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酒店室内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探析

来源 :科技信息·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度假酒店是主要接待旅游度假者,通常坐落在风景名胜地区,集多种功能、多重角色于一身,形式相对复杂和多元化的一种饭店类型,而室内景观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日益凸显其重要,在酒店文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度假酒店室内景观的功能,指出主要功能区室内设计及其相对应的设计原则,以期为度假酒店的室内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度假酒店;室内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前单一的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人们逐渐转变为追求精神物质上的双品质生活,度假酒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气休闲、娱乐等的主选活动场所之一。在度假酒店角度看,公共空间室内景观的设计对酒店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优秀的酒店室内环境设计不仅可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使顾客身心愉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酒店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应如何实施适用而有效的设计是个难题。
  1 度假酒店室内景观的功能
  1.1 空间的限定与分隔
  室内景观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对入口、大堂、中庭以及廊道度假公共功能空间进行限定与分隔,使各部分空间保持各自的功能作用,又不失整体性。这些景观元素的使用比实体建筑隔断划分空间的手法更具有人情味和趣味性。如利用硬质地面铺装,划分空间入口与大堂,利用植物将大堂划分前台区、休息区、等候区及展览区。
  1.2 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延伸
  度假酒店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室内景观因势利导,借为己用,将自然引入室内,形成一片园林景致,共同构成了酒店的特色环境。与此同时,利用植物将室内景观融入室外景观,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如在入口处布置花池,大堂内布置连续的乔木,使室内外空间得以联系与统一。
  1.3 柔化及丰富公共空间层次
  在度假酒店室内空间中,空间的层次非常有限,且视觉形象较为单调乏味,通过景观的融入,柔化了建筑硬朗的线条及丰富了整个空间的层次。利用室内植物的质感和形式,水景及光线等景观元素的添加与变化,柔化由直线形和板块形构成的,让宾客感觉生硬冷漠的酒店建筑。如迪拜伯塔酒店中庭空间中,利用叠水丰富室内的空间层次;上海威斯汀酒店大堂内利用植物丰富空间景观。
  1.4 空间的提示与指向
  在公共空间中,在需要引起宾客注意的区域,类似入口、楼梯处、中心点或转折处,布置醒目的名贵植物或特色小品,可强化空间、突出重点,予人以提示和指向。
  2 主要功能区室内景观设计
  度假酒店室内空间主要由入口空间、大堂空间、中庭空间以及廊道4个区域组成。这些空间彼此相互融合,成为了酒店与环境相互渗透的媒介场所,很好地展示了酒店的度假文化氛围和独特风格。
  2.1 入口空间
  入口空间是酒店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连接体,作为中间空间,如同酒店的一张名片,应具有标志性和识别性。通过景观的介入进行重点装饰,对这种醒目的标识加以强调,予以视觉上的冲击,如放置特别醒目的、更富有装饰效果的、甚至名贵的植物或花卉,起到强化空间、突出重点、引起宾客注意的作用,使宾客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入口,这对于酒店的整体形象十分重要。同时,在花卉植物的色彩上选择花色明度高的暖色,给人以热烈欢迎的感受。此外,入口空间对建筑与周围环境起着联系的作用,因而,景观设计还需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注重因地制宜,使宾客从室外进入至酒店内能得到心理上的过渡与连续。
  2.2 大堂空间
  酒店大堂是宾客进出的必经之路和通往其他空间的交通要道,是酒店公共空间给予宾客的第一印象,其设计是象征酒店身份的标志,它体现的是对服务对象的审美情趣认识理解后的集中表达,并给宾客一个良好的感受,使宾客感受到酒店热情、温馨、舒适的住宿氛围。因此,酒店大堂的室内景观设计要富有文化内涵,能反映出酒店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素养,从而使宾客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官感受。同时,景观元素要依据空间大小而定,与大堂硬质装饰风格协调,综合运用植物、山水等创建室内园林景观,为人们交谈营造和谐、朴素及美观大方的环境气氛。
  在度假酒店的大堂中,其上空或外墙通光的大面积玻璃,为绿化植物种植的需要提供了条件。为了创造出自然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植物是造景的主要手法,利用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之间的组合,使空间自然化,让宾客虽身居室内却能饱享自然美景。
  2.3 中庭空间
  中庭是度假酒店内的共享空间,在中庭空间中通过具像化模拟当地自然环境和抽象化提炼自然因素,引入自然元素,利用叠山理水、巧于因借和虚实相称等园林造景手法将自然的美景加以浓缩提炼,与室内空间有机地统一,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兼有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双重特征,在有限的范围内,勾勒出自然生动的画面。
  2.4 廊道
  廊道与室内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络需灵活处理,利用棕榈类植物实现各个空间之间的自然过渡,柔化狭窄的空間,将室内空间安排得自然、贴切。同时,利用盆栽的观叶、观花植物对视线和行为起到引导作用,由于走廊空间受制,可尽量利用其上部或是墙壁空间,从而达到立体景观的效果,如利用攀援植物,形成立体绿化的景观。
  3 设计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室内景观作为室外自然景觀的延续,为身处人工环境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观环境。设计师应力图利用造景手法,充分考虑和尊重室外景观,将周边独特的室外环境引入酒店,使酒店成为载体,以酒店建筑本身的定位、风格、体量、空间与功能组织为基础,根据酒店具体的环境特点、建筑空间形式而选择合适的表达手法,将度假酒店居住者的视线引向外围的景致,丰富了建筑空间的层次,扩大了整个室内景观的景深,从而使人、酒店与环境融为一体而协调共生,加深了宾客的记忆并提升了酒店的知名度。   借景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常用于创造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效果。在度假酒店公共空间中,借景是将酒店室外景观借到室内,而人在室内就可将室外景色尽收眼底的常用手法,其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如贝律铭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优越自然条件,通过正菱形的侧窗,从每个房间的窗子望去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透出人、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极大地丰富了空间的渲染力。
  3.2 地域性原则
  度假酒店除了为宾客提供周到的食宿服务和优美度假环境外,还应具有地域性。室内景观为酒店硬质空间增添了柔质元素,使酒店拥有自然亲和力,是在酒店功能空间中体现酒店整体风格特色及当地地域人文風貌的重要方式。而度假酒店公共空间室内景观与其他景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能一味地模仿,应置于相应的社会环境和酒店建筑中,根据酒店所在地域的自然及气候条件,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同时充分体会和深层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影响该文化特色的深层次原因,汲取地域的文化精华,如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抓住其精髓,不断地吸收和融合,通过现代设计语汇加以整理与提炼,将其融入酒店室内景观之中,使室内景观、建筑和室外景观结合,为宾客提供了难得的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增加宾客对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征的了解,创造极具特色的度假环境和独一无二的度假体验,更增强了酒店所在旅游区的品牌意识。如香山饭店中庭的室内景观,富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
  3.3 生态性原则
  在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室内景观创造上,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自然法则,以生态学为指导,尽可能符合生态系统要求。同时,发挥人的创造才能,运用科技成果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的环境,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如通过加强室内空间中乔、灌、草的合理配置,营造生态效益良好、自然美属性突出的植物景观并防止了室内环境的污染。
  3.4 艺术性原则
  度假酒店公共空间室内景观需注重构图合理和色彩协调,布置均衡使宾客能感受到酒店环境的庄重、高贵而又不失严肃。如在廊道两侧摆上同种植物,大堂的休息区两侧摆上不同体量的盆栽,虽不对称但均衡,整个空间富有情趣而让人感觉轻松活泼;在比例上保持与建筑空間相匹配,体现真实感,为宾客提供一个可以认知的参照系。
  酒店室内色彩的搭配要根据各个功能空间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宾客在大堂的停留时间较短,色彩予以强烈,而在廊道停留时间较长,色彩宜清新淡雅。如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在内庭院中利用了色彩的对比,红色的朱蕉与其周围绿色植物利用对比的手法,产生出跳跃鲜明的效果,红草、虎尾兰与黄婵在形态及色彩上对比强烈,形成兴奋、奔放的感受。
  4 结语
  度假酒店是人们以关注日常体验、营造丰富感知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的场所,度假酒店室内的公共空间是每个旅客必经之路。为了让旅客体验酒店特色主题和建造水平,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精神和审美需求,就必须在设计上作出更多的变化,创造多样化的空间层次,为旅客营造出充满自然气息和文化内涵的度假环境,为度假酒店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韬.度假酒店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5
  [2]朱守训.酒店 度假村开发与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为国民带来了更多的财富,也脱离了以前物质相对匮乏的阶段,人们对于各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于各方面的体验和观感也提高了要求,特别是居住环境,更多的人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更加看重,而居住环境主要以景观、环保、文化、生态、休闲等来呈现,本文就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效果提升的细节方面来进行探讨分析,希望找出更多问题并且解决。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效果  1.引言  住
期刊
摘要:本文对凝汽器喉部存在低压加热器以及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排气布设方式,采用软件分析,模拟了汽轮机凝汽器的喉部流场变化情况。基于物理模型、数据模型的建构基础之上开展了数值分析,进而就针对小机排气之时的喉部出口流场速度分布,以及小机排气量与位置分别发生改变之时的流程情况展开了深入探究。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有关的凝汽器喉部优化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机排汽;凝汽器喉部;数值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内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电梯已经成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梯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总结了电梯事故中给人造成危险的来源,并且以此作为依据,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电梯事故的出现,让人们使用得更加安全。  关键词:电梯;危险源;检验;事故伤害;预防措施  电梯在高层建筑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电梯带来的便利,但同时
期刊
目的: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多、危害大、经济负担重,且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为主。然而,目前胰岛素初始方案的制定未能充分考虑个体化治疗。本研究通过收集真实世界中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类药物的T2DM患者医疗数据,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个体化的预测模型,以辅助基层医疗机构进行T2DM患者的胰岛素治疗。
  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老年内分泌科和草堂内分泌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的T2DM住院患者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本文提出既有线路提速改造施工中的更换提速道岔的施工犯法,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与养护经验,确定提速道岔上使用后的维修原则和办法,并且通过各种措施来稳定提速道岔的使用情况,为了可以使提速道岔可以发挥出其优势,对提速道岔进行设计分析,并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控制提速道岔的质量,最重要的是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提速道岔安全正常的使用,并
期刊
摘要:番薯又被称为红薯,其不光被作为主食,且还能被加工成其他副食,营养价值高。再加上,红薯对其生长的土壤没有特殊要求,因而,其种植面积就会大面积被扩大,也正是因为这一条件,才加重了病虫害的生成。这就有必要对红薯的防治技术引起重视。以下主要是对番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展开探讨,并同时对其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番薯;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研究;阐述  红薯病虫害现象时有发生,它的出现不光降低了
期刊
摘要:同步技术作为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优劣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有非常直接的关联。对于同步通信系统来讲,同步系统性能与通信系统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如若同步系统的性能降低,那么通信系统性能也必定会降低,甚至通信系统都不能给正确的工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整理了数字同步系统的结构,同时分析了位同步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影响,以期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数字通信系统;同步技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测量仪表的考虑因素,探讨了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自控工程设计方案,总结了影响自动化仪表在石油化工储罐中应用的因素。  关键词:石油化工;油品储罐;仪表;工程设计  一、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测量仪表种类  (一)液位测量仪表  随着油品储罐容积的变化,液位的测量仪表也有所变化。在容积较小的油品储罐上进行液位测量时,应将连续液位测量仪表安装在储罐的顶部;在容积较大的油品储罐上进行
期刊
摘要:伴随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在档案管理中所使用的管理模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各企事业单位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体制创新和改革,很多变革措施和制度的执行,也促使檔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要有新的制度建设方法,注重新观念的养成和践行,针对问题研究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模式;建设方法;问题研究  引言  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以现代管理模式的角度来
期刊
摘要: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生态城市、生态绿化等先进理念的提出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而城市园林设计的发展和完善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塑造良好生态系统的前提。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总结相关策略对其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存在问题;设计原则  引言:  城市生态指人类和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各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