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遗珠:赵孟頫楷书“姊妹篇”流传聚散考

来源 :西泠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清殿记》和《三门记》同为赵孟頫中年时所书,风格相近,被称为赵孟頫楷书中的“姊妹篇”,兼具书法、文学与文献价值,但两卷在流传过程中经历聚散离合后皆辗转至海外,命运多舛。二帖自晋府收藏后分归两家,后由王廷珸收得,又经程正揆、梁清标收藏后分散。《三清殿记》经安岐进入清朝内府,后流至美国归程伯奋所得;而《三门记》一直辗转于民间各个藏家手中,经梁诗正、孔继涑、完颜景贤、颜世清等人收藏,最终被售卖至日本。
其他文献
入境旅游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入境旅游周期波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HP滤波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变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总量不断攀升但增速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在其增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
<正>印谱属于古籍中小众之物,一直以来世人关注甚尠,对其了解亦甚为模糊。近年来社会环境平和,民生改善,人们对图书文献增加关切,印谱逐渐受到世人关注,对于印坛及研究者而言这是件好事,至少这小众之物不致湮灭于我们这一代。印谱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涉及投资保值方面,一方面引发爱好、保护及研究。坦率而言,对于印谱研究及保护,现在做得还不够深入,有志于此道者尚待努力。
期刊
<正>1抗污染较强的树种抗二氧化硫树种:构树、皂角、榆树、白蜡、臭椿、旱柳、刺槐、柽柳、无花果、丝棉木、女贞、广玉兰、青冈栎、夹竹桃、大叶冬青、冬青、海桐、蚊母、大叶黄杨、瓜子黄杨、棕榈、凤尾兰、山茶、侧柏等。抗铪HF树种:构树、皂角、榆树、白蜡、臭椿、柽柳、无花果、丝棉木、广玉兰、夹竹桃、青冈栎、瓜子黄杨、棕榈、蚊母、凤尾兰、油茶、山茶等。抗氯CI树种:构树、皂角、榆树、白蜡、臭椿、侧柏、柽柳、
期刊
<正>在培智数学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及融入程度,这是很重要的教学实施基础。培智数学涉及的内容都非常简单,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普遍可以在生活中加以利用。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意识,让学生融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积极活跃,能够跟随教师的指导一点点思考探究所学内容,进而有效实现就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因此,教
期刊
20世纪初,在中国西南地区还鲜为欧洲人所踏足之际,法国汉学家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于1914年首次前往中国腹地四川,进行实地考察。此次考察以四川、陕西两省为主,且着重考察了四川的古代石刻与佛像艺术,记录了大量两汉时期四川地区汉阙的珍贵材料,将其整理成研究报告《中国西部考古记》,为后来的考古研究积累了初步资料。本文将对谢阁兰中国石刻艺术研究进行历史考察。在《中国西
人民公安报守正创新,融会贯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为契机,重塑“策、采、编、发、馈”流程机制,聚合全媒体资源,上接创新理论“天线”,下接基层实践“地气”,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文字、图片、短视频、H5、海报、动漫等作品,全网总传播量超过182亿次,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有力增强了全警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有力提升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正>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1867—1922),在一段时期内,似平被人们淡化为一个精制印泥的商人。但系统地对吴隐的印学活动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不仅在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建树,更在印学研究特别是对西泠印社的贡献方面,取得了令同时代许多印人难以企及的历史功绩。吴隐对西泠印社特别是对近代印学研究的主要贡献,莫过于他辑拓的大量印谱。吴隐辑拓出版的印谱,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印学
期刊
目的 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相对调节反应对屈光手术Nomogram设计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拟行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62例(12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眼等效球镜度将患者分为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进一步依据有无屈光参差将患者分为非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HNA组,34眼)、非屈光参差组低度数眼(LNA组,34眼)、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HA组,28眼)、屈光
<正>为积级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一小以中队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队会活动。各个中队主题队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以知识竞答方式普及生活中的"三爱三节"知识,有的用多媒体播放"爱
期刊
欧阳修的金石学研究,不但有着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还有着方法论的启示。具体表现在《集古录跋尾》中,如信古与疑古的辩证分析,广采博取的学术视野,对佛、道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等。而以碑校史,以史校碑,碑史互校,无疑是其最具价值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