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预设有效活动的理性思考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y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在预设课堂活动时,要考虑活动设计的指向与价值。设计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要实现活动预设的目标,就必须有具体的目标导向,在活动过程中解决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 有效活动 理性思考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它要受到活动、情境以及文化的影响,并且与它们不可分离。如果把学习知识的过程比作制作衣服的过程,那么学习者必须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纺线、织布进而把布裁剪成某一款式的衣服,而不是由教师把已做好的整件衣服交给学生。只有通过真正的活动,学习者才能编织自己的知识之服。
  基于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预设中必须设计符合学情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从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来看,大多数教师已经非常注重课堂活动,设计了一系列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预设活动时,要有以下方面考虑。
  一、活动设计的指向——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教师徐霞在执教七年级说明文《国宝——大熊猫》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九到第十四小节,然后教师设计抢答题让学生抢答。学生在认真阅读文本后,教师给出抢答题“根据文本内容判断正误,如果是错误的,请用自己的语言说明错误的理由”。
  起初,笔者认为这个环节的作用仅仅是让学生熟悉一下文本,但是,接下来学生的积极表现让笔者明白徐老师设计的环节其实是很有实效的。以抢答的形式来展开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文章说明了大熊猫的哪几个方面”作下了铺垫。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设计活动必须注重以下兩个方面:
  1.设计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学。
  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最终指向是学生。教师设计活动不是为了让自己教得顺利,而是便于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设计活动必须立足学情。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基础、能力等情况,那么这样的活动势必是低效乃至无效的。
  2.设计活动是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往往是语文教师在预设活动时要注重思考的一个维度。教师如果盲目预设活动,那么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将无法体现。如果教师以讲为主或一言堂,其实质就是对过程与方法缺乏思考。
  二、活动设计的价值——实现预设的目标
  在预设活动时,教师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在课堂实践的时候,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受益。
  宜兴市教学能手刘华在教授《父母的心》一课时,另辟蹊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紧扣文本,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达成“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她设计的活动以及课堂流程是这样的: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课文讲的是一对穷夫妇将自己的孩子送给一个有钱人以后,又后悔了,并将孩子要回来的事。
  (教师让学生点评。)
  生2:他只讲了故事的大概意思,过程讲得不完整。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清晰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呢?老师教大家一个法宝——画知识线,就是以线为轴,将每部分内容进行梳理。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板书,然后对照知识线再来讲述这个故事。)
  师:同学们通过画知识线,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那么我们只要掌握这个方法,碰到其他小说也可以举一反三了。当然,这只是第一个学习目标,接下来,老师提出第二个学习目标,要求你们做到具体生动地讲述一个故事,要将故事中的细节讲清楚,重点关注描写人物细节的句子。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圈画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描写等关键词,画出知识树。)
  师:学到这儿,同学们能否小结一下刚才的收获?
  生3:要想具体、清晰、生动地讲述一个故事,就要讲清楚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尤其要讲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生4:要想具体生动地讲好故事,需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
  ……
  刘老师目前在宜兴实验中学任教,这次送教下乡,授课对象是一所农村中学的孩子,学情自然与城镇中学有很大差距,于是她根据农村中学的学情——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将这堂课定义为一堂表达交流课。她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点恰恰是很多语文教师容易忽视的,他们往往整节语文课都在唱独角戏,学生真正表达交流的机会很少,以致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在回答教师问题时语无伦次。
  刘老师在上课之初,先让几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几位学生回答得要么太简短,要么说不到点上,要么讲了很多却还是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刘老师顺势抛出这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一是能够清晰完整地讲述故事,二是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两个目标非常明确,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整节课始终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和提高。
  为此,教师要实现活动预设的目标,要牢记:
  1.必须有具体的目标导向。
  教学活动的设计,必定是教师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设计的,这一个问题往往又指向教师预设的某一个教学目标。也可以这样说,为了解决某一个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会设计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活动来实现。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漫无目的,那么这样的活动意义不大,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所以,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应该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
  2.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
  课堂活动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活动来解决,这是因为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兴致更加高昂,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潜力得到挖掘,重难点就会被解决。
  (作者单位:①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②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通过更新观念,规范礼仪,针对心理问题,开展微笑服务与良好沟通,开展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等手段。结果:提高了护理
我院2004-01/200709共收治24例(28眼)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我们均采取了缓慢放出房水与小梁切除术同时进行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初步探究半枝莲多糖的纯化方法及其对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通过Sevag法纯化半枝莲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观察半枝莲多糖对小鼠体内肿瘤细胞
建筑物的地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土层,当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时,为了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而高压旋喷桩就是地基加固处理的一种方法。
摘要:教师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易脱离学生的生活。文章结合实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价值世界三个维度,阐述音乐生活化教学所需回归和依托的学生生活世界,期望让音乐教学真正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正确轨道上去。  关键词:音乐 生活化 维度  当前,学生普遍处于“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喜欢自由模仿但不喜欢教师精讲”“喜欢遐想但不喜欢培树理想”的状态,音乐课堂中教师把音乐知识作为结果、定论或工具加以
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工程是中国四大原油进口战略通道之一,该工程也是我国首条通过多年冻土区、林区的大口径原油管道。文章结合该工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施工现场的2根桩基
摘要 散文阅读,要品析散文语言,体会情景交融;要分析散文线索,读出散文情节美;要分析人物性格,品味人物形象美;要掌握记叙顺序,感悟散文结构美。  关键词 初中生 散文阅读 方法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使学生乐于学习,那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些散文阅读方法,调动学生阅读散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理解文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一、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