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有效教学中的主体,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或某一现象发表不同的主张、见解,创造一种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和谐境界.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大胆质疑,引发探究的深度;学会倾听同伴的不同见解,调控解决问题思路;学会倾听同伴的感悟,引发深度的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倾听;质疑;见解;感悟;探究;思维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这样说:“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我们日常听觉范围以外的深层含义,能倾听世间各物对我们说的话. ”作为有效教学中的主体,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对话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对方的世界. 所以要提高有效教学,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先养成倾听的习惯. 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倾听者有的不仅是认真倾听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具备了倾听的能力.
  倾听,分为教师的倾听和学生的倾听两个层面. 教师的倾听,指教师将全部心理活动指向或调向发言的内容,记忆学生发言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和判断学生发言内容的正确与错误及原因,并及时进行反馈. 学生的倾听,指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同学或老师所讲的内容,并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作出相应的判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针对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或某一现象发表不同的主张、见解,在满足了学生表示自己“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身份欲望的同时,已经创造了一种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和谐境界.
  1. 倾听同伴的大胆质疑,引发探究的深度
  所谓质疑,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事实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某一问题作出回答或者对某一既定结论重新思考,在辩证、反驳中,将问题透彻化、深刻化,或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之一. 质疑的过程也是学生被“唤醒”、“激发”和“升华”的过程,实现自身主动的建构——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智慧能力,完善主体人格的过程.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因此,在学生认真倾听基础上,要尝试抛出问题进行质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起矛盾冲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
  学生们凭借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也许在某些时候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是胡搅蛮缠,可是如果在学生说出这种“奇思妙想”时就板着脸训斥,一直把自己高高处在上方,那就直接扼杀了学生“说话”的意识,长此以往,出现的局面将是——课堂上孩子们总是处于“倾听状”或努力朝着老师要的答案回答,思维越来越窄.
  2. 倾听同伴的不同见解,调控解决问题思路
  例如在教学“近似数”这一内容时,请学生填2302的近似数时,学生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生1:我认为是2000,因为302的最高位没有达到5可以省略,所以就是2000.
  生2:既然这么说,那我觉得2302更接近2500,302的最高位是3,接近5.
  生3:我认为不妥,还有更接近的,应该是2300,302最接近300.
  ……
  学生们各抒己见,不仅说出了答案,而且说出了理由. 谁对谁错?其实都没有错. 最后我告诉他们,其实你们的答案都对,估计本身就有不同的答案,无非是你们估计的层面不同.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展示着最鲜活的学情,所以应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瞬间的契机,展开讨论,有效调控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当别人发言与自己不同的时候,要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如上面所用到的“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来表达.
  3. 倾听同伴的感悟,引发深度的思维
  如教学“认识小数”的复习课.
  师:我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很多知识,大家回忆一下,你都掌握了哪些?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一会儿,学生纷纷回答,教师也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整理形成知识系统. )
  当学生小明提出“小数都比1小”时,我紧紧抓住小明这个个体独特的感悟,提出话题:“你是怎样理解‘小数都比1小’这句话的?”小明说:“当一个物体不够1米长,或不够1千克重时,我们就用小数来表示,如:0.5米,0.6千克等. ”
  我立即组织小组对小明同学的话进行讨论. 很快,小组的意见就汇报上来了:物体的长度有3.2米,重量有10.5千克……更妙的是孩子们画出数轴来表示小数!0~1之间的小数是比1小,但从1开始,后面的小数就比1大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
  是啊,学生虽然不知道混小数、纯小数的概念,但在同学的辩论、交流中,已经深深地理解了这两种小数的内涵.
  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完成任务,而是要不断地观察和倾听学生的声音. 通过倾听不仅辨别学生是否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条理性,是否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思想的交流,观点的交锋,产生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倾听,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颜厥苗.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倾听的操作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46):111.
  [2]吴肇姬.思考从倾听开始[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06):21.
  [3]张光陆.教师倾听的意义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9(03):56.
其他文献
1894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兴中会章程》中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一伟大口号,这一激越的口号感召了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献身。为践行这一口号,孙中山先生先后成立了
在当前政府四万亿元投资拉动背景下,政府投融资平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授信业务遇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在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该类授信业务的同时,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时节,新疆金融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向全国、全疆关爱和支持《新疆金融》期刊的广大读者、作者及相关单位表示最崇高的问候和祝福。祝你们新年快
文化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切实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近来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在当今中国对文化问题如此关注的内在驱动力,既来自执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具有探究力度和科学有效的且可望可即、有利于学生建构的问题情境,能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情境;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时代的原因,当今的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去玩游戏,网上冲浪,网吧疯狂,哪里还有心思到课堂上学习和思考?  尤其是数学课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效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
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中专数学水平.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兴趣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追求.将数学的文字、图形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呈现,可以产生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画面,让学生感觉很形象,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多媒体的不同的方式、不同的
新闻作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信息,一般按照报道内容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等种类。其中民生新闻是当下非常受关注的、也是在新闻类栏目占有一席之地的新闻类型。它以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08年4月10突破“7”的关口,进入“6”的时代——5月20日的汇率为6.97元。按规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时的汇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累计升值的幅度已达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