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发现新型杭艾滋病毒蛋白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2685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艾滋病药物研发有了新靶点。近日,中国学者发现人类细胞中的一种新型抗艾滋病毒蛋白PS-GL-1。它有多重抗病毒功能,可抑制艾滋病毒DNA复制,并抑制新生病毒颗粒的新一轮感染。这有望成为抗艾滋病毒药物开发的新方向。课题组负责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团队正在基于此项研究成果,进行小分子药物筛选。如进展顺利,三到五年可进行到临床前试验阶段。
  新型抗艾滋病毒蛋白“万里挑一”
  该项研究成果由清华大学药学院谭旭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周峰课题组、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吴云涛课题组合作发现。
  谭旭告诉记者,该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PSGL-1是一个具有全新抗病毒机制的抗艾滋病毒蛋白。它具有多重抗病毒功能,包括抑制艾滋病毒DNA复制和抑制新生病毒颗粒的新一轮感染。
  研究团队通过比较人体免疫细胞感染艾滋病毒前后的细胞蛋白水平,在总共鉴定出的大约14000种蛋白中,找到了近千个蛋白有显著变化。然后,通过与其他多个数据库比对,筛选出在艾滋病毒侵染中功能未知的蛋白PSGL-1。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高水平的PSGL-1能够抑制病毒感染前期的DNA合成。更重要的是,在新产生的病毒释放时,PS-GL-1能被一并包裹到释放的病毒中,从而进一步并更强烈地抑制新一轮的病毒感染。
  有望成为抗艾药物研发新方向
  这并非人类首次发现抗病毒蛋白。近十多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病毒宿主细胞中的几个抗病毒蛋白。这类蛋白在一定条件下,能从艾滋病毒生活周期的各个阶段抑制病毒复制。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艾滋病毒也进化出了相应的拮抗机制,几乎每种蛋白都能够被艾滋病毒的一种辅助蛋白“盯梢”,例如,APOBEC3G会被Vif蛋白降解。通过降解这些蛋白,艾滋病毒巧妙地避开了天然免疫系统,最终成功地感染细胞并完成复制。
  PSGL-1也不例外。“狡猾”的艾滋病毒通过其附属蛋白Vpu,对PSGL-1进行结合并促进PSGL-1的降解,从而逃逸PSGL-1的抗病毒功能,使PSGL-1“武功尽废”。
  这次的研究发现,为艾滋病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谭旭透露,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筛选小分子药物:“如果有一个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抑制艾滋病毒蛋白,让它无法破坏抗病毒蛋白,就可以把抗病毒蛋白拯救出来,让它重新发挥抗病毒的功能,这样有可能找到非常有效的新型抗艾滋病药物。”
  人体试验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
  对话:课题组负责人、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谭旭
  谈新发现可抑制新生病毒下一轮感染
  新京报:研究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谭旭:研究是2014年回国后开始的,历时五年。这次的发现,为艾滋病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另外也能帮我们理解人体免疫系统是如何干预病毒的、防御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对其他病毒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杭病毒蛋白功能非常强大,艾滋病毒没办法绕过它,必须进化出破坏的机制,把它清除掉,要不然病毒就无法复制和生存。如果有一个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抑制艾滋病毒蛋白,让它无法破坏抗病毒蛋白,就可以把杭病毒蛋白拯救出来,让它重新发挥杭病毒的功能,这样有可能找到非常有效的新型杭艾滋病药物。
  研究成果发表后,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小分子药物的筛选,希望能找到,找到就可以申请专利,然后进一步转化。快的话,三五年走到临床前阶段,等到人体试验至少要七八年。
  新京报:新发现和“鸡尾酒疗法”有什么不同?
  谭旭:有很好的互补作用,但机制完全不一样。“鸡尾酒疗法”的药物绝大多数都是作用于病毒本身,艾滋病毒很容易突变,产生杭药性。
  而以杭艾滋病毒蛋白为靶点的药物,是作用于宿主细胞蛋白,也就是人体自身细胞,如果研发成功,可能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新京报:科学家也发现过其他类型的抗艾滋病毒蛋白?
  谭旭:对,每一种发现都是很重要的,都提供了新的杭病毒靶点。不过,以前发现的蛋白一般是抑制病毒生活周期的某一步,而这次发现的PSGL-1蛋白有多重杭病毒功能,既可以抑制早期病毒基因的合成,也可以抑制后期新生病毒下一轮的感染能力。
  抑制新生病毒进行下一轮感染,这个能力特别强大。PSGL-1蛋白相当于“特洛伊木马”,潜伏到新的艾滋病毒颗粒里面去,让病毒子子孙孙都受到抑制作用。
  谈文滋病研究
  难点在于艾滋病毒高度变异性
  新京报:目前全球艾滋病毒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谭旭:现在艾滋病毒研究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寻找新的杭病毒药物,根治艾滋病;另一个方向就是寻找艾滋病疫苗,预防艾滋病。
  现有的组合治疗药物(鸡尾酒疗法)能很大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症状但是无法根治艾滋病,而且患者终身服药.有产生杭药性的风险,如果产生杭药性,现有药物就没用了。
  最关键的是,现有药物无法根治艾滋病,所以我们希望能找到新的更好的艾滋病治疗药物。现在不敢说,艾滋病有可能会治愈。但就像很多其他病一样,老的药可能慢慢失效,所以需要开发新药。我们也在研究其他方法,看能不能直接治愈艾滋病,困难还是蛮大的。
  新京报:对艾滋病毒的研究难点在哪里?
  谭旭:研究的主要难点在于艾滋病毒变异特别快,很容易对现有药物产生杭药性,对现有杭体或疫苗,病毒也可通过改变自身,逃逸免疫作用。
  原本,杭体可以通过病毒表面的蛋白等识别艾滋病毒,就像一个锁配一把钥匙,但如果锁的形状经常改变,钥匙就开不了这把锁。艾滋病毒能不停伪装自己,让免疫系统认不出它,这就是为什么疫苗这么难开发。
  同时,艾滋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不断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这进一步削弱了人体免疫系统的“战斗力”。
  艾滋病毒是个很“聪明”的病毒。它善变,进化也快。我们越研究越觉得它有很多“聪明”的机制,可以逃逸人体免疫系统。这也是根治或者预防艾滋病毒的困难所在。
  此外,艾滋病毒在国内是安全等级比较高的病毒,需要有一定的实验条件才能研究,这也是很多实验室存在困难的地方。
  谈新技术应用
  基因编辑10年内或可用于艾滋病临床治疗
  新京报:你认为,下一步艾滋病研究的方向会是什么?
  谭旭:艾滋病毒研究还有很多路要走,艾滋病研究这么多年,不光是开发出了30多种药物,把艾滋病从致命的疾病,变成“慢性病”,吃药就能维持正常生活。
  另外,艾滋病研究对整个生物医药科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发出了很多的技术,比如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工具,加深了对我们自身免疫系统的了解,对整个生物医学的进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不能仅仅通过研发了多少个药来衡量,它对整个生物医药的推动是贡献非常大的,其中也涌现出了好几个诺贝尔奖。
  新京报:现在生物医学的发展,会不会反过来促进艾滋病毒研究的进展?
  谭旭:对,像基因编辑技术,有很多科学家都想把它用于艾滋病研究,把艾滋病毒的基因进行突变,把病毒给清除掉。基因编辑是现在非常活跃的领域,我相信,不到10年,这项技术有可能应用到临床治疗艾滋病。
  基因编辑技术是双刃剑,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有可能被滥用,需要生物医学专家和真正了解的人制订规范,在好的规范约束下,它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利器。
其他文献
梨果套袋在辛集市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套袋梨以果面光洁、果点小、农药残留少等优点,深受市场的欢迎。但随时间的推移。套袋所带来的新问题也逐渐暴露。如口味偏淡、果个生长慢、一些新的病虫害出现并很难解决、费工费力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果农。影响着他们的套袋积极性和收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多个果园进行深入调查。提出一些相应解决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1 主要问题    1.1 果实
观察家认为,在矿产资源大国蒙古,“资源分配不公”是骚乱导火索;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于“过度的民主”;而俄罗斯媒体发现,骚乱背后,显现着俄美角力的身影    7月3日早晨,雨中的乌兰巴托恢复平静。   56岁的日德瑞根走过乌兰巴托市中心被烧毁的现代艺术展览馆。骚乱基本平息了,但他儿子还没有回家,“年轻人不懂事,可能也上街,被警察带走了。”日德瑞根只能到警局的拘留所去,打探儿子的消息。此时,已有很多家
11月10日,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闭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罕见地用中文说出了“危机”。  博科娃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10月24日,在教科文组织大会表决接纳巴勒斯坦成为正式成员国的前一周,博科娃就致函对美国国内政治有重要影响的《华盛顿邮报》,表达教科文组织的立场和诉求,此文章名为“不要惩罚教科文组织”。  然而,11月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努兰表示,由于美
7月4日上午,河南全省慈善会系统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议讨论了全省慈善会2018年度“助力脱贫攻坚·点亮学子希望”慈善助学联动方案、宣传联动工作方案,安排了网络募捐及腾讯“99公益日”有关工作,对全省慈善会系统工作联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盛国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刘高贵主持会议。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姚林安、武伟和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18个省辖市慈善
“每一位对口支援城市的设计师和规划师都要为灾民着想,是不是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是不是给他们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7月3日,灾后重建规划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我这次来主要是来谈问题的,我们开会,就是要解决问题。”仇保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这位经济学和规划学双料博士对灾后重建存在的问题——尤其对异地重建冲动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会后,仇保兴接受了《中国新闻周
陕西西安读者张某来信说:我患有高脂血症,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血脂控制良好。但在近日化验中发现转氨酶升高,其他肝功能指标正常,也没有什么不适。医生告诉我说,转氨酶的升高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是一种比较轻微、具有自限性的药物副作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适当减少剂量并加强观察即可。请问,他汀类药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副作用”?  答张某读者:  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是目前用于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
2009年2月1日,113岁的胡家芝在南京举办剪纸作品展,并被授予“南京市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在全国引起轰动。作为当时全国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民间艺术家,胡家芝不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每天读书看报,还能搞艺术创作,举世罕见。2010年3月23日,胡家芝因病去世,终年114岁。  1897年春,胡家芝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一个书香门第。七八岁时,胡家芝就喜欢上了剪纸。那时候桐庐流行一种地方戏叫芦茨戏,戏里
跟团出国游,旅游项目中还包括到当地医院免费体检,本以为捡到馅饼,不料却掉入陷阱。株洲女子王萍(化名)在出国旅游过程中查出了“癌症”,随后花62.5万元打了“抗癌针”。回国后,她到医院重新检查,却发现根本没得癌症……近日,湖南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侦破了这起海外医疗诈骗案。  到美国治疗癌症、到韩国整形、到日本体检、到瑞士抗衰老……这类海外医疗旅游似已成为一种潮流。不可否认,发达国家在治疗和预防某些疾
通过建立核桃良种标准化示范园,我们探索总结出沂蒙山区良种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其关键技术如下:    1 品种苗的定植    1.1 定植时期  定植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方法是定植前要挖大穴,施足底肥。浇透水,水渗下后植苗覆土,树盘覆盖地膜,提湿保水。促进根系早发,确保苗木的生长旺盛,提高成活。  根据费县芍药山乡核桃峪村2005年不同苗类嫁接苗定植当年成活生长试验情况(表1)可见,春天枝接苗定植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胆固醇合成和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清除,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且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中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非常普遍。  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可能出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肝脏毒性,出现谷丙酶、谷草酶升高。增大用药剂量,肝毒性反应增加。其次是肌肉毒性,患者出现肌疼,肌无力或痉挛,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出现横纹肌溶解时,肌酸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