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Bcl-2和Bax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选取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16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55只,每组分4、8、16、24、48 h,总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11只.模型组、药物组以夹闭右侧颈总动脉的方法造模,对照组暴露右颈总动脉不夹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各层的细胞凋亡情况,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Bcl-2和Bax mRNA的表达水平.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相应时间点的Bcl-2和Bax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 模型组Bcl-2于4h开始下降,在24h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192 ±0.011)、(0.192 ±0.015)、(0.189±0.015)、(0.183 ±0.012)、(0.187 ±0.010).药物组各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分别为(0.208±0.011)、(0.220±0.011)、(0.221 ±0.014)、(0.228 ±0.007)、(0.206 ±0.015).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6.24,48=8.079,9.005,9.904,35.563,8.810,P<0.05).模型组Bax从4h开始上升,24 h达到高峰,分别为(0.255±0.010)、(0.261 ±0.033)、(0.276±0.025)、(0.324±0.037)、(0.234 ±0.018).药物组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222 ±0.012)、(0.219 ±0.017)、(0.223 ±0.008)、(0.232±0.021)、(0.214 ±0.008).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16,24,48=16.601,13.525,10.303,25.849,13.805,P<0.05).模型组细胞凋亡指数从4h开始上升,24 h达到高峰,分别为(11.771 ±0.722)、(13.705 ±0.512)、(15.533 ±0.370)、(21.210±1.221)、(17.660±0.414).药物组低于模型组,分别为(9.061±0.289)、(11.717 ±0.565)、(13.506±0.541)、(16.586±0.488)、(14.428±0.559).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16,24,48=87.096,232.245,575.564,389.205,771.658,P<0.05).Bcl-2mRNA在模型组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60 ±0.017)、(0.232 ±0.066)、(0.314 ±0.012)、(0.179±0.019)、(0.357±0.084).药物组各组均高于模型组,分别为(1.718 ±0.247)、(1.981 ±0.317)、(1.309±0.031)、(1.289±0.209)、(0.684±0.071).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6,24,48=112.934,109.750,3534.800,112.428,128.140,P<0.05).Bax mRNA在模型组各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40 ±0.288)、(3.189 ±0.492)、(2.896±0.466)、(2.392 ±0.119)、(1.789±0.169).药物组各组均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658 ±0.197)、(1.746 ±0.315)、(0.670±0.221)、(0.952±0.164)、(0.575±0.174).各组相应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6,24,48 =74.115,54.504,81.271,243.743,97.163,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产生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中华眼科杂志创刊于1950年,60多年来记录了新中国眼科事业发展的历程,成为我国眼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眼科界对外代表国家水平、对内引导学术发展的精品期刊。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为广大眼科同仁服务的意识,
目的 比较Artisan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与后房型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将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53例(53只眼)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术眼残余囊膜的情况分为两组,Artisan植入组(A组):28只眼,行Artisan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睫状沟缝合组(B组):2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可引发多种眼底病变.以往我们使用玻璃体切除术解除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粘连,但玻璃体切除术时会遇到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分离不完全、玻璃体残留和手术并发症的限制.然而,药物玻璃体溶解术给我们提供了治疗持续病理性玻璃体黄斑粘连的另一个治疗途径.本文对玻璃体分子组织结构、玻璃体后脱离的基本原理,以及当前药物玻璃体溶解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眼压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途径。眼压具有昼夜波动性和节律性,单次测量不能充分反应眼压的变化情况。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早期阶段的眼压改变并不稳定,多在昼夜的某个时间点表现为眼压升高,随着病情的进展才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高眼压。因此,24 h眼压监测对于掌握眼压的变化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该种监测办法较全面的了解眼压状
期刊
OCT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接触、无创性的光学影像诊断技术,可对眼组织进行快速、实时且高分辨率的断层成像,直观而清晰地显示活体视网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细微结构,几乎达到活体解剖的效果。并且,现代OCT还具备了单次随访功能,不同时间点对同一只眼进行扫描时,选择Follow-up模式就能实现对同一扫描线的精确对位[1],目前已成为眼科临床的一种基本的眼底影像诊断和随访工具,正确判读OC
期刊
婴儿型血管瘤(infa ntile hemangioma)又称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多见于婴儿,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病变进展迅速,常发病于眼睑,发生率为新生儿的1%~2%.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瘤多数可自行消退[1].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注射、激光、冷冻、放射治疗及手术等,其中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较好.但是,对于眶内病变,由于位置深在,存在注射部位不易定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白内障占致盲性眼病的51%,伞球白内障患者人数高达2000万.为解决这一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白内障手术方式几经变革,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最有效的手术术式.超声乳化技术的核心原理为通过乳化针头的高频震荡,将晶状体核粉碎并连同皮质一起吸出.由于其切口小,散光小,恢复快,深受广
期刊
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各类眼科临床图片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了鼓励临床积累相关资料,促进经验交流,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学术交流的新平台,同时丰富本刊的内容及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眼科工作者,本刊于2014年继续开办“图片精粹”栏目。投稿的图片可按病例或诊断技术等类型编排,并附相关说明,
患者女性,48岁,因双眼睑缘阵发性奇痒伴异物感2个月于2013年7月5日来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曾在外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睑缘炎”,给予局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佳.患者无冶游史,无家养宠物嗜好,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为1.0.右眼眼压为12 mmHg(1 mmHg =0.133 kPa),左眼为13 mmHg。
期刊
青光眼是一类复杂的综合征,多种机制参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近年来,随着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轴突病变研究的重视和深入,轴突变性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轴突病变-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系在青光眼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认为远端轴突病变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关,其病理基础可能是视觉通路上视神经的逆行性变性过程。本文就远端轴突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与青光眼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