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思考】
无理数是初中学习的知识,但是很多小学生通过课外书或网络阅读已经知道“无理数”的存在,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小学课堂能否通过趣味的素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悟无理数,“感性地”理解无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并在此过程中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提升数学思维?对此,笔者进行了尝试。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拓展课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两种画面积是2cm2正方形的方法,并能正确地画出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
2.经历探索画面积是2cm2正方形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画面积是2cm2正方形的活动,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感悟无理数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找准认知,提出问题
师(呈现边长是1c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1cm2)
师:你会画这个正方形吗?(会)
师:你还会画面积是多少的正方形?
生:4cm2、9cm2、16 cm2、25 cm2……
生:面积是小数的正方形也会画,如0.64cm2的正方形,可以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0.8cm。
师:你能画一个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吗?(学生陷入思考)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学生会画指定边长的正方形,但画一个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这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画图研究,解决问题
1.一画,产生障碍。
师:请试着画一个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
生:我先画一个面积是1cm2的正方形,再在它的外面画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2cm2(如图1)。
生(反驳):你能确定它的面积是2cm2吗?
生:我觉得外面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2cm2。
生:这样画不对,它的面积不一定等于2cm2。
生:我计算了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45×1.45=2.1025,找不到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2,因此,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是画不出来的。
师:你们都去找(
无理数是初中学习的知识,但是很多小学生通过课外书或网络阅读已经知道“无理数”的存在,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小学课堂能否通过趣味的素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悟无理数,“感性地”理解无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并在此过程中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提升数学思维?对此,笔者进行了尝试。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拓展课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两种画面积是2cm2正方形的方法,并能正确地画出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
2.经历探索画面积是2cm2正方形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画面积是2cm2正方形的活动,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感悟无理数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找准认知,提出问题
师(呈现边长是1c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1cm2)
师:你会画这个正方形吗?(会)
师:你还会画面积是多少的正方形?
生:4cm2、9cm2、16 cm2、25 cm2……
生:面积是小数的正方形也会画,如0.64cm2的正方形,可以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0.8cm。
师:你能画一个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吗?(学生陷入思考)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学生会画指定边长的正方形,但画一个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这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画图研究,解决问题
1.一画,产生障碍。
师:请试着画一个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
生:我先画一个面积是1cm2的正方形,再在它的外面画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2cm2(如图1)。
生(反驳):你能确定它的面积是2cm2吗?
生:我觉得外面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2cm2。
生:这样画不对,它的面积不一定等于2cm2。
生:我计算了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45×1.45=2.1025,找不到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2,因此,面积是2cm2的正方形是画不出来的。
师:你们都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