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要干这些事

来源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ti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份实实在在的“数字大礼包”具体内容有哪些?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哪些切实利益?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会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期重点关注“数字乡村”有关话题。
  《纲要》明确: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重点任务一览
  1.互联网将“触手可及”,农村、城市一样快捷
  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推动民族语言音视频技术研发应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建设农用遥感卫星等,大力推进北斗卫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建设智慧农(牧)场,推广精准化农(牧)业作业。
  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
  2.利用互联网增收致富,赚钱路子更多更广
  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
  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
  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建设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在线交易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农技专家在线答疑。
  3.乡村生态将实现网络监测,让环境更美好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促进农田节水。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
  提升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建立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倡导乡村绿色生活方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
  4.文化娱乐生活将更丰富
  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览,宣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通过网络开展国家宗教政策宣传普及工作,依法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及其有组织的渗透活动。加强网络巡查监督,遏制封建迷信、攀比低俗等消极文化的网络传播,预防农村少年儿童沉迷网络,让违法和不良信息远离农村少年儿童。
  5.看病就医将更方便
  深入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帮助乡村学校开足开好开齐国家课程。
  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社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接续。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持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导医疗机构向農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建设完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面向孤寡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
  6.村务怎么样,网上就能看,村民随时监督
  推动“互联网+党建”。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广网络党课教育。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在线组织帮扶,培养村民公共精神。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7.贫困户脱贫之后也有跟踪分析,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对产业和就业扶持,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对脱贫人员的跟踪及分析,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巩固和提升网络扶贫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保持过渡期的政策稳定,继续开展网络扶志和扶智,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经营技能,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8.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得到支持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网络提速降费、平台资源、营销渠道、金融信贷、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业、智慧产业园区。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的便捷金融服务。降低农村金融服务门槛,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其他文献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存在隐私权说、信息权说和次要法益说的争议,从立法原意、立法趋势和行为变化了的社会危害性等方面考虑,双重法益说具有妥当性。司法实践,关于本罪
土地规划具有指令性,它是国家根据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划分,以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土地规划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新的规划下有着不同的挑战。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工作,建立职责明确、规范有序、便捷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活城市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我们必须做好城乡规划建设与土
【摘 要】为防止超限车辆频繁撞击防护架的事件发生,更好地保障铁路行车安全,论文對铁路桥涵防护架智能报警系统进行了研究,使事件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防护架被撞信息,进而及时恢复并增强防护强度,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vents of oversized vehicles frequently hit the protective
切口感染是骨科面对的最大威胁,大多数骨科切口的感染意味着手术失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并未能杜绝术后感染的发生.传统观点主张对污染切口采用开放引流预防感染,但这会增加病
高过载条件下姿态测量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其原因主要是角速度传感器难以经受高过载的冲击。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陀螺作为解决高过载姿态测量问题的核心器件,其抗高过载
为了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光电积分测色仪的测试精度,分析、研究仪器误差成为仪器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探测器的光谱三刺激非线性误差的基础上,进行了测色仪原理
胸腰段椎体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尤其是粉碎性爆裂型骨折,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更为严重,往往合并脊髓损伤.AF系统是以椎弓根为固定螺钉的支点,对失稳的脊柱进行复位、固定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农村思想应运而生,加大了对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在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