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自信——小学高年级班集体的成长密码

来源 :教育界·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发展的突变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成长中产生的烦恼、焦虑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稚嫩的人生。教者可以尝试用发展的眼光,激励学生,抓住教育契机,融入育人的思想,带出自信、自律的班集体。
  【关键词】自律;自信;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的学生相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逐步加强,但仍很缺乏自我分析和宽慰的能力。因此,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变化无常的状态之中。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发展得很快,但自制力显著下降,表现出容易固执己见、盲目地拒绝他人的劝告和建议。这些孩子就像窝在壳里的蜗牛,不敢在人前展示自己,生怕因此而引起别人的嘲弄,就时不时地伸出触角,打探外面的世界。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园地,班主任要拓宽视野,挖掘教学方式和教育契机中蕴含的育人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自信、自律。如何能带出一批自信、自律的学生队伍,当好学生的成长引路人呢?
  一、集思广益,共定班规,形成自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老百姓们也希望教师严,认为严师出高徒。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重要时期,处于心理发展的突变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情绪上表现为敏感、固执、偏激。教师如果采取高压政策,就会把班级管死。我们一见到学生就面瘫,学生像老鼠见了猫,班主任的权威表面至高无上,实则暗潮汹涌。我觉得这不是成功的班级管理。如果管理得过于人性化,又会乱糟糟,混乱的班级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一个自律的班级呢?
  1.预设、分工,共定班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第一次晨会课上,就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组织学生讨论。班规应针对哪些方面制定,应主要针对学校的一日校园生活。(班主任充分预设选题)。二是合理分工。各组学生进行分工,分别负责从一个方面制定班规。这样,小到红领巾佩戴,饭菜不浪费,大到作业保质保量完成,校园安全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没有惩戒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做不到,就让学生将如何惩戒的想法简明扼要地写出来,交给组长,由组长进行整理。三是制定雏形,小组讨论修改完善。请文字功底强的学生编织出班规的雏形,放到班级的QQ群中,学生自行阅读后提出修改意见。最终,举手表决后,半数以上支持就通过。这样新的班规就出炉了。这种由大家共同制定的班规,更受到学生的欢迎。即使个别违反了班规,受到惩戒也没有怨言。班级有章可循了,同学们的行为就更自律了。
  2.强化班干部责任意识,促使学生内化班规
  心理学告诉我们,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为:依从、认同、内化。班级管理仅仅靠班主任的高压,学生只能处于依从的阶段。班主任一旦离开班级,学生就如放飞的小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学生只有从心底认同班主任的教育,并逐步将班规内化为自己的责任,班级学生才能真正变得自律。
  在班规制定的初期,通过班会课讨论班干部必须具备哪些品质?强调学习优秀的孩子不一定愿意为同学服务,不一定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才能;有些同学成绩平平,也有担任班干部的潜质。然后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赋予每个学生担任班干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对每个孩子的能力有所了解,从而选择出自律意识强的孩子担任班干部,并鼓励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岗位。选定班干部后,要及时地对每位班干部的职责进行细分,打印到纸上:明确他们需要做什么,做到怎样的程度。每周召开班干部会议,了解班级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确立监督机制,班干部也要受到广大同学的监督,避免包庇和特权意识,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强化了班干部的自律意识。
  3.抓住突发事件作为教育契机,鼓励学生自律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依托于班主任的一颗爱心。列队时,我会帮他们把衣服领翻整齐;吃饭时会叮嘱他们不要挑食,尽量吃完;下课时我提醒他们放下作业,眺望远处,保护眼睛;放学时,我会嘱咐他们注意避让汽车,不在路边玩耍逗留。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也尽量不当面训斥他们,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分析,换位思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有一个学生,性格活泼,言行举止很没有规矩。我知道这是一个不想受约束的孩子,渴望通过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有一天,他进班上课迟了一些,他在门口喊报告后,很规矩地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及时地表扬了他,我说:“你今天走得非常好,没有一蹦一跳的,给人的感觉非常阳光、稳重。”同学们也给出了热烈的掌声。他很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发。我说:“看来没有你做不好的,只是看你想不想做得更好。”从此,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约束。父母也惊讶于他的改变,他也变得更自律了。
  4.拓宽学生视野,将自律辐射到周围
  自律不仅是对班规的内化执行,也要辐射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自律品格来感染家庭和身边的人。针对现代人普遍是低头族,大量年轻人沉迷于网络等现状,引导学生调查网络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和学生一起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组织家长填写并进行汇总统计,家长会上让孩子们向家长们宣传沉迷网络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让家长和孩子的亲密度提高。教育学生督促家长合理上网,提升自律意识。这样的活动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孩子们的行为,向社会积极传递了正能量。
  二、驱赶学生内心的阴霾,打造自信的班集体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进入发展迅猛期,喜欢尝试着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来描述自我形象,由于理想自我的放大,大部分学生开始“追星”,网络上一些消极颓废的东西对孩子的价值观影响很大,学生间的差异日益显著,有些学生特长表现得比较明显,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1. 趣味活动打破学生心理防线,筑起自信的风帆
  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几方面来做。一是读一些著名人物的童年故事,利用晨会课说说自己的读后感,激励学生大胆表露心声。二是和不自信的学生聊天,了解到他们动手能力其实挺强的,让他们家长能拍摄孩子制作家常菜的视频,让其他学生看到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是利用节日联欢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多设计一些合作类的小游戏)用团队的力量帮他们建立自信。我带的这个班在之前的迎新年拔河比赛中,历年都是倒数第一名。这次从学校宣布比赛事项起,孩子们就带着负面情绪,唉声叹气,说肯定又是最后一名。我了解了这个情况,和孩子们一起观看拔河视频,练习拔河技巧,反复分组对抗,纠正姿势。终于,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孩子们流泪了。赛后我鼓励学生发表获奖感言,有个孩子说,我们永远不能轻言放弃。孩子们真的成长了!自信了!
  2.延伸自信,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班级有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他进入了叛逆期,很不喜欢自己的爸爸,总喜欢和他爸爸对着干,认为爸爸就是一个修电脑的而已。有一天。老师要家长帮助下载几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他推荐了他的父亲,老师当时夸奖了他爸爸,说他爸爸真是一位电脑达人,让他转达班级同学的感谢,同学们也跟着附和,他先有点疑惑,然后很兴奋。我立刻抓住这个细节,布置任务:让孩子详细了解家长的工作。孩子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父母的工作后,老师加以点拨,让他们意识到即使现在自己成绩平平,只要认真钻研,以后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用家长的故事吸引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在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润物于无声处。
  优秀班集体的创建,不光靠个人的力量,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班主任要打造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创设孩子展示自我的平台,把握教育的机遇,融入教育的智慧,熟悉学生的心理,才能带出自信而又自律的班级。
  【参考文献】
  [1] 张万祥,郑学志. 班主任工作的55个“鬼点子”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陈燕云.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J]. 新课程(小学),2016(10):235-236.
其他文献
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开端,识字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方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逐
当前,德育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要进进不去,要退退不得。如果把学校教育教学比喻成一个学生的正餐,那么德育充其量只是一道小点心,可有可无,更多的时候只是品尝一下味道
目的探讨3种口服甘露醇方式对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3种不同的口服甘露醇方式对9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结果 3组患者的术前排大便次数、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服甘露醇用于妇科择期手术的肠道准备,具有一定优越性.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了本人的四点具体实施方法,希望能给奋战在一线的数学老师,特别是高中数学老师提供几点可行性的方案。  【关键词】数学;实施方法;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学习数学的效果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务之急。除了必要的思想教育之外,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我在自己上课和听课的过程中深有感触。  一、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  数学免不了
【摘要】初中生阅读力的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如何构建学生阅读力的评价体系,如何测量学生阅读力的水准,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是否在阅读中有点有面,是否在阅读中有问有答,是否在阅读时动脑动笔,是否在阅读后有感有悟,这些细节都将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成效,有效的掌控就会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阅读力的提升。  【关
如何教育那些让老师“头痛”的“差生、后进生”,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健康快乐地进步和成长,这就需要老师学习和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即通过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和思考,发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