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me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进行编号,盲视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I/R组(20只)、TLR4抑制剂组(20只).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TLR4抑制剂组处理组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射E5564(5 mg/kg),分别于缺血再灌注
【机 构】
:
430060武汉,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430060武汉,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430060武汉,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430060武汉,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me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进行编号,盲视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I/R组(20只)、TLR4抑制剂组(20只).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TLR4抑制剂组处理组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射E5564(5 mg/kg),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2、4和6h,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TLR4在皮瓣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行组织学观察.于术后7d,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皮瓣存活比例.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R组比TLR4抑制组TLR4表达明显增强,且阳性部位主要是血管壁细胞及中性粒细胞.TLR4抑制剂组再灌注后TLR4活性受到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较I/R组明显改善.术后7 d I/R组皮瓣存活比例为(51.70 ±7.62)%,TLR4抑制剂组皮瓣存活比例明显增高,达(80.31±11.63)%,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瓣组织TLR4的表达上调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E5564能通过抑制TLR4活化,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皮瓣I/R损伤。
其他文献
先天性肛门狭窄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为(0.6~6)/万[1].直肠肛管狭窄多有局部的疼痛及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严重者肛门指检仅能容纳一个小指尖,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以及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2].2001年2月至2010年5月,我们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及技术治疗肛门狭窄及闭锁8例,效果良好。
额部扩张皮瓣被认为是修复颌面部和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1-2],然而当皮瓣长宽比例较大或是皮瓣跨越额部中线时,皮瓣远端坏死时有发生.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们采用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延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10例,效果满意。
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们利用无菌手套自制手指止血带,为98例患者进行手外科手术,获得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共98例,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15~68岁,均为中末节手指疾患的病例,手外伤74例,手部肿块24例.其中急诊创伤手术60例,门诊择期手术38例。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带蒂转移修复四肢及颈部、腋窝、肩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同侧带血管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颈部、腋窝、肩背部创面;选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1例四肢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其中12例以胸背动静脉-外侧支-穿支为血管蒂,4例以胸背动静脉-前锯肌支-穿支为血管蒂,皮瓣不携带深筋膜、背阔肌和胸背神经.皮瓣面积最小10 cm×5 cm,最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63岁,核电站工作人员.7个月前发现左额顶头皮部绿豆大小肿块l枚,无自觉症状,后肿块进行性生长,2个月前肿块破溃出血,于当地医院行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术,术后因伤口愈合不良入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批文号:20130412033),举行2013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学习期满授I类学分10分。
手指多发皮肤脱套伤皮瓣修复术后行分指术,常须植皮,且多次整形,效果不佳.皮肤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颈、面、胸、躯干、四肢等部位的瘢痕,在乳房再造、外耳再造、鼻再造等方面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用于皮瓣并指分指不多见.受王彪等[1]启发,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我们应用小切口微创吸脂[2 ]+即时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入治疗皮瓣术后并指畸形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近年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简称水凝胶)注射隆乳的术后并发症逐渐增多[1],2004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共50例,经取出水凝胶后即时假体植入隆乳术,获得较好效果。
歪鼻畸形是鼻科临床上常见的鼻部畸形,多为先天性和外伤性畸形,除影响面容形态外,还伴有鼻腔通气及引流功能障碍,其处理要同时兼顾美学和功能两方面,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达到纠正的目的,手术方式较为复杂,为此我们探索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术式.1997年至2011年,我们应用摇门式手术联合鼻骨支架重新骨折术对34例歪鼻畸形进行矫正,效果满意。
目的 探讨睑袋合并严重沟槽畸形矫正的方法.方法 通过下睑皮肤切口,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暴露眶隔及眶下缘骨膜,充分分离颧前间隙,打开眶膈将眶脂肪游离、释放,然后重置于沟槽畸形处眼轮匝肌深面,与眶缘下方的骨膜缝合固定,若沟槽畸形矫正不满意,将眼轮匝肌肌皮瓣向上提拉展平,并嘱患者睁眼上视,将超出切口缘部分多余的肌皮瓣,设计成内侧蒂眼轮匝肌瓣,去除表皮后转位填充于沟槽畸形相对应的位置,缝合固定.结果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