么回事?她确实瘦了。是故意减肥把内分泌减紊乱了?她也不胖啊!秋石这学期成绩倒是平稳,班里第九。他如果不耍小聪明,还能提高。主要还是春峥。春峥,春峥,难道看到小坤的信了?蒋远民心里一震。
小坤往旅馆打了那个电话。她说,快走,快走,我丈夫知道了。怎么知道的?小坤不是说早已安排好了,还说四天四夜都安排好了?这才两天啊!
疑惑和困意反复冲撞着和衣而卧的蒋远民。他把被子盖在呢子大衣外面,想念家里的暖气和软床。一个体面的男人,真不该这么折腾。在一个小得让人紧张的旅馆,从踏进去第一步开始,体面就丝毫不剩了。他出差去开会,从没住过这么小这么阴暗的旅馆,满屋子都是提心吊胆的味道。他夜里也没搂过这么干燥的女人。她那套扎眼的红色内衣里面,该湿润的地方却没有一处不是干燥的。像海风吹多了,把水分都吹成了盐。润滑剂那东西简直是男人的灭火器。
蒋远民侧过身子。他好像又被信里信外的反差给硌了一下,那么不舒服,非得翻个身不可。
如果真是那胖男人知道了,找到吉林来,找到乙楼来,怎么办?
万一小坤一冲动跟他离了婚——再来找自己,可怎么办?
那四年的甜蜜,其实是不禁想的。一口一个爱,不也还是离了婚?这十八年,何静秋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春峥,秋石,各有各的可爱。何静秋才四十多岁,那是什么状态?小坤什么状态?让自己下半辈子伺候一个擅长于纸上谈兵的绝了经的女人?
困意全没了。蒋远民坐了起来,点了支烟。
“掐了呗!把我呛醒了。”头上很快就传来声音。
掐了烟,他只好又躺下。这个家要是没了何静秋,那个驴一样皮实的女人,俩孩子就完了。没了这么好的两个孩子,我蒋远民活着为了啥啊?
何静秋,那个小母鸡一样丰满肉感的女人!那个能随时滋润我的、轻信好说话的女人!
六
火车站的人真多。每次来,都是这么满满的。
以前出门回来,那娘仨总会来出站口接自己。春峥挂在自己胸前,秋石一跃就上了自己的后背。大包小裹都是何静秋拎着。
“爸!爸!哎呀,真是我爸!”秋石跑了过来,笑嘻嘻的。后面跟着春峥和静秋。
“秋石?你怎么来了?”蒋远民像脚底安了磁铁,定在了原地。
“我们刚下火车啊!”
“下火车?去哪儿了,你们?”
“大连啊!朱爷爷家。”蒋远民直挺挺站着,看那娘俩走过来。他只想把时间拨回两天前,背着何静秋给带的特产,从火车上下来,直奔大连工人大学后面那趟住宅。
春峥站在静秋前面,先开了口。“爸,我就跟我妈说嘛,你临时去大连开会去了,没顾上去朱爷爷家。准是这么回事吧?”
春峥蹲在厕所里,左手一直攥着水箱的拉绳。她知道水早就满了,可她不拉手里的绳子。
“蒋春峥!你掉下水道里了吗?”秋石来厕所门口嚷嚷的时候,春峥就把水箱里的水都放出来。秋石在门外骂她,“下水道淹死你!”骂着就往大门外跑了。春峥弄出的水声,让他马上就要尿裤子了。
春峥继续在厕所里蹲着。她的腿已经麻了一次又一次,脚早就不是她的了。到她妈妈来喊她第三次的时候,她知道自己不得不腾地方了。弟弟是男孩子,出去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就能处理多余的水。可是妈妈不行。外面冰天雪地的,公厕还离得那么远。
“便出来没有?来了没有?”妈妈一边扑进厕所,一边急切地打量扶门框站着的春峥。
“这可怎么办?药也吃了——啥味儿也没有——这可怎么办?”妈妈闻了又闻,“那也别总在里面蹲着啊!”
春峥试着往前迈一步,却差点跪在了地上。秋石推门回来了。他伸手就往春峥左腿一捶,春峥故意“哎哟”一声,右腿还是没躲过。秋石一拳接一拳地捶着春峥右腿。
“你捶错了,秋石!左腿,左腿呀!”
“我才不上当!”秋石捶着,还加上另一只手来捏。春峥连告饶的份儿都没了,“嗷”的一声叫。
“秋石,干什么?没轻没重的!”妈妈从厕所出来了,裤子还没提好,“你姐例假没了,就是你给吓的。”
“立架?啥玩意儿?咋没的?”
“说了你也不懂。反正,再跟你姐动手,就让你爸揍你!”
“揍他干啥?”春峥的脸子真像门帘子。
“你不懂好赖呀?”妈妈盯着春峥说撂下就撂下的鹅蛋脸,语气里却一点责怪也没有。
春峥像在跟自己赌气,眉头微微皱着,像是不打算捋平了一样。秋石穿过两个女人,到了厨房。“妈,她天天总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还让我爸揍我?”
“你洗手,别碰桌子!去叫你爸。”
“让春峥叫,她比我离得近。”
“那你去,春峥。”
“你们先吃吧,我去还小伊物理笔记。”
春峥进屋取笔记的时候,看见爸爸躺在床上,直挺挺的,两只手平放在自己屁股下面。
“见饭都不亲了!”妈妈也跟她进来了,“蒋老爷,起来吧!”她在叫爸爸。
春峥拿了笔记,眼睛一抬,恰好看见爸爸正在睁开眼睛。春峥又像撂门帘一样垂下了眼皮。
“哦——吃饭了?”床上的在边起边说着,“那春峥还要干什么去?”爸爸问完,妈妈就对春峥说:“春峥,吃完再去,不差这一会儿。”
“你们先吃吧。”春峥开门出去了。
到她回来的时候,厨房里只留了一副碗筷,一只盘子里放着两样菜,那是单给她留的。旁边是一碗煮好的汤药,一杯白水。秋石进小屋写作业去了,她听见妈妈在大屋跟爸爸嘀咕。
“一天两碗汤药,喝半个月了,也该来了啊!”爸爸一定又躺下了。他这两个月一直这个样子。书也不看,电视也不看,进了家门就躺着,也听不见呼噜声。
“要不,我再去求求小伊她爸,让他给春峥换付方子?”
“换什么换?年头多了,有规律就好了。”春峥的脸一僵,举着筷子的手有点哆嗦。
“她十三就成人了,两年了,从第一次来,可就是月月来的呀!”妈妈越说越焦虑似的,“这都两个月没有了,人也变瘦,老蒋——”
“接着吃药就好了!”爸爸打断了妈妈的唠叨,很不耐烦。他恨不得满屋子只有他自己,直挺挺躺在那里不知道想什么。春峥含着饭的嘴唇也哆嗦了起来。
“妈——妈——”春峥在厨房召唤。妈妈很快就过来了。
“你不要再跟他说我那件事。”春峥的眉头又微微蹙起。
“他?你怎么这么说话?那是你爸——”
“反正别再说。”春峥说着就又进了厕所。“怎么又去了啊?”妈妈在门外说。
春峥握住水箱拉绳,用力一拉,水箱一下子空了。水溅到了她的鞋上。春峥弯下腰,用右手伸进嗓子深处,一下,两下。刚才吃的晚饭,喝的汤药,都顺着便池最前面的窟窿眼,向地下奔涌而去。
春峥盯着那些东西想,人的躯壳里面,其实跟地下的下水道一样,装的都是不成形状的脏东西。
二
春峥的家就在乙楼四单元二楼,和小伊家楼上楼下。春峥妈妈叫何静秋,是火柴厂工人。爸爸蒋远民,是区新华书店的经理。春峥的学校离爸爸单位近,离妈妈单位远。而且,妈妈车间里有几十个人,爸爸办公室只有他自己。她就总去当爸爸办公室的第二个人,不仅能安静地写作业,还能随时到一楼书架里拿书看。
春峥是闻着满一楼的油墨味儿长大的。如果油墨味儿里掺了点儿别的什么味儿,她就会接连打上几个喷嚏。有一回,她妈妈来书店找她和爸爸,她一见到妈妈,就送上三个喷嚏。
“你身上全是火柴味儿。”妈妈低头在自己身上四下闻了闻,就退回到书店大门外去等了。
春峥喜欢爸爸身上的油墨味儿,她还在作文里详细描绘过那种味道。比她小两岁的弟弟秋石,直接把她的作文抄了交作业,结果被老师当成了范文。同学们问秋石,你爸身上那油墨味儿真那么好闻?秋石先一愣,才鬼鬼地笑了,说,听我姐胡扯吧!
春峥正在读初三,这学期期末的家长会,她让妈妈去开的。那是何静秋第一次给春峥开家长会,她洗头洗澡换衣服,说是怕自己满身的火柴味儿熏到别人,给春峥丢脸。
“咋不让你爸去了?”何静秋单位只剩个别车间还在生产。她在接到春峥指令时,真恨不得自己不是同事眼里的幸运儿。
“以后我的家长会都得你給我开。”春峥长了张不容置疑的鹅蛋脸儿。何静秋恨不得捧过那张脸亲上几口。只是恨不得而已,她知道自己不敢。说不出为什么,春峥就是个让她不敢的人。春峥决定的事,她也不敢问为什么。蒋远民、蒋春峥爷俩,是两个让她捉摸不透的人。她从不尝试去把他们俩捉摸透。她就是个愿意有人被自己捉摸不透的人。 春峥这两个月都是这么奇奇怪怪的。原来每天中午,她都去书店跟爸爸捧着一个大饭盒吃午饭,现在,何静秋却要分别给他们俩带饭。春峥说要在学校跟同学一起吃。也不知道每天满满的那一饭盒饭菜都吃到哪里去了,春峥这阵子越来越瘦。上个月,月经还突然没了。
何静秋吓坏了,赶紧找小伊爸爸给看。小伊爸爸说,春峥是内分泌失调,不要紧的,给开了中药调理。药是吃了,可内分泌还是没把月经还回来。
春峥不晓得内分泌的重要,甚至来不来月经也好像跟她无关。她只知道爸爸跟自己有关,爸爸办公桌抽屉里的那些信跟这个家有关。她一想起那些信就手脚冰凉,像第一次看到时一样。
那天起,爸爸在她眼里就变成了一个透明人。妈妈越是蒙在鼓里,春峥就越觉得自己对爸爸的一举一动都能洞穿。她不想告诉妈妈真相,她忧虑着那样就会彻底失去自己的家。她也不想和爸爸面对面揭开他的秘密。她担心爸爸会无措,会像一个慌张的孩子。她更担心爸爸会生气,会为了信里那个女人,训斥自己,责备自己窥探了他们的秘密。
这样的爸爸让春峥感到陌生。无论是可怜的爸爸,还是绝情的爸爸。春峥恐惧那样的陌生。她觉得只有折磨自己才最安全,折磨到一定程度,也许就会引起爸爸的惊慌——就像以前自己每次生病时,爸爸的惊慌。她还发现,唯一能藏住内心的,是一脸冷漠。
还有三天就是除夕,家里的煤气罐却空了。何静秋在煤气罐下面坐了一个铁盆,浇了一暖壶开水,勉强把那顿晚饭做完,就找出煤气证,对蒋远民说:“去,明天灌一罐新气回来,过年了。”
蒋远民换了个姿势躺着,“嗯”了一声。
“你明早就得去啊,万一人多,年前换不上,年可咋过?”
“那就不过。”
蒋远民嘟哝这一句,让何静秋瞠目结舌,哑在了床沿上。
“妈,证给我,明早我去。”春峥不容置疑的鹅蛋脸儿,挂着两条细长的弯眉毛,飘了过来。那弯弯的眉头还在蹙着,何静秋手里的煤气证已经被拿了过去。
“春峥啊,你哪儿行?一个姑娘家——”
“还有秋石。我和秋石一起去。”
“老蒋,你看——”
“去就去吧,都不小了,也该知道知道什么是生活了。”蒋远民居然一点波折也没有地同意了。
饭桌上,蒋远民说了个近期计划。近到就是大年初六的事情。
“初六,我要去趟大连。”
“大连?去干什么?哦!是老朱大叔?”
“对,我去看看。咱爹临走有话,不能忘了老朱大叔。”
“春峥,秋石,你们这位朱爷爷救过你爷爷的命。老朱大叔,他怎么了?”
“没怎么。可那么大岁数了,过了今天,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春峥抬起了眼睛,看了一眼蒋远民。她好像认得这句话似的。
秋石嘻嘻一笑,“爸,正好我放寒假呢,带我去呗!”
“也是啊,老蒋,孩子们正好放假,要不……”何静秋也像被提了个醒。
“大过年的去人家家里,那多麻烦人。以后再说吧。”蒋远民刚又低头吃饭,春峥就把眼皮睁了起来,扫了一眼对面的蒋远民,随即又撂了下去。
三
蒋远民在大连火车站坐了将近两个小时。就是干巴巴坐着,手里捏着张白底黑字的小硬纸壳。上面稍微大一点的几个字是,大连——营口。
他昨晚在火车上,好像一夜都没睡。一开始盖着火车上的被子,后来换成了他穿来的那件厚呢子大衣。那也还是热,手心和脚心像攥着炭火那么热。
他在下铺。坐起来往窗外看,火车好像融在了那一团漆黑当中。他收回了目光。再看下去,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了。原来,一抹黑的感觉,非但不能让人心静下来,反而吸得人心慌。
他点着打火机,看从贴身衬衫衣兜里拿出的东西。打火机没亮的时候,四下里的呼噜声像是被臭脚丫子味道烘托着的多重奏,高低粗细各不相同。打火机一亮,奏鸣曲的声音立马单薄了下来,有人翻身,有人“唉”,有人“啧”。
蒋远民只好又直挺挺地躺下了。手里攥着想看没看成的东西,一会儿双手压在自己屁股下,一会儿轮流放在胸脯上,肚子上。这五十二岁的胸脯不那么结实也不厚实啦!好在肚子几乎还是二十年前的那个肚子,稍微有点起伏,不过幅度并不大。
这阵子他对自己五十二岁的年龄和外貌,相当计较。小坤总在信里描绘他们初次见面的情形。浓黑的头发,深邃的眼神,挺拔的身材,俊秀的容貌。他对着镜子寻找那个二十七岁的自己,镜子老是嘲讽他。一会儿是书店员工们嘴里那个挺拔儒雅的蒋远民,一会儿是何静秋嘴里的秃毛鸡。
该信哪个?如果出现在依旧是当年模样的小坤面前的,是员工嘴里那个自己,那真是隨心所愿。万一是一只五十二岁的秃毛鸡,小坤那双翦水秋瞳里,该蓄满什么样的失望呢?
小坤当然还是当年的样子。二十年前,在火车站抱头痛哭过后,她还是好看得像南方的一株美人草。蒋远民这几个月总沉浸在当年与小坤生离死别的悲伤里。四年的婚姻,能想起来的都是蜜,是陆游唐婉最幸福时的郎情妾意。至于一个孩子也没怀上过,当时怎么就成了天那么大的一件事呢?母命难违,一千多年前的陆游情有可原,到了自己这里,那一千多年的人类进程,怎么就成了弹指一挥间,一点新气象也没有呢?
从三个月前接到小坤寄来的第一封信,开头一句“亲爱的民”,蒋远民的一忧一喜就都变成了心理活动。这么多年,在这个四口之家里,自己最缺的、最亏欠自己的,就是心理活动。他陡然意识到。
父母在的时候,他肩扛六口之家的扁担。父母走后,他还是挑着扁担两头,一点没见轻巧。跟何静秋,一个火柴厂的女工,能有什么共同语言?对俩孩子,一个总打针吃药、捧在手心怕化,一个今天跑屋顶、明天掉菜窖,扯得他一颗心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
身在文化部门,红颜知己也有过几个。如果门槛放低一点,个数会更多。可是那又能怎么样?自己父母是何静秋伺候走的,两个孩子就是四口之家的门神,一想到他们俩,那些不清不楚的一段又一段,也就罢了,罢了。 对面这男人刚好相反。瘦,套件马褂就是马三立。但是也太巧了。至少他跟小坤和她丈夫,是同事。
他刚才看清黑白照片上的我和小坤了吗?蒋远民的余光透过烟雾在对面男人脸上探寻。
他的手伸进了呢子大衣的口袋。谢天谢地,这张照片没落在旅馆里。小坤让他给她剥橘子,刚吃了一瓣就抱怨他手笨,拿去这张照片看。她的脸就僵住了。她说他把何静秋和春峥搂得那么紧呢,就跟搂着一大一小两个情人似的,就跟怕她们跑了似的。第二瓣橘子他下意识地放在了自己嘴里。真是下意识,没有喂女人吃东西的习惯。小坤就放下了照片,盯着窗帘发愣。
幸好,照片就被顺手放回了大衣兜里。蒋远民庆幸着。这是不是下意识呢?他说不清楚。
大连到了。他和“马三立”要分道扬镳了。
“再會。”瘦男人说。
“好,再会。”不要再会。蒋远民心里更真诚地说道。
五
蒋远民上了大连往吉林去的火车,心里是满满的负疚。也不知道老朱大叔到底还在不在了,何静秋给拿的那些东北特产,都变成了小坤给她老妈和大哥的年后礼。还不知道小坤是怎么编排那些东西来历的,如果说是他给带去的——蒋远民知道,不仅东西得被扔掉,他也得被骂。
谁给的?
吉林的同学呗。
哪个同学?谁呀?
说了你还认识呀?
你可别扯没用的,小坤,现在四平八稳的。你们俩活该不是夫妻。
你说什么呢?
我说错了?睡了四年没孩子,他再娶你再嫁,都当爹当妈了。
蒋远民完全能想出小坤老妈的语气。她当了自己四年的丈母娘。她大哥能怎么说,蒋远民理不清楚。反正不会是好话,那家伙心胸狭隘,当年就撸胳膊挽袖子的嚷嚷,老蒋家活该断子绝孙,竟然休了我妹妹!
断子绝孙。这话让自己妈气哭了多少回。她说,你爹和你今天挨斗,明天挨整,那小坤也是受不了这苦日子了。真不能生孩子?谁知道是不是避孕?
娶了何静秋进门,还是两年没怀孕。老妈这回哭得更伤心了。咱们家没做过坏事,怎么就被咒得断子绝孙了?
春峥来得多不容易啊!生她的时候,人到中年的蒋远民头发都见稀了。春峥从小就爱读书,学习好,模样也俊俏。就是爱发烧感冒。对啊,这孩子的例假怎么就没了呢?小伊他爸医术最好了,知根知底的。静秋说按时喝药了,那怎么还是没来呢?这么大的事,这个何静秋,不能给孩子耽误了吧?
到了秋石,那是老蒋家名副其实的孙子。这孩子聪明,淘小子都聪明。假期作业从来只写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中间都让春峥给写。不过成绩也不差,人也没有坏毛病。
秋石奶奶和爷爷说了,这是遗传,是家风,胎带的。
小坤回了营口老家,嫁了那矮胖子,很快就有了孩子。那俩孩子都比春峥大。蒋远民心里又皱起了疙瘩。前一阵子了无痕迹的疙瘩,这会儿重新聚拢成原形了。
春峥有一阵子不去办公室了。还有一阵子不好好说话了。她是早恋了?例假还没了……蒋远民心里像有什么东西轰然倒了。不可能。春峥主意正,她不会那么糊涂。他把倒了的东西又扶了起来。
那是怎么回事?她确实瘦了。是故意减肥把内分泌减紊乱了?她也不胖啊!秋石这学期成绩倒是平稳,班里第九。他如果不耍小聪明,还能提高。主要还是春峥。春峥,春峥,难道看到小坤的信了?蒋远民心里一震。
小坤往旅馆打了那个电话。她说,快走,快走,我丈夫知道了。怎么知道的?小坤不是说早已安排好了,还说四天四夜都安排好了?这才两天啊!
疑惑和困意反复冲撞着和衣而卧的蒋远民。他把被子盖在呢子大衣外面,想念家里的暖气和软床。一个体面的男人,真不该这么折腾。在一个小得让人紧张的旅馆,从踏进去第一步开始,体面就丝毫不剩了。他出差去开会,从没住过这么小这么阴暗的旅馆,满屋子都是提心吊胆的味道。他夜里也没搂过这么干燥的女人。她那套扎眼的红色内衣里面,该湿润的地方却没有一处不是干燥的。像海风吹多了,把水分都吹成了盐。润滑剂那东西简直是男人的灭火器。
蒋远民侧过身子。他好像又被信里信外的反差给硌了一下,那么不舒服,非得翻个身不可。
如果真是那胖男人知道了,找到吉林来,找到乙楼来,怎么办?
万一小坤一冲动跟他离了婚——再来找自己,可怎么办?
那四年的甜蜜,其实是不禁想的。一口一个爱,不也还是离了婚?这十八年,何静秋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春峥,秋石,各有各的可爱。何静秋才四十多岁,那是什么状态?小坤什么状态?让自己下半辈子伺候一个擅长于纸上谈兵的绝了经的女人?
困意全没了。蒋远民坐了起来,点了支烟。
“掐了呗!把我呛醒了。”头上很快就传来声音。
掐了烟,他只好又躺下。这个家要是没了何静秋,那个驴一样皮实的女人,俩孩子就完了。没了这么好的两个孩子,我蒋远民活着为了啥啊?
何静秋,那个小母鸡一样丰满肉感的女人!那个能随时滋润我的、轻信好说话的女人!
六
火车站的人真多。每次来,都是这么满满的。
以前出门回来,那娘仨总会来出站口接自己。春峥挂在自己胸前,秋石一跃就上了自己的后背。大包小裹都是何静秋拎着。
“爸!爸!哎呀,真是我爸!”秋石跑了过来,笑嘻嘻的。后面跟着春峥和静秋。
“秋石?你怎么来了?”蒋远民像脚底安了磁铁,定在了原地。
“我们刚下火车啊!”
“下火车?去哪儿了,你们?”
“大连啊!朱爷爷家。”蒋远民直挺挺站着,看那娘俩走过来。他只想把时间拨回两天前,背着何静秋给带的特产,从火车上下来,直奔大连工人大学后面那趟住宅。
春峥站在静秋前面,先开了口。“爸,我就跟我妈说嘛,你临时去大连开会去了,没顾上去朱爷爷家。准是这么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