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粉碎过程残留单体及其脱除方法研究

来源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粉碎加工过程中残留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升高的机理,并采用高温脱除法和动态负压脱除法对PVP粉末进行了处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乌氏黏度计、激光粒度仪和粉体性能测试仪等分析了不同残留单体脱除工艺对PVP粉末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负压脱除法可有效脱除PVP粉末中的残留NVP,处理3h后NVP残留量由13.30mg/kg降低至3.60mg/kg,满足NVP残留量低于10mg/kg的药典标准,且对PVP粉末外观、粒径和粉体性能等物理特性未产生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基于柔性铰链结构支撑和音圈电机驱动的两轴快速反射镜是一个两输入两输出强耦合系统,X轴和Y轴间的耦合大幅降低了反射镜的定位精度,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很难实现高精度的解耦控制.针对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结构形式的两轴快速反射镜,理论分析了两轴快速反射镜耦合来源—直流耦合分量和非直流耦合分量;建立了X轴和Y轴间的耦合物理模型;提出的双前馈+双神经网络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分别补偿直流耦合分量和非直流耦合分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相比,耦合度从5%左右降低到1.0‰以内,从而定位精度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