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Prieto 惠普存储的融合之道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为存储厂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存储厂商来说,只要策略得当,想在未来两三年内保持快速增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存储厂商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在中国市场上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因此,存储厂商如何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强有力的执行手段将计划落实变得十分关键。
  
  CI战略效果初显
  
  刘保华:惠普推出了很多全新的产品和技术,与存储有关的StoreOnce、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以及自动精简配置技术等让我印象深刻。目前,存储部门在惠普的CI(融合基础设施)战略里扮演什么角色?未来惠普存储产品线有怎样的整体战略规划呢?
  Mike Prieto:近几年,惠普公司的存储业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过去的6个月中,增幅十分明显,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我们建立了由Dave Donatelli负责的新的强大的领导团队。Dave Donatelli加入惠普已有两年。他在存储界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存储界教父级的人物。第二,CI战略成了我们制胜的法宝。在桌面系统、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网络服务等产品领域,融合基础设施战略已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三,惠普在存储领域进行了多次针对性的成功的收购,进一步丰富了存储产品线,尤其增强了iSCSI、NAS等产品线的实力。
  存储部门是惠普整体CI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惠普公司引导着融合技术的发展。在存储、服务器还有网络等领域,惠普突破了很多技术方面的障碍,开发出许多创新性的存储产品,比如P4000系列产品。这是一款惠普专门定制开发的IP-SAN产品,它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融合在一个架构中,充分体现出技术融合的优势和价值。
  刘保华:惠普提出CI战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CI战略的推出对提升惠普的销售业绩起到了什么作用?惠普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促进整个存储业务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Mike Prieto:StoreOnce是一个刚发布的产品。通过我们在美国做的路演活动效果和产品评测数据等可以看出,客户对这个产品的反馈是十分正面的。从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个ESSN(服务器、存储及网络产品事业部)业绩的快速增长表明,去年推出的CI战略已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CI战略中,存储是一个关键的底层支持平台。它的支柱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存储是一个整合的开放的平台,它利用工业标准化的硬件,构建在x86体系架构之上;第二,存储优化的能力、StoreOnce以及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等可以帮助用户有效地优化存储架构,提升性能;第三,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存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整个信息基础架构的利用率;第四,存储管理是惠普的优势之一,在x86架构之上,它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帮助客户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惠普在存储基础架构方面强调四化,即优化、智能化、虚拟化和自动化。这是惠普存储的精髓。
  刘保华:惠普存储的优势是采用工业标准化的技术与硬件,拥有一个开放的平台,且产品线十分丰富,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也都意识到,在云计算时代,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惠普一直强调平台融合、智能化、优化、虚拟化以及开放性,惠普的竞争对手们也都在这样做。与竞争对手相比,惠普的融合架构策略有什么独特之处?
  Mike Prieto:惠普在产品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惠普拥有许多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许多厂商没有完整的产品线,不得不与其他厂商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多厂商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给用户带来一定的风险。惠普自己就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指定固定的联络人,认真执行单一负责制。惠普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同时,还有专人随时为客户解决有关基础架构方面的各种问题。
  除此之外,惠普也建立了非常强大的合作伙伴联盟。比如,在云计算方面,惠普与微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虚拟化方面,惠普与VMware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刘保华:融合是大势所趋。在融合的基础架构中,软件和服务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在硬件完全标准化以后,厂商要想在硬件产品上获得超额利润是不可能的。惠普存储以前谈论硬件比较多。请问,您如何看待存储软化的趋势,惠普存储在软件和服务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
  Mike Prieto:当前,惠普正在大力推动与云计算相关的服务的发展。在云计算领域,惠普拥有完善的产品线,并提供一系列相关的服务。如同搭积木一样,惠普可以帮助用户利用现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轻松构建云服务。
  在存储方面,惠普特别强调服务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用户的需求。例如,公用存储、效能计算等都是通过收取月租费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存储服务。惠普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存储服务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刘保华:Gartner评出的2010年十大战略性技术中,云计算排名第一。许多厂商已经加快在云计算领域布局的步伐。惠普在云计算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收购。惠普的CI战略、融合的存储架构与云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Mike Prieto:对客户来说,“云”是一种服务。融合基础设施就是提供一个硬件平台,帮助客户快速构建云服务。在融合基础设施平台上,客户可以构建大量的云计算应用。融合基础设施可以保证云应用平稳、高效地运行。
  
  开辟存储新战场
  
  刘保华:高端存储技术下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存储厂商开始把原来只用于高端存储上的技术移植到中端存储上,如虚拟化、SSD、智能分层存储等。您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Mike Prieto:现在高端存储技术下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并不是说高端存储不再重要,它在很多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云服务、存储虚拟化等方面。中低端存储正在朝着模块化、易扩展的方向发展。惠普正是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才收购了Lefthand公司,并在很短的时间里推出了整合Lefthand技术的P4000产品。P4000是基于x86架构的IP-SAN产品,它具有的可扩展性结构,不仅可以提高业务的可靠性,还可以通过虚拟化功能降低存储成本。
  近年来,惠普存储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并开始在中国制造存储产品。比如惠普已经在中国生产中端的FC SAN存储产品(如EVA 系列)和低端的iSCSI SAN存储产品(如P4000)。这间接证明,中低端存储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而中低端存储正好是惠普公司的强项之一。
  刘保华:今年,惠普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存储产品,包括X9000、P4000等。惠普拥有一个十分完整的存储产品线,但在加入X9000和P4000这些新产品后,原有的产品界线似乎有些模糊,尤其在中低端产品领域。这样会不会给用户在选择时带来一些麻烦?惠普未来对于存储产品线的发展有何规划?
  Mike Prieto:新产品的加入是对原有产品线的补充,不会产生冲突。惠普的高端XP系列产品和中端EVA系列产品已经覆盖了高、中、低端的光纤通道存储产品市场。并购Lefthand后,随着P4000这些产品的出现,惠普能向客户提供性能更好的中端IP-SAN产品。惠普的存储产品线覆盖面更广了。惠普存储的策略很明确,在光纤通道存储产品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后,要发力IP-SAN产品市场。预计到2013年,IP SAN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5%。虽然惠普进入IP-SAN市场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根据IDC的报告,在过去6个月中,惠普在IP-SAN市场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惠普在收购IBRIX公司之后推出了X9000系列产品。X9000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方便扩展,价格经济,且易于管理,可以为大型企业和横向扩展环境提供各种特性和功能。这是惠普在传统的SAN存储市场之外开辟的一个新的市场,即为用户提供企业级NAS文件服务解决方案。惠普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帮助客户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挑战。现在,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速很快,已经超过了结构化数据。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管理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正是由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增长,NAS重新成为厂商和用户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非结构数据管理带来的挑战,惠普推出了NAS文件管理解决方案。
  刘保华:网络存储市场新技术层出不穷。惠普认为,未来网络存储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惠普众多的存储产品线中,哪些是发展的重点?
  Mike Prieto:存储市场的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大。未来,基于x86平台的存储系统会有较快的发展,将成为市场的主流。x86架构的好处是开放、标准化,不仅方便用户进行管理,而且能够大幅降低成本。未来,惠普会把更多的基于x86架构的技术融入到存储系统中。虽然惠普存储系统不可能100%构建在x86架构平台上,但是x86架构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在惠普的CI战略中,x86架构平台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将服务器、存储与网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追求“绿色”不能急功近利
  
  刘保华:多年前,绿色IT的概念曾经在中国盛行过一段时间,但倡导绿色IT的厂商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于是就放弃了。去年,绿色IT重回人们的视线。这次业界重提绿色IT会不会重蹈覆辙,厂商能不能真正从绿色IT中获得收益?惠普也在积极地倡导绿色IT、绿色存储,请问惠普如何将绿色IT、绿色存储从概念转变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呢?
  Mike Prieto:绿色IT的进展主要取决于客户的需求。厂商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帮助用户通过实践达成绿色IT的目标。以数据中心和存储为例,所谓绿色就是要降低碳排放量,节省能源消耗,提高制冷的效率等。因此,数据中心和存储在设计时要注意供电和冷却这些细节问题。
  几年前,有的厂商确实不能按照用户的需求交付绿色IT产品。绿色IT一定要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做。现在重新谈绿色IT,是因为客户给厂商的压力很大。客户希望少花钱多办事,包括节省数据中心以及存储设备的能耗,同时降低冷却方面的成本。目前,惠普正在朝着绿色IT的方向努力,并且已经在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的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在绿色IT这个问题上,厂商不能太急功近利。
  刘保华:企业如果想从绿色IT市场中获得回报,并使这个产业保持健康、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良性运转的生态系统。在绿色IT生态系统建设上,惠普有什么样的构想吗?
  Mike Prieto:绿色IT的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但是有些厂商现在还没有真正融入绿色IT的大潮中。这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切实感觉到来自用户需求的压力。在澳大利亚,很多客户都面临着资源不足、能耗过大、制冷成本过高等压力,因此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数据中心和采用绿色IT系统。中国用户迟早也会面临这样的压力,并会提出类似的需求。惠普非常赞成实现绿色IT生态系统这样一个理念。实际上,业界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范例。惠普希望在存储领域也能建立这样一个绿色的生态系统。
  
  记者手记
  大树底下好乘凉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如果将惠普CI战略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存储就是这棵大树深深扎入泥土中的根须。大树的茂盛,要依靠发达而强健的根须。事实上,正是惠普存储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以及创新性技术的不断涌现,才使得惠普CI战略有的放矢,从概念转变为可以实施的解决方案。
  目前,技术融合、架构融合是大势所趋。包括惠普在内的许多厂商提出融合基础设施的理念是符合云计算发展要求的。从技术的角度看,以太网技术、x86平台架构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架构的融合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看,用户的关注点逐渐从单一的技术和产品转移到应用上,而融合了服务器、存储、网络、软件及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正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今天,我们不能再孤立地看待存储的发展,而是应该站在数据中心、云计算这样的高度上,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存储与应用、存储与服务器、存储与软件、存储与服务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存储在融合基础设施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智慧的地球”无疑已经成为当前IBM最重要的战略。那么,IBM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提出这个概念,它能为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带来什么改变,CIO是否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本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刘保华与IBM全球CIO Mark Hennessy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找到详细的解析。    用技术创造价值    刘保华:“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MarkHennessy: IBM公司
用友T6服装产品业务部总监,一直从事企业信息化及ERP相关的实施与咨询工作,曾就职于报喜鸟集团、红蜻蜓集团等知名企业,具有多个知名服装企业ERP项目咨询及实施经验,主要进行鞋服行业信息化、ERP项目实施与运维、企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研究。    案例场景: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ERP实施顾问小高因为刚刚完成了一个为期8个月的ERP项目,沉浸在项目成功的喜悦之中。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件棘手的工作即将
国际电信联盟(ITU)可能没有料到,2005年于日内瓦发布的互联网年度报告在2009年夏的中国形成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各种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公司层出不穷,热度不让炎炎夏日。    说不清的物联网    以物联网为主题的ITU年度报告在物联网的发展上功不可没。但作为国际权威组织的年度报告,ITU年度报告没有给出物联网的确切定义,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物联网是物品互联网(Internet
杭州华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华思通信)是一家坐落于杭州市高新区的高科技通信软件企业,公司致力于融合网络时代的宽带接入综合网管平台和相关运维支撑平台的研究开发。其自主研发的无线宽带接入及有线宽带接入综合网管在同行业中具有极强的产品竞争力和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在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杭州华思通信的核心战略是为中国电信运营商打造宽带接入综合网管的优秀领军产品。其主要产品无线宽带
如果要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风险,惟一的途径是修练软实力。事实上,前脚走出校园,后脚就走进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已经大有人在。    10月24日,《华尔街日报》一篇名为《丢掉饭碗,做回学生》的报道称,研究生入学人数是反经济周期的,它与经济景气程度背道而驰,比如“眼下的华尔街可谓哀鸿遍野,而美国各地的商学院却因此振奋不已,全日制MBA课程的申请人数在2008年激增,有些学校甚至增加了50%。”  一个最
315临近,许多媒体都推出了针对IT厂商售后服务水平的测试,而联想无论是维修站服务、呼叫中心的电话支持服务,还是网上自助服务方面,都获得了业内一致赞誉,支持这三大平台运作的联想客户服务知识管理平台也逐渐浮出水面。  联想亚太及俄罗斯区客户联络中心总经理周志勤在2008年底举办的中国知识管理论坛上荣获“2008知识管理人物”称号,他将这一切成绩归功于整个联想客户服务团队。    知识管理成为核心  
1996年,Gartner提出了商业智能(以下简称BI)的概念,由此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开始有了更为明确的商业用途。  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BI系统,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欧美市场,BI系统的价值早已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美国电池生产商Energizer Holdings公司曾在几前年股票价格下跌时求助于微软的BI工具,
作为传统管理软件厂商,SAP看似保守,但其实对新技术的关注度非常高。12月1日,在上海召开的题为“抓住即刻价值,创造成功未来”的 2010年SAP全球技术研发者大会(SAP TechEd 2010)上,SAP强调,云计算、移动应用和内存计算将是未来三大技术趋势,可为客户带来突破性的创新。    高调推出HANA    在此次大会上,SAP首次在中国发布了HANA( High-Performance
随着x86架构的逐渐完善,Sun开始在低端服务器市场发力。2004年,Sun公司发布了Solaris 10,从x86平台的角度看,Solaris 10可以看作是Sun对1990年代中期推出Solaris x86版的完善,同时支持RISC平台和x86平台,对虚拟化、性能和资源管理进行了相应优化,并将一些高端技术移植到x86服务器上来,让x86服务器在可靠性和虚拟化方面发挥更加卓越的性能。  首先是S
中国联通的手机支付业务将于12月在北京正式启用。中国联通的用户可以通过刷手机乘坐公交车和地铁了!这一消息无疑给北京的手机用户带来了惊喜。对于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握奇)产品与市场副总裁高翔来说,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SIMpass技术很早以前就已测试成功。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些国外人士就曾试用过握奇SIMpass双界面SIM卡。现在,很多城市都有握奇的手机支付产品。SIMpass双界