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与特殊家长沟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可见,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家长是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效果的优劣。家校联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与特殊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改进方法,我们所做的工作才能被家长肯定,才能有利于特殊学生的发展。
  2010年,我们班来了一个患有轻度自闭症的孩子,对人冷漠,举止怪异,尤其爱撕看到的一切纸制品,学习成绩较差。对于这个孩子,我除了无微不至地关心与帮助外,还特别在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方面下工夫。从这一学年他的表现来看,效果还是喜人的。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些做法。
  一、尽心尽力,狠抓沟通前的准备
  1.了解成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也就是说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有其偏执心理的特殊成因的。因此,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家庭情况,是班主任与其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于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找出孩子孤僻的根本原因。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的,就具备了沟通的基本条件,所以我在家访时跟家长说:“孩子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我们奋斗一辈子,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在校时间我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好孩子,在家时间请你们也尽力而为,请你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成长。你们要同心协力,既要找出孩子孤僻的原因,又要探索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的途径,更要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
  2.以诚相待。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但在生活中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或未来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其实许多教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如果说话不用心选择用词,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就会很伤家长的自尊。“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这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家校沟通的原则。因此,与特殊学生的家长沟通,要讲究一个“诚”字。对特殊学生的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特殊学生的过失和怪癖。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其愉快进行沟通。
  二、活用媒体,精心选择沟通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如电话短信、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班级主页等。
  1.电话沟通有窍门。这是最方便、最普遍的一种联络方式。如果能够善用,这一条线就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在给特殊学生的家长打电话时,我会注意以下几方面:(1)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我会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孩子挺聪明的。”“小家伙非常机灵、反应很快。”“孩子可关心集体啦。”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就比较听得进去孩子的其他缺点,自然就会接受老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2)注意电话中的语词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我都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始至终以亲切、自然、流畅的语调,心平气和地、耐心地与家长交谈。(3)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校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一般我会避实就虚,不马上切入正题,而是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2.网络沟通解尴尬。家长上网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帮助?前不久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家长选择最多的两项是:“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习惯”,占28.90%;“与学校老师更好地进行互动和沟通”,占18.53%,这与教师的想法非常契合。哪个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而特殊学生的家长尤其想知道小孩在校的“详情”,而孩子的情况又必须从老师的口中才能具体得知。给老师拨个电话,白天怕老师在上课不敢贸然打,晚上怕影响老师休息还是不敢“下手”,给老师拨个电话,家长不知要鼓起多少勇气,电话打少了,怕对小孩的情况了解不够透彻,电话打多了,又怕老师会觉得烦,一天下来总找不到适合的时间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是一种很好的联系方式,我常常在QQ上把特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写给他的家长,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有什么教育问题上的困扰,也可以及时提出,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这种不见其人,不闻其声的方式可以减弱家长的不安,还可以听到一些家长心中的真实声音,同时家长也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项表现。
  3.用好家校路路通。平常我还注重利用家校路路通的方式和特殊学生的家长及时沟通联系,除了用路路通消息每天告知最近的学习内容、知识重难点、学习方法指导以外,还经常将学生的在校表现通过消息发送给家长。如果该学生学习或常规上有了进步,我则立刻和家长通过路路通进行联系,要求表扬鼓励,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转化学生。一年试行下来,家长告诉我,孩子有时回到家会问有没有收到老师发给他的表扬短信。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欣慰。
  三、将心比心,细抓家长间的沟通
  1.集体私下沟通。在学期初,我首先利用《告家长书》或者“家校路路通”这两种形式,向其他学生的家长简单介绍班级中这位随班就读生的情况,然后做如下说明:“即使这个孩子影响到了您的孩子,他也不是有心的,毕竟他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行为举止难免会有些怪异,还请您见谅!您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孩子,您应该为此感到多么的幸福和幸运啊!那就请您对这个有缺陷的孩子宽容一些吧!就算有了什么问题,也请您来找我而不要直接去找人家的家长,行吗?”为什么不在全体学生的家长会上说这些话呢?因为那位学生的家长也在场,她听到这些话一定不好受,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为她着想,呵护她那颗已经伤痕累累的自尊心,而不要好心做了坏事。
  2.单独见面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我非常注意倾听,因为若家长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根本就不是交流沟通,达不到与家长见面所取得的沟通效果。我着力营造平等的谈话气氛,在倾听的过程中辅以眼神、动作、表情、体态、语言上的呼应,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真诚的,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
  总之,精心而有效的家校沟通拉近了特殊生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家長、老师之间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成长的脉搏,渐渐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从而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循着逐渐正常的人生轨迹良性发展,对转化特殊学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一、从“一言堂”到“大课堂”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基层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作用,提高有效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从平时的研修形式看,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邀请专家上课、讲座,或者由本校骨干教师说课、评课,等等,在这些培训活动中,形式单一,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民主讨论、自由交流、智慧碰撞,因而校本研修只是流于形式,忽略了教师的主体作
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学校毕业时,他们的心情十分复杂,教育他们的班主任也有些悵然若失。在毕业监考时看到这群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想到一系列点滴小事,有感而发,感谢孩子们和老师的良好交流,留住最美好的回忆,送去最真诚的祝福。  就像水壶里的水不断汲取热量终于沸腾了一样,此时我感觉离别的情绪到了最高点。是什么时候这种情绪开始由淡转浓的?是一个多月以前指导家长填写《小学毕业生情况登记表》,我们逐一审查录入信息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激情,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对学习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既然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如此关键的作用,那么
在中职财会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高度综合,是以求异性、新颖性和独特性为主要特征的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不直接向学生陈述问题的结论,而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在自由探究和主动质疑中解决问题。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培养思维能力做起  1.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与
期刊
摘 要: 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实验教学 Multisim仿真软件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该课程与实践联系紧密,既有抽象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学习
摘 要: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将学生的认识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产生疑惑、困惑之感,促使学生阅读、思考的认知过程。课堂提问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还要注意以下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了解认知水平,树立答问信心;变换提问角度,克服思维定势;面向全体学生,讲究发问技巧;评价要多鼓励,不搞提问惩罚。  关键词: 学生心理 课堂提问 注意点 
我们做任何事都讲究效率,高效是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所追求的最佳状态,对教师而言,高效课堂就是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高效地教,学生高效地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理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保证高效课堂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1.预习要扎实。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可以发现不明白的地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