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情怀,航空之艺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是北航建校60周年,是新中国和人民空军成立63周年,也是以冯如设计并首飞我国第一架动力飞机103年周年。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艺文空间展出了航空专业高级工程师陈应明,北航工业设计系老师宫浩钦等人创作的中国航空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或展现最新战斗机风采,或背后有一段航空历史故事,或体现纯艺术美感。
  89岁高龄的陈应明是中国著名航空绘画专家,从3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航空模型的制作,发表过近百篇有关航空及模型制作方面的论文,他绘制的图纸、图画,生动准确,英国、日本、台湾的一些博物馆,刊物均以他绘制的图纸、图片为依据复原飞机及模型。陈应明的每一张航空画都经过了严密的考证,除了充分理解画中飞机的结构、所绘飞机的原始涂装、标志,还要考证当时的背景、人物、地点等等。陈老说:“我的每一幅航空画上的每一架飞机都经得起考证,如果再把它变成三面图,误差也不会超过5%。”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执教的宫浩钦是个70后,一直醉心于艺术创作与科学传播。宫浩钦通过绘画“各种战斗型飞机”表达出独特的“天人”之间的情怀,流露出他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
  歼教6 作者:宫浩钦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空军部队已经大量装备超音速战斗机。为了满足训练需要,空军提出要在歼-6型喷气式战斗机的基础上设计教练机,在歼-6型喷气式飞机上加装第2个座舱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结构设计工作,其中涉及到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和操纵使用方面等技术难关。综合了几种不同设计的优点,歼教-6保持了原型飞机的大部分性能,成为我国的第一种超音速教练机,其综合性能远远优于我国以前使用的喷气式教练机。
  北京一号 作者:宫浩钦
  北京一号是由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也是大跃进时期学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该机酝酿于 1957年6~7月间,1958年2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开始试制。于1958年9月20日制成,9月23日在首都机场首次试飞,次日由北京市委命名为北京一号,并且完成了北京-天津、北京-上海的航线试飞。北京一号采用2台苏制АИ-14Р活塞发动机,下单翼,乘员2人,载客8人,完全由新中国设计师自己设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研制的第一架飞机。
  翱翔云天的歼-11战斗机 作者:陈应明
  歼-11系列战机是中国在引进俄罗斯苏-27SK后发展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装备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歼-11战机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极佳的空中机动能力和强大的中远距打击能力,是夺取制空权、实施远程火力打击的一柄“蓝天钢刀”。
  两航起义和八一开航 作者:陈应明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原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率领2000多名员工在香港宣布起义,两公司的12架飞机胜利飞抵北京、天津,回到新中国的怀抱。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这一壮举受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毛泽东主席致电起义人员,赞扬他们“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残余,投入人民祖国的怀抱。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
  1944年的昆明机场 作者:李海俊
  1942年1月,8万日军大举进攻缅甸,英国守军告急,随之,在东南亚的盟军部队节节败退,新加坡沦陷,英、印、荷、澳联合舰队在爪哇海战中战败,缅甸英国皇家空军基地马格威遭日军轰炸毁灭??整个亚洲大陆乃至世界都面临空前厄运。
  此时,中国的抗战正处于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尽管如此,中国仍以极大的牺牲勇气和国际主义精神,组织10万精兵入缅作战。图为1944年,美国军人目送中国士兵登上昆明机场的飞机。
  责任编辑:刁雅琴
其他文献
目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治疗及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老年肠梗阻术后实施呼吸功能训练对肺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选取的60例老年肠梗阻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前者呼吸功能训练,后者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