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新课改不断推进,以及家长、学校提出“向课堂要成效”的要求,教师必须找到一种“新教法”与之相适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目标。那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抓住课文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重点,明确教学目标。课文重点、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要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紧抓住课文的重点,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明确一堂课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切不可什么都抓,都没有抓透,上课前要认真地选几个知识点或训练点纵横延伸。选的“点”要恰当,在课文中能起“点睛”作用或关键作用。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研究表明:一個人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参与活动的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表现欲大大增强,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人云亦云”,帮助他们确立自主的人格。如我在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先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诗文,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动笔画出曲中所描写的景物,写出字里行间作者所流露的情感,班上40位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地进行想象和联想,所画出的画个性色彩十足,风格各有千秋,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被调动,图画完了基本上能当堂背诵下这首小曲。这种活跃式的课堂氛围,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轻松掌握了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这四项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总任务。阅读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基础。方式多样,如听教师读优秀的课文,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别人的习作方法,反复地朗读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行阅读教学,通过阅读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要想学生达到此目标必须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书来读,从书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把读书的感受与老师、家长、朋友共同分享。教师要适当地选一些课外经典的、优美的篇章,利用课堂跟学生一起分析文章,体会优美的语句,积累好词好句。教师可以开列书目,向学生推荐名家名著及最近佳作,让学生广泛涉猎,汲取百家之长,通过接触语言材料,积累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了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教师还可以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名篇好段推荐会、名人读书讲座、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读书的能力。坚持阅读,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做到厚积薄发。除了阅读之外,还可以坚持让学生写周记、读书笔记、摘佳句,积累素材,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四、发挥板书的作用
  板书图示简明、概括、浓缩,有利于加大信息量的输出,缩短教学时间。就课堂教学而言,一节课内教师向学生输出多少信息量,学生能接受多少信息量,这是评价课堂效率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信息量输出少,教学时间拉得过长,教学节奏缓慢,绝不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提炼”艺术。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这种“浓缩”,往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和点睛之笔,把最重要的语言信息传输给学生。好的板书图示设计,可以对讲课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图示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我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挖掘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精心设计出板书图示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是边讲述边板书,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板书图示能加强刺激的程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正是利用板书图示的这一优势,一“点”突破,全“篇”皆通,教与学的效率都提高了。
  板书图示形象、直观、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学习知识,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听和看两个方面。学生接受和感知信息的两条主要渠道中,看比听更重要。板书图示正是符合这个感知原理。因为它直观、形象,把语言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用不同的线条、符号、色彩标示出来,显得突出而醒目,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储存信息,即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来加强的。表象是记忆的主要形式,也是记忆的主要内容。有了表象,人们就能再现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从而进行比较和联系。板书图示教学,正是将文学的内容概括为图示表象。学生通过图示表象,进行形象记忆,往往记得更牢、更准确。我在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时,都力求文字美、结构美、布局美、线条美、色彩美、图示美,使之与教材的核心内容完美统一。因此,好的板书图示,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板书图示法,根据美法原则,设计出优美的有审美意义的图示方案,教学中就会寓教于乐,寓智于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实践,需要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其他文献
高三语文教学应该怎么开展,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效率提高,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收获了高三语文教学的几点经验。  1.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确保教学对路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  1.1细化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摘 要: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做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智慧,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好语文,能经常享受到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性学习 培养方法  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人翁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自觉地把自己看做是教育的对象,积极寻找发展机
摘 要: 初中语文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注重效率的今天,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刻不容缓。新课改要求打造更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所以应对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效率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新课改实施普及,教育界更关心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语文不如数学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情感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成为有同情心和事业心,有抱负、有理想的新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