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篇文章针对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影响因素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营造出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积极开展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强化数学课堂中的自我反思环节等。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教育者也要积极的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在新旧知识的交替阶段中,学生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感觉,为了能够将存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障碍成功清除,教育者要整合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发挥出自身的教学价值。
二、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能力
由于受到了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高中数学教育者的教学理念都非常呆板且落后,他们不仅没有为学生预留出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基础,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形成。基于此种情况,数学教育者应当不断的审视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来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
(二)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课程是高考中的一门必考科目,并且其具有着课时多、比重大以及难度高等特点,从而会容易让学生对其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如果数学教育者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内化程度,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让他们对数学课程产生反感。不难想象,在缺少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中会表现的十分懒散且不主动,从而导致高中数学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出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重点强调了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心甘情愿的从课堂主宰者转变成为课堂引导者,为学生创造出自由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還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身边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喜好,帮助他们打消学习顾虑的同时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在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育者所采用的是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经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前昏昏欲睡的尴尬情景,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较低。为此,高中数学教育者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出轻松有趣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育者可以以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来作为课程引导:将一张厚度约为0.1mm的报纸反复对折30次以后,报纸的厚度会是多少?学生纷纷表示厚度一定不会太厚,并且开始亲自动手来验证。当教育者告知学生,如果完成这个操作后,报纸的厚度将高过珠穆朗玛峰,学生在听到后觉得十分诧异,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探究欲望。随即,教育者要做出如下引导:带领学生一同推导公式,h=a30=(2×0.1)×229=0.1×230(mm)=105(m),求得最终结果为大于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不难看出,通过这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原本十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处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巧妙设计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的学习大致可以被分为感知新知、理解内涵、巩固旧知等几个方面,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将数学知识巧妙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首先,教育者要根据此堂课程的教学要点来设置思考问题,并给学生预留出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其次,要分别根据模糊点与分散点来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区分课程重点;最后,要保证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同时还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除去上文中所提到的几点提问要素以外,教育者还要调节好课堂中的问题数量,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到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与压力。
(三)强化数学课堂中的自我反思环节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自我反思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来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与学习效果来展开反思,其中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等,同时还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组内对所学内容展开讨论,从中发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及时的制定出整改方案。例如在学习集合课程时,很多学生都不能够较好的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教育者就可以选取一些犯错率较高且具有教学针对性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已知集合A和B,A={1,x,x2-x},B={1,2,x}假设这两个集合相等,那么x的值是多少?由于很多学生在计算此类问题时会忽略掉集合元素的互易性特点,因此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从头开始思考,最终得出x=-1的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秦萨维.从一节习题课的教学设计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120-122.
[2]赵兰.高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影响因素与转化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78.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教育者也要积极的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在新旧知识的交替阶段中,学生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感觉,为了能够将存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障碍成功清除,教育者要整合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发挥出自身的教学价值。
二、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能力
由于受到了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高中数学教育者的教学理念都非常呆板且落后,他们不仅没有为学生预留出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基础,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形成。基于此种情况,数学教育者应当不断的审视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来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
(二)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课程是高考中的一门必考科目,并且其具有着课时多、比重大以及难度高等特点,从而会容易让学生对其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如果数学教育者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内化程度,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让他们对数学课程产生反感。不难想象,在缺少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中会表现的十分懒散且不主动,从而导致高中数学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出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重点强调了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心甘情愿的从课堂主宰者转变成为课堂引导者,为学生创造出自由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還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身边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喜好,帮助他们打消学习顾虑的同时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在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育者所采用的是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经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前昏昏欲睡的尴尬情景,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较低。为此,高中数学教育者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出轻松有趣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育者可以以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来作为课程引导:将一张厚度约为0.1mm的报纸反复对折30次以后,报纸的厚度会是多少?学生纷纷表示厚度一定不会太厚,并且开始亲自动手来验证。当教育者告知学生,如果完成这个操作后,报纸的厚度将高过珠穆朗玛峰,学生在听到后觉得十分诧异,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探究欲望。随即,教育者要做出如下引导:带领学生一同推导公式,h=a30=(2×0.1)×229=0.1×230(mm)=105(m),求得最终结果为大于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不难看出,通过这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原本十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处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巧妙设计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的学习大致可以被分为感知新知、理解内涵、巩固旧知等几个方面,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将数学知识巧妙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首先,教育者要根据此堂课程的教学要点来设置思考问题,并给学生预留出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其次,要分别根据模糊点与分散点来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区分课程重点;最后,要保证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同时还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除去上文中所提到的几点提问要素以外,教育者还要调节好课堂中的问题数量,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到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与压力。
(三)强化数学课堂中的自我反思环节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自我反思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来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与学习效果来展开反思,其中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等,同时还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组内对所学内容展开讨论,从中发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及时的制定出整改方案。例如在学习集合课程时,很多学生都不能够较好的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教育者就可以选取一些犯错率较高且具有教学针对性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已知集合A和B,A={1,x,x2-x},B={1,2,x}假设这两个集合相等,那么x的值是多少?由于很多学生在计算此类问题时会忽略掉集合元素的互易性特点,因此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从头开始思考,最终得出x=-1的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秦萨维.从一节习题课的教学设计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120-122.
[2]赵兰.高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影响因素与转化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