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炮制与配伍探究四逆散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代谢成分的差异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炮制与配伍对四逆散中主要有效成分在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及粪便中代谢成分的差异.方法建立慢性不可预期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ig柴胡、白芍、柴胡-白芍药对、四逆散及含醋炙柴胡和醋炙白芍的四逆散提取物,并在连续ig7d后收集24h尿液及粪便,再次ig收集血浆及胆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血浆、胆汁、尿液及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并结合PeakViewTM和MetabolitePilotTM软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依据代谢途径和离子碎片信息,推测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橙皮苷、橙皮素、柚皮苷、甘草苷、甘草酸以及甘草素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主要以原型、脱糖、脱氧、去甲基化、氧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等形式存在.最终在柴胡组中鉴定了 27种代谢产物,在白芍组中鉴定了 30种代谢产物,在柴胡-白芍药对组中鉴定了 52种代谢产物,在四逆散组中鉴定了 118种代谢产物,在含醋炙柴胡和醋炙白芍的四逆散组中鉴定了 168个代谢产物.结论 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配伍前后的“单味药-药对-复方”和炮制前后的“生品-醋炙品”的代谢产物存在较大差异.即经醋炙及配伍后,14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原型及其代谢产物的分布更为广泛,且醋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某些成分参与肝肠循环,进一步为四逆散抗抑郁作用的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阐明炮制与配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五原则”为指导,结合特征图谱、化学计量学、分子对接和含量测定等技术,开展复方阿胶浆(Fufang E\'jiao Jiang,FEJ)治疗贫血症的Q-Marker研究.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AQ-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0 nm,焦地黄苯乙醇苷A1为参照峰,建立FEJ特征图谱.采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定性分析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半夏rnPinellia ternata的化学成分,分阶段探究不同物料和流程对其成分的影响.比较成分差异性,为阐明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 将通过不同物料和炮制流程得到的半夏阶段产物分为4组,分别为浸漂半夏、石灰制半夏、甘草制半夏、法半夏,以生半夏作为对照.以5种样品醇提液为供试品溶液,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二
目的 采用色差法和显微成像技术获取生地黄与熟地黄粉末和显微特征颜色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探究基于色度学原理对生地黄与熟地黄进行快速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色差仪测定地黄生、熟品粉末颜色,使用显微镜摄取生地黄与熟地黄木栓细胞、导管的显微特征图像,使用“显微特征颜色提取”软件测定显微特征颜色,以生地黄与熟地黄粉末和显微特征颜色值(L*、a*、b*)及总色值(E*ab)为基础,利用Kruska-Wallis H秩和检验、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