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教具准备:每位学生一个信封,4人一小组,尽量使每组中信封里的材料都不一样。信封里装有钉子板的16人,装有4根短小棒的4人。装有4根长小棒的有4人,装有2根长小棒、2根短小棒的有8人,装有3根短小棒、1根长小棒的有2人。装有完全相同的三角板的有12人,装有不一样的两个三角板的有2人。
师:听说我们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你们能想办法利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信封里的材料做出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无法完成任务的学生共4位,让他们看看同座的)
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用钉子板围成了长方形。两条长边5格,两条短边都是3格。
生2:我是用钉子板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都是4格。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是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
生4:我也是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了一个正方形,不过我这4根小棒要比他的4根都短。
生5:我是用了4根不一样长的小棒摆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怎么不一样长呀?
生5:我这4根小棒中有两根长一点的小棒,两根短一点的小棒,这样就摆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两位同学的材料也是小棒,但是他们摆不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请这两位同学把手中的材料拿起来给大家看看,为什么摆不成呀?
生6:我的信封里装的是3根短小棒和1根长小棒,既摆不成长方形也摆不成正方形。
生7:我的也是。
师:有办法解决吗?
生1:把他们手中的长小棒变得和短的一样长,就可以摆成正方形了。
生2:只要把xx手中的那根长小棒和xx的短小棒换一下,他们就能摆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师:现在他们的问题解决了。
师:还有用别的方法做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吗?
生:我是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像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还有别的吗?
生:我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你的三角板为什么没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呢?怎么办呢?
生:我的三角板是一副的,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就可以拼了,我跟xx交换一个三角板就行了。
师:小朋友,凭着你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印象和刚才做图形的体验,你感觉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猜想、汇报。(教师板书)
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体验学习正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金钥匙。同样的教具,在给学生运用时进行了一些变化,让学生得到不同的操作材料,利用这些材料来探索所要研究的知识,其中设计的手中的材料无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这一环节,则充分体现出操作的价值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思考,便于后面的教学,便于知识的形成,尽管这种体验是建立在个别学生没能完成教师的任务上的,但学生的感触还是很深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得恰到好处,整个教学活动都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学生只有经历在主动的探索建构中习得知识。才会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才能学以致用,才会终生难忘。
师:听说我们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你们能想办法利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信封里的材料做出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无法完成任务的学生共4位,让他们看看同座的)
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用钉子板围成了长方形。两条长边5格,两条短边都是3格。
生2:我是用钉子板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都是4格。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是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
生4:我也是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了一个正方形,不过我这4根小棒要比他的4根都短。
生5:我是用了4根不一样长的小棒摆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怎么不一样长呀?
生5:我这4根小棒中有两根长一点的小棒,两根短一点的小棒,这样就摆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两位同学的材料也是小棒,但是他们摆不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请这两位同学把手中的材料拿起来给大家看看,为什么摆不成呀?
生6:我的信封里装的是3根短小棒和1根长小棒,既摆不成长方形也摆不成正方形。
生7:我的也是。
师:有办法解决吗?
生1:把他们手中的长小棒变得和短的一样长,就可以摆成正方形了。
生2:只要把xx手中的那根长小棒和xx的短小棒换一下,他们就能摆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师:现在他们的问题解决了。
师:还有用别的方法做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吗?
生:我是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像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还有别的吗?
生:我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你的三角板为什么没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呢?怎么办呢?
生:我的三角板是一副的,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就可以拼了,我跟xx交换一个三角板就行了。
师:小朋友,凭着你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印象和刚才做图形的体验,你感觉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猜想、汇报。(教师板书)
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体验学习正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金钥匙。同样的教具,在给学生运用时进行了一些变化,让学生得到不同的操作材料,利用这些材料来探索所要研究的知识,其中设计的手中的材料无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这一环节,则充分体现出操作的价值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思考,便于后面的教学,便于知识的形成,尽管这种体验是建立在个别学生没能完成教师的任务上的,但学生的感触还是很深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得恰到好处,整个教学活动都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学生只有经历在主动的探索建构中习得知识。才会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才能学以致用,才会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