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概况

来源 :中药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豆豉历史悠久,因其可药食两用而被广泛使用.经查找,发现古代对于淡豆豉的药名描述有较大的差异,药性存在温凉的分歧,且现代出现其炮制方法“各地各法”的现象.故笔者通过查阅载有淡豆豉的历代本草著作以及现代相关研究文献,对淡豆豉的名称、基原、产地分布、道地产区、采收时间及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证,希望进一步为淡豆豉的资源开发、道地产区以及炮制方法提供本草依据.经考证认证,淡豆豉在古代多以“豉”为药名,现用名在元代开始出现且自清代后逐渐统一沿用至今.淡豆豉的药性从元代至今仍存在差异.淡豆豉主要原料大豆全国都有生产且采收时间大抵为每年秋季10月份,其中以土壤肥沃的东北所产者居优,古代和现代大多认为江南以及四川等地为淡豆豉的道地产区.古代对于淡豆豉的炮制方法较为复杂,与现代的“与水煎煮”有差异,因不同年代、地域流行的淡豆豉炮制方法有所不同,应注重遵循和传承古法炮制,并结合现代研究技术,制定淡豆豉炮制的量化标准,使淡豆豉药材得到全面有效的应用.该文可为淡豆豉的正本清源、资源开发、临床使用、道地产区及炮制方法确定等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HPLC-FLED测定制何首乌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对其加热回流提取工艺优化.方法:色谱柱:Thermo BDS-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流速:1.0 mL/min;柱温:30℃;HPLC-FLED:激发波长442 nm、发射波长526 nm;HPLC-UV:波长254 nm;对两种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制何首乌中蒽醌含量结果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采用均匀设计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两种蒽醌含量之和为考察
桃金娘全株皆可入药,主要药用成分有生育酚类、间苯三酚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蒽醌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目前医疗领域根据其药用价值已开发出了桃金娘油,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此外,桃金娘果实营养丰富,可用于酿酒、果汁生产和色素提取.对桃金娘近年来在人工栽培和药食两用价值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展望,将为深入研究桃金娘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消风润节汤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青海红十字医院2018年1月至7月半年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按随机双盲1:1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口服消风润节汤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症状、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压痛和四肢麻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A、IgM、Th1、Treg、RF、ESR、CRP、IL-6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