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脑室钻孔引流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x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脑室钻孔引流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给予脑室钻孔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精心的引流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82.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00%,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脑出血病人以及脑室引流术治疗后,护士对其做好各基础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从而使病人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室钻孔引流术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121-01
  脑室出血占脑出血比例的30%~60%,其为一种神经科的较常见并较凶险的急症,且该病的致残率、死亡率都十分高[1]。根据Graed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中重度脑室内出血的死亡率达60%~90%,且重度自发性脑室出血,特别为脑室铸型者给予保守治疗后的死亡率可达100%[2-3]。本文笔者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给予脑室钻孔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探讨脑出血脑室钻孔引流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给予脑室钻孔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5.3±5.5)岁。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精心的引流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观察引流液:护士注意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脑脊液正常为无色、透明、无沉淀。病人在手术后1~2天的脑脊液略带血,随后即成橙黄色。如果患者在手术后的脑脊液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颜色持续增加,且出现血压的波动,这暗示病人存在脑室出血,若过多出血应该给予急诊手术以止血。脑室引流所需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7天,若时间过多则会容易导致颅内感染,进而造成脑膜炎。②引流管护理干预:完全引流通畅需存在随病人呼吸的不断上下波动液面,护士操作引流管时应该注意每时每刻维持无菌状态,确保病人的头部敷料洁净及干燥,预防引流管出现扭曲。防止由于牵拉而导致脱出引流管。若护士一旦发现患者流出脑脊液时,应考虑可能是血凝块阻塞,此时应马上于无菌情况下以生理盐水冲洗,且冲洗不可超过5 ml/次,若尚存在不通时应复查病人头颅CT,排除引流管脱出或位置不当等情况。护士在必要时应重新置管,避免由于梗阻性脑积水引起生成脑疝,进而危到病人的生命安全。③将尿激酶注入引流管的护理干预:将尿激酶2万单位注入脑室引流管,从而充分引出脑积血,保持管道通畅,密闭引流装置连接好三通管,在三通管注入的使用应严格地进行无菌操作,注入后关闭1~2 小时后开放。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情况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82.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00%,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隨着人类的生活水平提升,发生脑出血的比较逐年上升。脑出血为一类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出血,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高血压为导致改变的最常见因素,而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等以能造成该病。脑出血大部分在患者用力或者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出现,改变的发生一般比较急,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肢体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者会威胁老年病人的身体健康,为当今中老年群体死亡的一类疾病。故应该对脑出血病人尽早地给予治疗干预,近年来主要实施颅内钻孔引流术。但是如果护理不合理,手术后患者往往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从而影响肢体等功能恢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做好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干预,能使病人的生存比例提升,使致残率降低,从而提高生存质量。而钻孔引流术手术前需要准备的时间较短、缓解颅内压迅速,患者创伤少,操作简单,且不受条件限制、不需要全身麻醉。鉴于上述钻孔引流术的优势,把更多地运用在脑出血病人临床上的治疗,护理人员只要做好手术前后的观察跟护理干预,方可保证病人治疗的有效性,从而确保护理的安全性,使临床医师、病人及其家属均放心。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82.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00%,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脑出血病人以及脑室引流术治疗后,护士对其做好各基础护理,可提高治疗临床疗效,从而使病人死亡率降低。
  参考文献
  [1] 魏学显, 孟红, 魏学功, 等. 脑室出血的微创治疗 [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2009,3(3): 208-209.
  [2] Greab D A, Robertson WD, Lapointe JS, et al. Computed tomographic diagnosis of intraventricuiar hemorrhage Etioiogy and prognosis[J]. Radioiogy,2009,143(1):91-96.
  [3] 张敏丽. 脑包虫病患者的术后观察与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10,17(16):119-12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食用受污染奶粉后发生泌尿结石的相关表现,并提出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 以我院2013.6.1.~2014.6.1之间收治的56例因食用受污染奶粉致泌尿结石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并对治疗方案进行总结。结果 对16例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患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血肌酐恢复正常,对40例患儿行内科保守治疗后结石部分或完全排出。结论 临床上针对食用受污染奶粉所致
安妥岭钼矿地质勘探中,17个已获得岩芯样品品位的钻孔组成了3个(自西向东依次为10号、14号和18号)比较完整的勘探线剖面,对它们进行综合地质解译之后获得3个勘探线剖面内矿体的
【摘 要】 执行好《十七项核心制度》之"知情沟通",不违反《侵权责任法》,理解透并灵活运用"耐心、专注、语言、神态、情绪、倾听、告知、解释、微笑、共情、触摸"11个职业态度,有较长的接诊交流时间,换位思考到位,理解对方真实意愿表述及诉求,直接面对面沟通建立民风人情,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关键词】 知情沟通 防范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 R-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