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水洞村已扬帆起航,继续按照标兵村建设要求和标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产业型新农村。
一、产业发展方面:深入挖掘我村矿藏资源潜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兴办矿产加工业力度,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同时,合理开发七组梯子沟灰石矿,解决农闲劳动力转移200人。以“常润特种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中心加大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充分利用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有利契机,继续实施好惠民工程。今年已向省新农办申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30万元,建设浆砌石河坝800延米。
三、环境建设方面:按照“省级示范村”要求和标兵村上档次的建设标准,稳步推进全村环境建设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做好四旁绿化地段的补植工作,今年计划投资资金5450元,补植218株树苗。深入落实卫生管护责任制,形成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四、乡风文明方面:要助推和谐社会的良好风气,开展“三·八”节、清明祭扫、“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开展“科技进农户”等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设立养牛、蔬菜种养协会,寻求经营产业化集约项目;发挥现有文化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等设施作用,计划在4月到10月期间,积极开展各项群众性娱乐活动、文化宣讲活动,增强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